楊瑞安
小時候,為了讓我們健康、安全地成長,父母總是叮囑我們,做事要小心,慢一點。可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聽到更多的是“快一點”的催促,父母希望通過多說幾句“快一點”讓我們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快和慢兩者看似十分矛盾,其實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對于兩者的側重和取舍,取決于我們處理事情的方式。
“快”,是指迅速、效率高,它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代名詞,每一件事幾乎都是快節奏的。快,儼然已成為我們生活的支配者。仿佛只要我們足夠快,就能趕超別人的步伐,不會脫離飛速發展的快軌。電影《功夫》中,有一句經典對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無論練習什么武功,只要出手的速度足夠快,就可以出其不意,一招制敵。而真正上陣殺敵時,“快”也是取勝法寶。成吉思汗的騎兵以速度致勝,橫掃歐亞,決勝千里。放眼當下,“快”字訣效果依舊拔擢,生產中,相同的工時,誰的單位產量大,便能獲取更多的收益,學習時,每位學子也希望自己的速度快、效率高。因為大家都知道,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如果相同的時間里比別人多做幾件事,那么他便能主宰時間,成為時間的主人。
快速獲得成功是很多人的追求,但盲目圖“快”反而會導致忽視細節、心浮氣躁等不良現象的產生,所以《論語》有云“欲速則不達”,因此,“慢一點”也是我們處理事情時應該掌握的方法。俗話說“慢工出細活”,一個遠大的目標總是要分成好幾個階段來實現,“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積月累地堅持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最終便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總有些人覺得離成功只有臨門一腳,但卻怎么也邁不進成功的大門,其實,他們的急功近利讓自己忽視了本應完成卻怕拉慢進度而略過的事情,殊不知,該慢時不慢,反而會離成功越來越遠。縱觀整個人類發展進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每次的發展都源自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穩步向前推進。
其實,“快”和“慢”就像“一鼓作氣”和“細水長流”。在特定的時間段,要完成只有一次嘗試機會的事情,比如在適合求學的青年時代,我們自當加快速度,全力以赴學習知識,但也有些事情,需要我們一輩子積累與堅持,比如個人思想的完善和智慧的提升,就需要時間不斷沉淀成熟,并不能一蹴而就。
如此,讓我們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快”與“慢”,學會對兩者的運用和取舍,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達到更高的巔峰。
上海市寶山區海濱中學 (上海市 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