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瑜,陳慶,黃建彬
(廣東省梅州市中醫醫院,廣東 梅州 514000)
胎兒宮內缺氧(fetal intrauterine anoxia)是導致宮內窘迫的主要原因,也容易引起新生兒窒息,甚至死亡[1]。對胎兒宮內缺氧情況進行早期預測,并且盡早采取干預措施,有助于改善妊娠結局。其中,胎兒宮內缺氧評估中,胎兒監護是常用方法[2]。近些年,臍血流檢測技術日益發展且得到推廣應用,為檢測胎兒宮內缺氧提供新思路。臍動脈血流檢測,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技術,配合分析血流動力學各項指標,全面評估分析宮內胎兒血流狀況。通常來說,參考臍動脈血流速度收縮期末和舒張期末峰值比值(S/D),可輔助判斷,其中,S/D≥3.0時表示宮內異常,需及時明確診斷,盡早處理[3]。本項目選擇56例妊娠孕婦進行分析探討,現總結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期間收診的56例妊娠孕婦,單胎妊娠,胎膜未破,未進入產程,孕婦同意參與研究,簽署有同意書,且醫院倫理道德委員會對該項目予以批準同意,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精神障礙及認知障礙孕婦,失語失聰以及無法正常交流的孕婦排除,嚴重妊娠并發癥以及合并癥的孕婦也排除。56例妊娠孕婦,年齡最小21歲,最大37歲,平均(28.93±2.12)歲,39例初產婦,17例經產婦。根據超聲臍血流S/D以及胎心監護檢測結果,將56例妊娠孕婦分成4組,胎心監護、臍血流正常設為甲組(n=28),胎心監護正常、臍血流異常設為乙組(n=12),胎心監護異常、臍血流正常設為丙組(n=10),胎心監護異常、臍血流異常設為丁組(n=6)。4組孕婦基本資料比較顯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1 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選擇由深圳市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理邦胎心監護儀進行,詳細觀察并記錄胎心監護情況。無應激試驗(non-stress test,NST),檢測時,協助孕婦保持半臥位,稍微向左方傾斜,持續20min,如果檢測到胎兒正處于睡眠狀態,監測時間稍微延長,可至40min,或者輕輕推動孕婦腹部,喚醒胎兒。
1.2.2 臍血流S/D比值
臍血流S/D比值采用飛利浦EQ5 超聲診斷儀進行測定,探頭頻率設定3.5MHz,協助孕婦保持平臥位狀態,從胎兒腹部側上位置開始探查,一直到下部位置,獲取臍動脈血流超聲圖像,臍血流波形穩定,能夠聽到血流聲音之后,凍結此波段,隨后,選擇至少10個峰谷同頻譜圖,結合孕婦年齡、體質量以及孕周等信息,準確標出S/D值,標注正常或者異常。其中,S/D值<3表示正常,S/D≥3.0表示異常。
1.3.1 無應激試驗[4]
(1)反應型。連續20min內,胎心基線處于130-160次/min區間內,基線變異頻率超過6次/min,胎動次數至少3此,胎心率加速,持續時間已經超過15s/次,胎心率振幅增加至少15次/min。若是檢查前20min內并未出現胎動、胎心率加速等情況,經觸診或其他方法,喚醒胎兒,胎心監護延長30min,胎兒出現胎心率加速以及胎動等情況,達到上述標準,也判定為反應型,表示胎心監護正常。
(2)無反應型。胎心監護超過40min,基線變異頻率小于6次/min,若是未出現胎動、心率加快,或者加速振幅沒有達到反應型標準,則判斷為無反應型,表示胎心監護異常。
1.3.2 新生兒窒息[5]
根據Apgar評分法判斷,Apgar評分4-7分表示輕度窒息,Apgar評分0-3分表示重度窒息。
1.3.3 胎兒宮內窘迫[6]
(1)胎心基線異常:胎心率大于160次/min,或者胎心率低于120次/min;(2)反復表現出變異減速現象;(3)羊水檢查判定II度污染;(4)Apgar評分≤7分。
研究所得數據均錄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對,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卡方(χ2)檢驗。P評定檢驗結果,P>0.05提示無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有統計學差異。
本組56例妊娠孕婦,經胎心監護以及超聲臍血流S/D檢測發現,40例(71.4%)反應型,16例(28.6%)無反應型;臍動脈血流S/D顯示,38例(67.8%)S/D比值<3,18例(32.2%)S/D比值≥3.0。根據胎心監護以及臍血流S/D比值,將56例妊娠孕婦分成4組,甲組、乙組、丙組與丁組,比較4組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結果發現,丁組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比甲組、乙組、丙組高,且丁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高于甲組、乙組、丙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4組胎兒宮內窘迫以及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統計分析[n,%]
有研究指出,胎兒宮內窘迫與多方面因素存在關聯,包括胎盤因素、母體狀況、臍帶因素以及胎兒因素等。超聲臍動脈血流S/D比值是目前預測胎兒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可幫助臨床醫師了解孕婦胎盤狀況,評估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狀況。胎兒在缺氧的狀態下,大腦中動脈呈現出擴張狀態,血流量隨之增加,旨在維持大腦中樞系統的血液供應。多普勒超聲檢測臍血流S/D比值,是一種胎兒胎盤循環無創性技術,觀察臍動脈血流狀況,了解胎兒宮內供養與供血情況,反映出胎盤循環阻力,阻力增加,血流下降,胎盤如果供血不足,可能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容易造成宮內窘迫。如果以血流動力學為出發點,通過臍動脈血流,能夠更好地了解胎兒的循環情況,阻力小,血流量自然就小,阻力大,相應的血流量變大,孕周不斷增加,S/D下降。正常妊娠過程中,孕周不斷增加,胎盤不斷成熟,絨毛血管增粗且增多,胎盤血管阻力較低,血流量增多,滿足正常發育所需要的血液供應。如果臍動脈出現異常收縮,S/D比值異常升高,而S/D比值高低直接反映出胎兒宮內缺血、缺氧嚴重程度。S/D比值越高,提示胎兒越危險。
胎心監護是判斷分析胎兒宮內缺氧的常用手段,可觀察胎兒胎動情況,了解胎心率加速狀況,但是實際應用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此方法檢測假陽性率比較高,故而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基于此,部分學者開始聯合通過超聲臍血流S/D值與胎心監護預測分析胎兒宮內缺氧情況。其中,臍血流對羊水過少、臍帶與胎兒生長受限比較敏感,胎心監護則對羊水污染、新生兒窒息比較敏感,二者聯合應用診斷胎兒宮內缺氧,檢出率大大提高。本項目中,56例妊娠孕婦中40例(71.4%)反應型,16例(28.6%)無反應型,38例(67.8%)S/D比值<3,18例(32.2%)S/D比值≥3.0,根據胎心監護及S/D值分成4組,觀察胎兒宮內缺氧情況,結果發現,甲組1例胎兒宮內窘迫、1例新生兒窒息,乙組3例胎兒宮內窘迫、2例新生兒窒息,丙組2例胎兒宮內窘迫、2新生兒窒息,丁組4例胎兒宮內窘迫、3例新生兒窒息,與楊喜惠[7]的研究報告基本吻合。
綜上,超聲臍動脈血流S/D比值配合胎心監護用于胎兒宮內缺氧預測與診斷,準確率高,對母體及胎兒無害,臨床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