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發明 邱全河 鮑杰偉 徐王兵
骨質疏松癥(OP)近年來發生率不斷增加,為代謝性骨病,是由于骨組織微結構改變、骨密度降低、骨量減少而引起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雖然雙光能X線檢查已經成為判斷骨疏松、骨量的金標準,但是對于早期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不高,醫學研究顯示,通過實施骨代謝指標檢查,能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骨丟失率、骨折風險進行評估,能早期發現骨代謝異常,同時骨代謝標志物具有特異性、靈敏性高等優勢,能對早期骨轉換水平進行反映,能預測患者骨折發生,但是目前對于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中醫證型與骨代謝標志物的相關性研究較少[1],因此,本研究選取4組患者,分析骨代謝指標在不同中醫證型中是否具有差異,從而為疾病辨證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取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患者100例,收治時間2018年1月—2019年1月,根據中醫證型分為腎虛血瘀組25例、脾腎兩虛組25例、腎精虧虛組25例、肝腎陰虛組25例。腎虛血瘀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71.21±1.27)歲。脾腎兩虛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71.17±1.26)歲。腎精虧虛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62~80歲,平均年齡(71.19±1.71)歲。肝腎陰虛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61~81歲,平均年齡(71.17±1.23)歲。4組各項資料無差異,P>0.05。
1.2 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符合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2]。
1.3 排除標準①影響人體骨代謝動態均衡的疾病;②近期采用降鈣素、糖皮質激素。
1.4 方法
1.4.1 觀察指標與檢測方法主要儀器和檢測:電子恒溫水浴箱、-20 ℃冰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酶標儀。微量加樣器,對患者骨鈣素、雌二醇、骨密度T值、尿NTX實施檢測,將檢測結果詳細記錄。

腎虛血瘀組、脾腎兩虛組、肝腎陰虛組、腎精虧虛組患者骨鈣素、雌二醇、骨密度T值、尿NTX水平相比,無顯著差異;進一步采用LSD法對比組間雌二醇水平,脾腎兩虛組雌二醇水平(13.26±2.30) μg/ml顯著高于腎虛血瘀組患者雌二醇水平(11.67±2.18) μg/ml,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4組患者骨鈣素、雌二醇、尿NTX、骨密度T值比較 (例,
據相關研究顯示,骨質疏松近年來發生率不斷增加,由于患者骨質量、骨密度下降,從而導致骨折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可以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2種類型,常見病因為結締組織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胃腸疾病、內分泌疾病等等,以呼吸功能下降、疼痛作為癥狀,以骨折風險性增加、骨強度下降作為主要特征,而骨強度能反映骨質量和骨密度的完整性,骨轉化為骨強度的重要因素,能對骨質量構成的因素造成影響。在骨轉換過程中,通過骨代謝標志物,能對破骨細胞和骨細胞活性進行間接顯示,骨代謝生化指標檢測在臨床廣泛應用,骨代謝標志物為預測骨折危險性的有效方式[3]。因此,本次研究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中醫證型與骨代謝標志物情況進行分析,探討2者之間的相關性。
雌二醇水平容易對人體骨密度造成影響,由于老年患者各項機能衰退,導致雌二醇水平呈現下降趨勢,老年患者骨代謝均衡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破骨細胞、成骨細胞活性增強,導致患者骨轉換率應激性增加,當人體破骨大于成骨時,容易發生骨質疏松情況[4],此時患者骨形成也是處于高水平狀態,是由于患者自身機體功能代償表現,從而證明了患者由于機體功能衰退,體內骨密度、雌激素顯著下降。骨鈣素也可以稱為骨Gla蛋白,為人體成骨細胞分泌的小分子非膠原蛋白,為骨形成的指標,當人體骨鈣素轉化成為成熟的骨鈣素時,人體骨鈣素容易將成骨細胞分泌,而少部分成骨細胞進入血液系統,大部分在人體骨基質中沉淀,由于人體雌激素水平下降,破骨活動和成骨活動增強,而骨轉換的速率也不斷增快。尿NTX作為具有特異性、敏感性的一種骨吸收指標,在臨床廣泛應用,能對骨膠原合成和降解狀態進行反映[5]。
通過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中醫證型與骨代謝標志物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顯示,在中醫不同證型(腎虛血瘀、脾腎兩虛、肝腎陰虛、腎精虧虛型)中骨鈣素、雌二醇、骨密度T值、尿NTX指標無顯著差異,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樣本量十分少,應開展大樣本研究,從而增強研究結果的客觀性。骨折疏松癥具有起病隱匿、病程長等特點,一般患者發生骨折后才能確診。當患者骨小梁發生斷裂后,任何治療都無法有續性進行恢復,同時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文化水平高低、年齡、身高、體質指數密切相關,而減少和預防骨質疏松癥為首要的目標[6]。
骨質疏松骨丟失和高骨轉換率為一致的,骨代謝標志物能對整體骨轉換情況進行反映,能對骨丟失情況進行判定。骨代謝標志物增高能表示骨高轉換情況,骨質疏松一般發病隱匿,病情進展較為緩慢,導致臨床診斷具有困難。而通過對骨代謝標志物實施檢查,早期發現骨代謝異常[7],在骨質疏松診斷中十分重要,同時骨代謝標志物具有特異性、靈敏性高等優勢,能對早期骨轉換水平進行反映,能預測患者骨折發生。雖然雙光能X線檢查已經成為判斷骨疏松、骨量的金標準,但是對于早期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不高,而實施骨代謝標志物檢查,能反映早期患者骨轉換率、骨量情況,對骨轉換速率實施全面評估,利于患者個體化治療方案制定[8]。
經研究表明,腎虛血瘀組、脾腎兩虛組、肝腎陰虛組、腎精虧虛組患者骨鈣素、雌二醇、骨密度T值、尿NTX水平相比,無顯著差異;進一步采用LSD法對比組間雌二醇水平,脾腎兩虛組雌二醇水平(13.26±2.30) μg/ml顯著高于腎虛血瘀組患者雌二醇水平(11.67±2.18) μg/ml,具有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骨代謝標志物在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中醫證型中無顯著差異,而骨代謝指標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敏感性,能對病情進行反映,在骨質疏松診斷、治療中十分重要,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