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會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急診科,河北 廊坊 065800)
急性胃炎患者多出現惡心嘔吐、上腹疼痛、腹瀉等臨床癥狀,情況較為嚴重者可能出現發熱、脫水、便血等癥狀,若治療不當,可能引發黏膜充血而加重病情[1]。目前臨床治療急性胃炎多以藥物為主,法莫替丁使用率較高,該藥物能緩解患者胃酸反應,促進胃黏膜的修復,緩解部分癥狀,但單一用藥療效并不顯著。鋁鎂混懸液屬于復方藥,能夠幫助患者胃腸道維持一定的生理功能,保護胃腸道不受外界刺激,進而可極大限度避免胃黏膜損傷,對于治療急性胃炎具有一定作用[2]。本文旨在探討研究鋁鎂混懸液聯合法莫替丁對急性胃炎患者炎癥狀態及胃泌素(Gastrin)、丙二醛(MDA)的影響,現將本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 年7 月至2020年7 月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收治的76 例急性胃炎患者分為對照組、試驗組,各38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各19 例;糜爛性12 例, 13 例腐蝕性, 13 例化膿性;年齡25~71 歲,平均(48.70±2.49)歲。試驗組患者中男性18 例,女性20 例;糜爛性13 例,腐蝕性14 例,化膿性11 例;年齡26~70 歲,平均(48.61±2.52)歲。兩組患者性別、疾病類型、年齡等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項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納入標準: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3]中的急性胃炎相關診斷標準;治療2 周前未接受質子泵抑制劑治療者;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史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全身性代謝疾病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癥狀者;腸道器質性病變者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使用法莫替丁注射液(江西鐘山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46008,規格: 20 mg∶2 mL)治療,法莫替丁40 mg+50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1 次/d。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使用鋁鎂混懸液[Daewo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注冊證號H20150472,規格:10 mL∶(0.2 g 氫氧化鋁+0.4 g氫氧化鎂)]口服,10 mL/次,3 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胃鏡檢查顯示胃黏膜恢復正常,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范圍為顯效;上述癥狀、實驗室檢查指標改善,胃鏡檢查顯示胃黏膜病變減輕為有效;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指標無改善,胃鏡檢查顯示胃黏膜病變未改善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②比較兩組患者惡心嘔吐、上腹部隱痛、食欲減退、發熱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③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 3 000 r/min 離心15 min,取血清,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6(IL-6)、Gastrin、MDA 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④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口干、噯氣、失眠、皮疹等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 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試驗組患者惡心嘔吐、上腹部隱痛、食欲減退、發熱癥狀消失時間較對照組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血清TNF-α、IL-6、Gastrin、MDA 水平 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TNF-α、IL-6、Gastrin、MDA 水平均下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分別為10.52%、5.26%,試驗組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
組別 例數 惡心嘔吐 上腹部隱痛 食欲減退 發熱試驗組 38 2.13±0.32 3.01±0.54 4.01±0.55 1.00±0.23對照組 38 3.45±0.38 4.23±0.56 4.78±0.51 2.12±0.27 t 值 16.380 9.667 6.329 19.466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表3 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Gastrin、MDA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Gastrin、MDA 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 -α;IL-6:白介素 -6;Castrin:胃泌素;MDA:丙二醛。
組別 例數 TNF-α(μg/L) IL-6(μg/L) Gastrin(pg/L) MDA(mmoI/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38 3.50±0.27 2.01±0.22* 41.20±3.57 14.32±3.09* 31.29±2.02 20.16±2.06* 37.67±8.46 24.57±6.58*對照組 38 3.51±0.24 3.05±0.28* 41.26±3.50 27.77±3.55* 31.31±2.05 23.87±2.15* 37.70±8.42 28.09±6.77*t 值 0.171 18.004 0.074 17.617 0.043 7.681 0.015 2.298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急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是由細菌、病毒等生物性因素與物理、化學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引發的胃腸道急癥[4]。臨床通常會使用法莫替丁治療,該藥物是一類H2受體阻滯劑,能有效抑制堿性胃酸,加速胃黏膜修復,也可抑制胃蛋白酶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減輕胃黏膜損傷,改善胃炎癥狀,但單一使用療程較長,應用效果欠佳[5]。
十四羥基碳酸鋁鎂水合物是鋁鎂混懸液的活性成分之一,而其網狀結構的特性,能夠可逆性吸附胃內的膽汁酸及胃蛋白酶,可以快速持久地中和胃酸,促使胃蛋白酶活性減弱,修復胃腸道黏膜,減少病菌感染,進而改善其炎癥狀態,減輕不良反應,為病變愈合提供理想條件[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惡心嘔吐、上腹部隱痛、食欲減退、發熱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表明鋁鎂混懸液聯合法莫替丁可使急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顯著。
血清TNF-α、IL-6 水平與急性胃炎病情呈正相關,兩者水平升高可介導急性胃炎患者胃腸道炎癥反應,損壞胃黏膜,加重急性胃炎患者癥狀;血清MDA 反映胃黏膜自由基水平,其水平升高可促進多種脂類物質的分解,影響病情恢復;血清Gastrin 水平升高會使胃液分泌水平升高,促進胃酸分泌,加重患者癥狀。鋁鎂混懸液能抑制胃酸,阻滯膽汁反流,減弱急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的攻擊因子,降低自由基造成的局部胃黏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攻擊作用,增強其保護因子,進而可提升免疫能力,緩解炎癥狀態及消化道癥狀[7]。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血清TNF-α、IL-6、Gastrin、MDA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鋁鎂混懸液聯合法莫替丁治療急性胃炎更有助于減輕機體炎性反應,改善血清Gastrin、MDA 水平,控制病情發展。
綜上,鋁鎂混懸液聯合法莫替丁可減輕急性胃炎患者機體炎癥反應,改善血清Gastrin、MDA 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不會增加其不良反應,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