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全,韓雙羽
(綿陽市中心醫院眼科,四川 綿陽 621000)
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眼部疾病,青光眼具有不可逆致盲性的特點,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畏光、眼痛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并發角膜水腫和反復性前房積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現階段對于難治性青光眼疾病大多采用超聲睫狀體成形術進行治療,其雖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效果并不顯著,甚至可能在治療過程中造成眼壓劇烈變化,引起眼部強烈疼痛,且術后并發癥較多。而半量睫狀體光凝術可防止損傷睫狀后長動脈和神經,從而降低患者眼壓,減輕患者疼痛感,保護患者眼球,有利于維持其正常生活[2]。本研究旨在探討半量睫狀體光凝術對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壓及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白介素 -6(IL-6)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綿陽市中心醫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56 例難治性青光眼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28 例)和觀察組(28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5 例,女性13 例;年齡25~86 歲,平均(50.12±21.33)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4 例,女性14例;年齡24~85 歲,平均(50.68±22.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我國原發性青光眼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3]中關于難治性青光眼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術前均使用過降眼壓藥物,且用藥后眼壓仍高于21 mm Hg(1 mm Hg=0.133 kPa)者;無嚴重高血壓、糖尿病者等。排除標準:患有活動性眼部感染者;患有眼部腫瘤者;存在手術禁忌證者等。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超聲睫狀體成形術治療,手術前使用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587,規格:0.5 mL∶2.0 mg)在患者眼中滴入3 滴,于患處鋪放消毒濕巾,使用2%的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187,規格:5 mL∶40 mg)3.5 mL 對眼球后進行麻醉,聚焦超聲睫狀體治療儀(法國Rillieux-Pape 公司,型號EYE OP1)測試成功后進行治療,需將患者信息輸入儀器,采取定位環予以固定,連接探頭,開展負壓測定,注入平衡鹽溶液,測定成功后啟動10 扇區實施對應治療,術后實施常規感染預防。觀察組患者進行半量睫狀體光凝術治療,術前將2%的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與0.75%的鹽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23,規格:5 mL∶37.5 mg) 1∶1 混合,對患者進行球后阻滯麻醉,麻醉完成后方可進行后續治療,利用棉片對激光頭(深圳諾泰生物科技公司,型號HR808,波長:810 nm)進行測試,測試無誤方可進行眼球治療,治療時對患者進行180°角膜緣后 2 mm 激光,盡量避免3: 00 和9: 00 的位置,功率控制在1 500~2 500 mW,時間控制在2 s 左右,當激光脈沖出現輕微的爆炸聲時,利用此能量在下方180°光凝8~20 個穿刺點,然后利用15°穿刺刀于患者10: 00 方向進行透明角膜緣前房穿刺,于前房穿刺口注入1 mg 曲安奈德注射液(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53021604,規格:1 mL∶40 mg),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496,規格:3 g∶妥布霉素9 mg;地塞米松3 mg)適量涂抹患者眼睛,使用紗布墊眼。兩組患者均于術后隨訪1 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個月臨床療效, 其中顯效:患者眼部疼痛消失,眼壓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眼部疼痛明顯改善,眼壓明顯降低;無效:患者眼部疼痛及眼壓均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個月前房反應,包括輕度:前房閃爍輕微,纖維素少量滲出;中度:前房閃爍明顯,纖維素滲出量較大,但不超過瞳孔位置;重度:前房閃爍嚴重,纖維素大量滲出。總發生率=(輕度+中度+重度)例數/總例數×100%[4]。③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1 個月眼壓情況和疼痛評分,采取數字疼痛分級法[5]評價疼痛程度,總分為10 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④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1 個月血清VEGF、IL-6 水平,采集兩組患者3 mL 空腹靜脈血,以 3 000 r/min 離心5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進行檢測。⑤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皮膚瘙癢、便秘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術后1 個月臨床總有效率(92.86%)高于對照組(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前房反應 觀察組患者術后1 個月前房反應總發生率(14.29%)低于對照組(82.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患前房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2.3 眼壓與疼痛評分 與術前比,術后1 個月兩組患者眼壓與疼痛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眼壓與疼痛評分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眼壓與疼痛評分比較
注:與術前比,*P<0.05。1 mm Hg=0.133 kPa。
眼壓(mm Hg) 疼痛評分(分)術前 術后1 個月 術前 術后1 個月對照組 28 54.32±4.49 29.79±2.31* 2.11±0.42 0.29±0.11*觀察組 28 54.29±4.61 26.11±1.19* 2.09±0.44 0.10±0.04*t 值 0.025 7.494 0.174 8.590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例數
2.4 血清VEGF、IL-6 水平 與術前比,術后1 個月兩組患者血清VEGF、IL-6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VEGF、IL-6 水平比較( , pg/mL)
表4 兩組患者血清VEGF、IL-6 水平比較( , pg/mL)
注:與術前比,*P<0.05。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IL-6:白介素 -6。
組別 例數 VEGF IL-6術前 術后1 個月 術前 術后1 個月對照組 28 121.89±6.75 98.92±6.71 301.29±56.68 272.62±56.71觀察組 28 121.85±6.72 88.92±5.82 302.68±55.45 216.75±46.36 t 值 0.022 5.957 0.093 4.036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5 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7.14%)低于對照組(17.8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例(%)]
青光眼主要由虹膜表面及房角的新生血管合并纖維血管膜形成,導致房角關閉,產生眼內壓增高所致。超聲睫狀體成形術是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一種術式,其通過高強度聚焦超聲可顯著降低睫狀體房水分泌量,同時通過增加患眼葡萄膜鞏膜途徑房水流出量,繼而降低眼壓,但患者術后會出現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半量睫狀體光凝術利用熱效應損害患者的半量睫狀體,使其睫狀體色素上皮與基質壞死,從而減少睫狀突房水分產生,限制睫狀體的血液供應。通常在對難治性青光眼患者進行光凝治療后,其睫狀組織會縮小,使得葡萄膜鞏膜的房水向外部流動,進而減少虹膜部位的相互牽拉,防止眼部小梁網的堵塞,從而控制眼壓,保留眼球,減輕疼痛[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1 個月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前房反應總發生率、眼壓與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半量睫狀體光凝術可有效降低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壓,緩解眼部疼痛,提高手術療效。
VEGF 可維持血管內皮細胞活性,增加血管通透性,促進新生血管形成,缺血缺氧狀態可抑制其分泌;IL-6 由血管內皮細胞和T 淋巴細胞分泌,其主要參與免疫反應調控、炎性反應,加重病情[7]。難治性青光眼主要由視網膜缺血所致,造成局部低氧環境,而半量睫狀體光凝術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可直達患處,且無需切除鞏膜和虹膜,不易引發炎癥反應[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1 個月血清VEGF、IL-6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半量睫狀體光凝術可有效抑制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炎癥反應及新生血管生成。此外,半量睫狀體光凝術生物相容性較好,操作簡便,治療期間不易引發不良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半量睫狀體光凝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安全性高。
綜上,半量睫狀體光凝術可有效降低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壓,緩解眼部疼痛,同時抑制炎癥反應及新生血管生成,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