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發霖
(澄邁縣中醫院老年病科,海南 海口 571900)
2 型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多尿、多食且消瘦,由于現代飲食結構、生活環境不斷變化,糖尿病發病率持續增長,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臨床通常采用二甲雙胍片治療糖尿病,其雖能快速控制血糖水平,但易造成患者肝腎損傷。中醫認為,2 型糖尿病可歸屬“消渴”范疇,其主要特點為腎陰虧虛,病因與機體虛弱、飲食不節等有關。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芩等藥材組成,其可通過調理腎臟修復肝腎功能損傷,常用于治療糖尿病腎病等[1]。本研究對六味地黃丸加減對腎陰虧虛型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道 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澄邁縣中醫院2017 年3 月至2019 年8月收治的106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治療方法分為A 組(50 例)與B 組(56 例)。A組患者年齡38~70 歲,平均(56.37±2.45)歲;其中男性25 例,女性25 例;病程1~13 年,平均(6.23±1.02)年。B 組患者年齡37~72 歲,平均(56.40±2.47)歲;其中男性32 例,女性24 例;病程2~12 年,平均(6.31±1.0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2]與《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的相關中西醫診斷標準者;藥物耐受性較好者;主癥為多飲、多尿、多食者等。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心衰、腫瘤等疾病者;合并有糖尿病嚴重并發癥者;存在明顯的肝、腎功能障礙者等。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此研究。
1.2 方法 予以A 組患者鹽酸二甲雙胍片(廣東賽康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369,規格:0.5 g/片)口服治療,0.5 g/次,3 次/d。在A 組的基礎上予以B 組患者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方劑組成:黃芪20 g,熟地、生地黃、生山楂、山藥、太子參、桃仁、黃芩各15 g,澤瀉12 g,天花粉10 g,生姜8 g,甘草6 g;陰虛明顯者加石斛20 g,四肢麻木者加丹參15 g、雞血藤10 g,痰濕明顯者加荷葉20 g、蒼術10 g;加水煎煮, 1 劑/d, 2 次/d。以1 個月為1 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3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評定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證候積分降低幅度大于70%;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證候積分降低30%~7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劇,證候積分降低幅度小于30%。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取患者手指末梢血,采用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檢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 PG)水平,采用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③比較兩組患者血脂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按照3 000 r/min 的速率進行5 min 離心處理,取上清液,血脂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采用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檢測。④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包括惡心嘔吐、皮疹、食欲下降。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3.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 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2.86%與76.00%,其中B 組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血糖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FB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B 組低于A 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血脂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TC、TG、LDL-C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B 組低于A 組;而兩組患者HDL-C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B 高于A 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分別為3.57%與18.00%,其中B 組低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FB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 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
FBG(mmol/L) 2 h PG(mmol/L) HbA1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n=50) 12.50±1.12 9.65±1.02* 16.48±2.60 10.54±1.32* 12.58±1.12 8.65±0.65*B 組(n=56) 12.54±1.13 7.43±0.94* 16.43±2.56 8.54±1.07* 12.65±1.15 7.43±0.60*t 值 0.183 11.660 0.100 8.607 0.317 10.048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表3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mmol/L)
表3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mmol/L)
注:與治療前比,*P<0.05。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TC TG HDL-C L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n=50) 5.31±0.12 4.41±0.51* 2.66±1.57 2.05±0.39* 1.01±0.02 1.37±0.21* 3.61±1.61 2.57±1.71*B 組(n=56) 5.75±0.66 3.32±0.31* 2.88±1.29 1.19±0.41* 1.03±0.04 1.91±0.31* 3.87±1.47 1.12±0.41*t 值 4.644 13.454 0.791 11.031 3.196 10.372 0.869 6.154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2 型糖尿病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由胰島素作用缺陷或分泌缺陷引起,且伴隨血脂紊亂情況,導致胰島β 細胞衰竭和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負擔加重。二甲雙胍片常用于治療糖尿病,其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易產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痛苦。中醫認為,2 型糖尿病的病機在于陰津虧損、燥熱偏盛,腎陰虧虛型患者應以滋陰補益、清熱為治療原則。六味地黃丸方劑中熟地滋陰補腎;澤瀉清熱活血;生地黃養陰生津;山藥補益脾陰;黃芩清火散熱;天花粉清熱潤肺;丹參益陰養血;雞血藤活血舒筋;生山楂活血化瘀;荷葉散熱清涼;生姜降逆止吐;太子參活血通絡;桃仁活血化瘀;石斛養陰潤燥;黃芪益氣養陰;蒼術燥濕健脾;甘草平衡各方,諸藥合用發揮生津止渴、清熱潤肺的效用[5]。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知,治療后,B 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A 組,表明六味地黃丸加減可提升腎陰虧虛型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山藥含有的多糖可修復胰島β細胞損傷,其中的皂苷成分還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糖的作用[6];澤瀉提取物可降低血脂,減輕動脈粥樣硬化,軟化血管,改善腎臟功能[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B 組患者FBG、2 h PG、HbA1c、TC、TG、LDL-C 水平均低于A 組,而HDL-C 水平高于A 組,表明六味地黃丸加減可改善腎陰虧虛型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此外,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具有針對性,長期用藥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8]。本研究中,治療期間,B 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A 組,表明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腎陰虧虛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六味地黃丸加減可使腎陰虧虛型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顯著提升,同時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治療安全性較高,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