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
(大慶龍南醫院急診科,黑龍江 大慶 163453)
近些年,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高血壓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遞增且高居不下的嚴峻態勢,其已成為臨床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類型之一,以心功能不全、血壓升高伴隨心力衰竭等為主要的臨床表現,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構成較大威脅?,F階段,臨床多通過指導患者長期服用降壓藥物達到控制血壓與修復心功能的目的,美托洛爾可預防心肌缺血的發生,逆轉左室重構,改善心臟形態的變化,但其單獨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貝那普利為降壓藥物,其主要通過在肝臟中轉化為有活性的代謝物,從而發揮抑制血管緊張素的功效,有研究發現,貝那普利在治療心力衰竭也具有較好的療效[1]。本研究重點分析了貝那普利聯合美托洛爾對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與血壓水平的影響,詳細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大慶龍南醫院2018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84 例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參照組(42 例,給予美托洛爾治療)與聯合組(42 例,給予美托洛爾聯合貝那普利治療)。參照組患者病程1~12 年,平均(7.18±0.84)年;年齡62~85 歲,平均(72.58±3.49)歲;其中男性25 例,女性17 例。聯合組患者病程2~13 年,平均(7.23±0.93)年;年齡63~86歲,平均(73.62±3.51)歲;其中男性28 例,女性14例。將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與《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 年修訂版》[2]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相符者;對本次研究使用藥物無過敏癥狀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者等。排除標準:罹患精神或意識障礙者;身體其他重要器官罹患嚴重功能障礙者;依從性較差、無法有效配合完成治療者等。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經大慶龍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批準。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使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167,規格:50 mg/片)治療, 25~50 mg/次,1 次/d。聯合組患者使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聯合貝那普利片(上海新亞藥業閔行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840,規格:10 mg/片)治療, 5~10 mg/次, 1 次/d。 1 個療程為28 d,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56 d 的 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將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參照《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3]判定,顯效:患者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下降幅度>10 mm Hg,且恢復至正常范圍;有效:患者SBP、DBP 下降幅度 >10 mm Hg,未恢復至正常范圍;無效:患者血壓水平未見下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水平,于治療前后采用彩色超聲診斷儀,檢測患者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③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指標,使用血壓儀檢測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BP、DBP 水平。④將兩組患者惡心嘔吐、身體乏力、皮疹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 例(%)]表示,行χ2檢驗;心功能指標、血壓水平以表示,行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聯合組患者治療效果較參照組明顯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心功能 治療后,聯合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改善程度優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LVEDD、LVESD、LVEF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LVEDD、LVESD、LVEF 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
組別 LVESD(mm) LVEDD(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n=42) 55.34±5.48 50.62±4.29* 66.58±5.59 57.42±4.46*聯合組(n=42) 55.37±5.51 45.55±3.63* 66.61±5.61 46.38±3.44*t 值 0.025 5.847 0.025 12.703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LVEF(%)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n=42) 36.36±3.52 47.68±4.24*聯合組(n=42) 36.41±3.55 52.79±5.33*t 值 0.065 4.862 P 值 > 0.05 < 0.05組別
2.3 血壓水平 治療后聯合組患者血壓水平降低程度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 參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高于聯合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mm Hg)
表3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mm Hg)
注:與治療前比,*P<0.05。SBP:收縮壓;DBP:舒張壓。 1 mm Hg=0.133 kPa。
組別 SBP DB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n=42) 169.57±17.38 141.46±15.42*108.89±11.55 88.34±9.27*聯合組(n=42) 169.61±17.41 120.32±11.21*109.12±11.61 75.25±7.53*t 值 0.011 7.186 0.091 7.103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高血壓可以導致心室增厚擴大、心肌肥厚增生、心肌病變,最終演變為心力衰竭,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現已成為威脅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美托洛爾作為β 受體阻斷藥,藥效較快,通過選擇性地抑制β1受體實現有效控制去甲腎上腺素分泌、穩定血壓的功效,但部分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低血壓、乏力、嗜睡等不良反應[4]。
貝那普利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換為血管緊張素 Ⅱ,可在肝內水解成有活性的代謝產物貝那普利拉,進而抑制醛固酮分泌,提高血漿腎素與活腎素的活性。有研究表明,貝那普利聯合美托洛爾可起到降壓效果,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張能力[5]。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LVESD、LVEDD 水平低于參照組,LVEF 水平高于參照組,提示貝那普利聯合美托洛爾可顯著緩解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心 功能。
SBP 水平增高在高血壓各種類型中最為常見,而且較難控制,其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故老年患者更易發生腦卒中和冠脈急性疾?。挥捎诙虝r間內通過小動脈流向外周的血液較少,導致心舒期末在主動脈中存流的血量增多,DBP 水平會隨之增高[6]。貝那普利可通過降低患者機體血管阻力,緩解心臟負荷狀態,改善心臟輸血量,恢復心臟收縮功能,抑制心肌重構,進而緩解心力衰竭的現象。有研究表示,貝那普利與美托洛爾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有效抑制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的活性及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大幅降低藥物對患者心功能帶來的損傷,并且安全性更高[7]。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SBP、DBP水平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提示貝那普利聯合美托洛爾可調節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壓水平,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貝那普利聯合美托洛爾可顯著緩解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調節血壓水平,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