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華
(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6)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屬于小兒春秋季節一類常見病,具有一定傳染性,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引發支氣管炎、心肌炎以及肺炎等疾病[1]。西藥治療雖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應較多,且部分藥物已經產生耐藥性,無法適用于患兒[2]。祖國醫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臨床各類疾病的治療中獨具自身優勢。有研究發現[3],連花清瘟膠囊由多種中藥組成,有著疏風解表以及清熱解毒作用,在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治療中有著良好效果。為此,本文就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流感患兒共68例開展研究,分析連花清瘟膠囊對該類患兒的療效,內容如下。
本研究案例資料均來源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流感患兒共68例。納入標準:(1)均符合流行性感冒的診斷標準。(2)年齡在3-12歲。(3)均取得患兒和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有關書面說明。(4)得到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存在惡性腫瘤者。(2)肝腎心等重要臟器存在嚴重疾病者。(3)智力或者精神存在障礙者。(4)無完整臨床資料者。(5)伴有腹瀉及腸道癥狀者。(6)對本次用藥過敏者及高敏體質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齡為4~12歲,平均(6.5±2.4)歲;觀察組:男15例,女9例,年齡為3~12歲,平均(7.8±2.5)歲。收集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所得數據對比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通過奧司他韋顆粒(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15mg/袋 國藥準字H20080763)開展治療,采取開水沖服,對于體重<15kg者,30mg/次;對于體重15-26kg者,45mg/次,2次/d;對于體重24-40kg者,60mg/次,2次/d。
觀察組則給予連花清瘟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0.35g*24s 國藥準字Z20040063)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兩組連續用藥3d即為1個療程。所有病例藥物應用方式一致,同時治療期間不得應用其他抗感冒藥物,如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物及激素等。
(1)總有效率[4]:分別在治療3d后對兩組開展療效評定,治愈:3d之內體溫完全恢復正常,同時有關體征和癥狀完全消失,統計中醫癥狀積分是0分;顯效:3d之內體溫恢復到正常狀態,大部分體征及癥狀消失,同時中醫癥狀積分降低>75%;有效:3d之內體溫較前下降,部分體征和癥狀消失,同時中醫癥狀積分降低>50%;無效:3d之內體溫無任何下降或者上升,癥狀及體征無任何改善或者加重。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治愈率。(2)觀察兩組患兒的咳嗽、鼻塞流涕、發熱等癥狀持續時間。(3)中醫癥狀積分[5]: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3d后對兩組中醫癥狀積分開展評估,包含咳嗽、咽充血、咽痛、流涕、鼻塞、身痛以及頭痛等癥狀,各項癥狀依據無、輕、中、重依次計0、1、2、3分,最低0分,最高21分,總分越高,即病情越重。
采用SPSS 19.0統計分析軟件,將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更高(P<0.05),具體見表1。
觀察組咳嗽、鼻塞流涕、發熱癥狀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n=34,d)
治療前,兩組中醫癥狀積分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癥狀積分均下降,且觀察組比對照組更低(P<0.05),具體見表3。

表1 總有效率對比(%,n=34)

表3 中醫癥狀積分對比(分,n=34)
對照組患兒發生1例惡心,1例瘙癢,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8%(2/34),觀察組出現2例惡心、1例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82%(3/34),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流感為臨床常見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之一,以咳嗽、飛沫為傳播途徑,冬春季節流行。主要癥狀包含高熱、頭痛、乏力、咳嗽以及全身性肌肉酸痛等,體溫可高達39℃~40℃,傳變迅速,且傳染性強[6]。小兒因身體器官未發育完全、抵抗力較低,因此極易被流感病毒感染而發病。接種疫苗是預防小兒流感一類有效方法,但部分兒童接種疫苗后產生發熱、皮疹、頭暈以及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且因流感病毒變異迅速,有時流感疫苗較難滿足即時需求[7]。西醫治療中效果理想的藥物較少,其中奧司他韋、金剛乙胺以及金剛烷胺等應用較多,雖能起到一定療效,但仍有弊端[8]。
中醫學上認為[9],流感多是新感六淫或者伏邪內發,小兒多是純陽體質,易使邪氣從陽化火,迅速內傳,表邪未盡,同時里熱己熾,正氣急起抗邪引發,處在表實里熱、邪正劇爭狀態,治療時需遵循解毒清熱、疏風解表的原則[10]。本研究采用連花清瘟膠囊屬中藥復方制劑,方中包含的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等諸味重要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功效。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更高(P<0.05),觀察組咳嗽、鼻塞流涕、發熱癥狀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前,兩組中醫癥狀積分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癥狀積分均下降,且觀察組比對照組更低(P<0.05)。該方是將銀翹散為基礎化裁而來,方中連翹以及金銀花為君藥,其中金銀花味甘性寒,氣味芳香,有著清熱解毒作用,在溫病發熱等病癥治療中著較好效果,同時有研究指出,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寒之效,其干預中活性成分之一為綠原酸,可抗菌、抗炎及抗病毒作用。該藥物自2003年非典流行期間,經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可作為預防非典型肺炎藥物,對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顯著治療作用[11];連翹苦且微寒,輕清上浮,二者不僅可解表透邪,還可解毒清熱;炙麻黃對于外感風寒表證效果較好,有潤肺止咳、發汗解表宣肺的功效,炒苦杏仁具有降氣止咳平喘的功效,且毒性較低;石膏清熱瀉火較強、配合涼血解毒的藥物,即板藍根用于肺熱咳嗽、氣喘效果佳;魚腥草、綿馬貫眾治風熱感冒,可清熱解毒;廣藿香芳香化濁、開胃止嘔;大黃的功效與作用為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紅景天味甘、性平,具有益氣活血,通脈平喘之功;薄荷辛涼,有著疏散風熱、利咽喉功效;甘草調和諸藥,聯用上述諸藥能發揮清熱解毒、辛涼解表的功效,進而改善流感患兒的臨床癥狀,使其早日恢復身體健康。這一結論與何衛琪[12]學者對100例流行性感冒患兒采用分別采用磷酸奧司他韋與連花清瘟膠囊治療。結果顯示連花清瘟膠囊治療后總有效率更高,發熱、全身酸痛持續時間更短,取得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連花清瘟膠囊對小兒流行性感冒效果顯著,加快癥狀恢復時間,減輕患兒不適,有利于小兒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