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 藥劑科,江蘇 常州 213200)
腦梗死也稱為缺血性腦卒中,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進而腦部缺血和缺氧,腦部分組織發生軟化壞死[1-3]。隨著CT及MRI的廣泛應用,據統計,腦梗死約占腦血管病的75%,發病率較高,且極易復發,復發性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增加[4-5]。該病多發于中老年人,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頭痛眩暈、半身不遂、語言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因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腎功能障礙、腦水腫等并發癥而死亡[6-8]。目前,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物有鏈激酶和尿激酶,以及肝素等抗凝劑,這些藥物有助于防止血栓的擴延,有一定的溶栓作用[9]。臨床上,這種疾病單純依賴西藥控制并不能完全治愈,中醫治療的毒副作用小,且更適合中老年人[10-12]。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芪參歸湯與丁苯酞注射液聯合治療對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神經功能的恢復作用。
在我院神經科選取于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共60例。選取標準:①患者均經過CT和MRI檢查并確診;②對藥物治療無過敏現象;③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出標準:①肝功能不全者;②腎功能不全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④腦外傷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為45-75歲,平均(61.53±7.32)歲,病程為4-35h,平均為(20.13±2.96)h。聯合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為47-73歲,平均(61.48±6.57)歲,病程為5-34h,平均為(19.73±3.06)h。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因此,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
所有腦梗死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診療,醫護人員需要記錄患者血、尿、大便常規及血糖、血脂、動態血壓的變化,維持患者各項指標的正常水平,并給予患者營養支持。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基礎上服用丁苯酞注射液[生產企業: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0041;每盒100mL(25mg丁酚酞+0.9g氯化鈉);靜脈滴注;每日2次,每次25mg(100mL)]。聯合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芪參歸湯聯合輔助治療(中藥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200mL)。經15天治療后,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計算方法: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記錄并比較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SOD、NSE、MDA的水平及變化。用光化學擴增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測定血清中丙二醛的水平。運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評估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狀況(分值范圍為0-42分,分數越高表明神經受損越嚴重)[13]。
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評分等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檢驗水準:α=0.05,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觀察與比較,聯合組的有效率為90%,對照組有效率為66.67%,聯合組比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SOD水平升高,NSE和MDA水平均降低。聯合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水平、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所有患者經治療后NIHSS分數均降低,聯合組NIHSS分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水平比較(±s)
生化指標 對照組 聯合組 P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SOD(U/mL) 72.14±9.84 85.56±10.34 73.25±10.32 106.74±13.68 <0.05 NSE(ng/mL) 31.57±3.89 16.78±3.54 31.43±3.94 10.45±3.29 <0.05 MDA(nmol/L) 13.48±1.96 8.95±1.62 12.83±2.23 5.53±1.72 <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P值對照組 30 16.33±3.28 9.97±1.43 <0.05聯合組 30 15.56±2.93 4.67±2.04 <0.05
腦梗死是由于腦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因多種因素致使腦局部組織形成血栓,使動脈狹窄加重或者完全閉塞,引發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病[14-16]。患者多在安靜休息是發病,病人常伴有高血壓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癥、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17]。該病可反復發作,故對患者應給予重視,在預防上持積極態度。患者應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比如飲食要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適當進行體育鍛煉與活動[18]。中醫治療一般有服用中藥湯劑、艾灸等方式。芪參歸湯由上十味藥材組成,黃芪、黨參、白術有補氣健脾、抗應激、降壓的功效。紅花、赤芍具活血化瘀和抗凝作用。甘草可調節某些藥物的烈性,可用于治療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癥狀[19]。丁苯酞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類新藥,更適合腦梗死患者早期使用,其可以顯著改善缺血性腦灌注,促進微循環,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狀況,患者從中獲益良多。研究表明,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受損嚴重,SOD值可反映機體自由基水平,MDA值可評估機體脂質過氧化情況,NSE則是神經元細胞質因子。當患者發病時,機體氧自由基水平上升,MDA水平升高,SOD大量消耗[20]。患者的神經元受損,NSE釋放至血液,其水平升高。本研究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患者,比較和分析其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神經功能恢復作用。結果表明:聯合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患者的SOD水平升高,NSE和MDA水平均降低。聯合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水平、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芪參歸湯與丁苯酞注射液聯合治療能夠明顯改善腦梗死患者的相關生化指標水平,治療效果較好,有助于恢復神經功能缺損,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