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王寶石
(北京市房山區第一醫院呼吸科,北京 102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歸為呼吸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其特征表現為氣流受限,且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本質表現為氣道慢性炎癥,會累積至肺臟,當患者病情嚴重會造成肺功能顯著下降,對患者生活質量及運動耐力造成影響[1]。隨著COPD病情呈現加重,往往會合并多種并發癥,如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以及肺性腦病和營養不良等,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針對該類患者采取常規治療干預效果欠佳。近些年來研究指出[2],COPD發病機制除慢性炎癥、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此時氧化/抗氧化失衡與COPD發生關系密切。乙酰半胱氨酸為常見黏液溶解劑,具備化痰作用,輔助應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療效顯著,現就如下報道。
回顧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收入64例AECODP合并輕度II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2例,納入標準:①納入對象均符合AECODP合并輕度II型呼吸衰竭診斷;②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③本次研究依從性偏高,能配合臨床治療。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疾病者,如惡性腫瘤、嚴重高血壓等;②處于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③伴有精神異常及溝通障礙者。對照組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36~78歲,平均(52.6±4.4)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3例,年齡37~79歲,平均(53.6±4.7)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當患者就診后,及時予以抗炎治療,穩定患者酸堿平衡及電解質,叮囑患者戒煙和戒酒,對部分患者可予以持續低流量吸氧治療。并依據患者病情狀況,配合β2受體激動劑及氨茶堿緩釋劑。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予以患者Zambon S.P.A.生產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批準文號:H20150548 規格 3mL:0.3g*5支)300mg霧化吸入治療,一天兩次,總計治療7d。
(1)對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進行比較,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2)并對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進行比較,包括最高呼氣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3)比較兩組治療療效,分為以下三類:顯效[3]:經治療后癥狀及體征恢復,肺功能顯著改善;有效: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輕度影響生活及工作;無效:未能達到上述標準且癥狀加重。(顯效+有效)/例數×100%=總有效率。(4)比較兩組6min步行距離、慢阻肺患者自我評估問卷(CAT)評估患者呼吸狀況,總計8個指標,分值為0~5分,總計4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呼吸狀態改善程度越差。
治療前,兩組血氣分析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n=32,mmH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較(n=32)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PEF、FEV1、FVC水平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高于對照組84.38%,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32,例)
觀察組6min步行距離遠與對照組,MMRC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兩組6min步行距離、CAT評分比較(n=32)
COPD是指氣道、肺實質以及肺血管合并慢性炎癥,并以氣流受限為特征表現疾病[4]。COPD急性加重期則是呼吸道反復感染并引起氧自由基、脂質過氧化物大量釋放,炎性細胞同時被激活后并釋放出多種炎性因子,如白細胞介素等,引起呼吸系統組織及器官存在病理性改變,呼吸道黏膜過度分泌,造成纖毛正常功能減弱,痰液排出難度增加,造成肺泡及其表面毛細血管喪失影響,促使機體通氣及血流比例失調,患者PaO2水平降低,PaCO2水平升高,引起呼吸衰竭[5]。為此,對COPD患者如何選擇合理治療方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成為目前臨床醫學者研究重點內容。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措施干預上,臨床多配合吸氧、止咳化痰及對癥支持治療較多。隨著近些年來醫學技術不斷更新及發展,多種藥物應用于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并取得顯著成效[6]。乙酰半胱氨酸歸為抗氧化劑,作為谷胱甘肽前體,內部含有巰基,被作為常用祛痰藥物。同時,作為一種抗氧化物質,乙酰半胱氨酸進入人體后可生成半胱氨酸,機體內谷胱甘肽水平上升,自身抗氧化能力增進,可緩解氧化還原失衡狀況,氧化應激反應得到顯著改善[7]。文章研究表明,對臨床收入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規治療干預措施上配合乙酰半胱氨酸干預,結果顯示,患者血氣分析指標、肺功能水平得到顯著改善,且經臨床合理治療干預后,整體病情得到顯著好轉,與對照組比較,P<0.05。同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步行距離以及CAT評分得出,經治療后,患者6min步行距離遠與對照組,且評分顯著偏低,表明藥物應用效果顯著,病情得到顯著改善。進一步指出,針對臨床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上選擇乙酰半胱氨酸干預,患者臨床癥狀得到緩解,可改善呼吸道癥狀及生活質量,整體病情好轉[8]。同時,藥物吸入后,作用于呼吸道,局部血藥濃度偏高,整體療效顯著,因不進入血液循環,與靜脈給藥、口服給藥途徑比較,不良反應發生率偏低。
綜上所述,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療效尚可,可改善肺功能,并提高患者活動能力,整體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