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芬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河南 鄭州 450003)
卵巢早衰在臨床婦產科較常見,是指女性在不足40歲時出現卵巢功能衰退,其以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為主要特征,常表現為月經失調、潮熱、多汗等。目前,雌孕激素替代療法常被用作治療卵巢早衰患者主要手段,雖可有效促進患者病情改善,但長期應用具有潛在的致癌風險[1]。富含血小板血漿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可以有效的修復組織,有研究表明,其在各種原因所致的血小板減少癥和血小板功能缺陷疾病中療效極佳,并且可有效改善薄型子宮內膜,促進子宮內膜增生[2]。本研究旨在探討富含血小板血漿聯合雌孕激素對卵巢早衰患者卵巢儲備功能及血清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2018 年5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的89 例卵巢早衰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4 例)和觀察組(45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9~39 歲,平均(35.42±3.17)歲;病程3~24 個月,平均(15.64±2.38)個月。觀察組患者年齡27~39 歲,平均(35.16±3.42)歲;病程4~26個月,平均(16.18±2.51)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現代婦產科學》[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無精神疾病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無過敏反應者等。排除標準:卵巢切除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者;性腺發育不全等所致閉經者等。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復方戊酸雌二醇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99,規格:1 mg/ 片)治療,1 mg/ 次,1 次/d,連續治療21 d;在第11~21 天使用黃體酮膠囊(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02,規格:50 mg/粒)口服治療, 200 mg/次,1 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富血小板血漿治療,抽取患者靜脈血40 mL,注入離心管中,以2 000 r/min 離心15 min,將血液分為上、中、下3 層,抽取上中層注入新的離心管中,以2 000 r/min 離心 10 min,分為上(血清)、下(富含血小板血漿)兩層,抽取下層備用。 B 超引導,分別在雙側卵巢注入1 mL 的富含血小板血漿。 21 d 為1 個周期,兩組患者均治療4 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參照《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4]的療效標準,顯效:連續月經來潮3 次,經色、周期正常,性激素水平明顯改善;有效:月經來潮1 次以上,性激素水平明顯改善,但月經周期尚未恢復正常;無效:無上述現象發生,性激素水平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治療結束后,于月經期第10 天進行陰道彩超,測量卵巢最大平面的平均卵巢直徑(MOD)、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PSV)和子宮內膜厚度。③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5 mL 空腹靜脈血,以3 000 r/min 的速率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FSH、LH、P、E2水平并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均采用 [ 例(%)]形式描述,行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7.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 表1。
2.2 卵巢儲備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MOD、PSV、子宮內膜厚度較治療前大/快/厚,觀察組患者大/快/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MOD:卵巢最大平面的平均卵巢直徑;PSV: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
組別 例數 MOD(mm) PSV(cm/s) 子宮內膜厚度(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17.19±2.31 20.75±2.04* 10.31±2.04 14.09±1.83* 3.74±0.25 4.89±0.26*對照組 44 17.14±2.36 18.91±2.15* 10.26±2.05 12.23±1.92* 3.71±0.31 4.34±0.23*t 值 0.101 4.142 0.115 3.516 0.503 10.561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血清FSH、LH、P、E2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FSH、LH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血清P、E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FSH、LH、P、E2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血清FSH、LH、P、E2 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FSH:卵泡生成素;LH:黃體生成素;P:孕酮;E2:雌二醇。
組別 例數 FSH(U/L) LH(U/L) P(ng/mL) E2(p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56.08±7.09 25.13±4.06* 44.95±7.14 21.59±3.27* 1.59±0.31 2.28±0.41* 57.84±6.75 146.74±21.62*對照組 44 54.36±6.12 28.29±4.17* 42.83±8.12 24.56±4.03* 1.64±0.33 1.96±0.39* 59.11±7.26 129.13±20.35*t 值 1.224 3.622 1.309 3.822 0.737 3.771 0.855 3.955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卵巢早衰是常見的一種嚴重影響女性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婦科疾病,常表現為閉經、性欲減退、不孕不育,臨床一般認為其發生多與遺傳、放化療、卵細胞儲備不足等多種因素導致卵巢功能下降有關。現階段,臨床上尚無治療此類患者的特效手段,多采取雌孕激素治療,可積極改善患者臨床病癥,但在服用時部分患者可引起子宮內膜癌及血栓栓塞和心血管事件發生[5]。
富血小板血漿為內源性生長因子,可釋放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血小板因子、轉化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細胞以及生長因子,是由新鮮血液經低速離心制備而成,可以促進細胞增殖與分裂、血管新生以及組織再生,并且有利于卵巢功能的恢復。有文獻研究顯示,富血小板血漿可通過促進血管新生,使血小板活化,介導血小板與免疫細胞、炎癥下內皮細胞表面受體發揮相互作用,進而改善卵巢直徑,提升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和子宮內膜厚度[6-7]。由本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MOD、PSV、子宮內膜厚度均優于對照組,提示富血小板血漿聯合雌孕激素治療卵巢早衰患者可有效緩解其臨床癥狀,恢復卵巢儲備功能。
血清FSH、LH、P、E2水平在卵巢早衰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儲備的卵泡被大量消耗,導致P、E2分泌減少,促使其對垂體的反饋抑制作用削弱,則FSH、LH 分泌增加。富血小板血漿可通過補充雌孕激素,增加機體雌孕激素水平,從而可對過高的FSH、LH 產生抑制,進而減少對儲備卵泡的消耗,且雌孕激素的補充可維持周期性月經,進而可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利于患者恢復。有研究表明,富血小板血漿可增加子宮內膜容受性,改善卵巢功能、調節雌激素水平,恢復子宮局部微循環,減緩卵巢萎縮[8]。本研究結果顯示,富血小板血漿聯合雌孕激素治療卵巢早衰患者可有效調節患者性激素水平。
綜上,富含血小板血漿聯合雌孕激素治療卵巢早衰患者可有效緩解其臨床癥狀,恢復卵巢儲備功能,調節性激素水平,且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治療使用與推廣,但本研究量較少,仍需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