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軒 鄭瓊莉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心血管綜合征[1],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正經歷著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下降的困擾。臨床觀察發現,高血壓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而夜間睡眠情況不佳又會影響次日血壓波動,兩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最終導致病情加重[2]。因此,該合并癥已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本研究以中藥加味養陰降壓湯治療高血壓病伴睡眠障礙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門診就診的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伴睡眠障礙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52.67±6.24)歲;高血壓平均病程(8.03±3.03)年,睡眠障礙平均病程(1.93±0.94)年。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52.33±6.52)歲;高血壓平均病程(7.87±3.14)年,睡眠障礙平均病程(2.00±1.08)年。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3]有關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以及《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4]有關失眠的診斷標準;②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相關診斷標準,辨證屬陰虛陽亢者;③年齡30~65歲;④簽署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心理類疾病或嚴重疼痛性疾病影響睡眠者;②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者;③合并惡性腫瘤或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④對藥物過敏或有嚴重不良反應者。
1.4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660)5 mg,日1次,口服。對照組予以艾司唑侖片(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534),1~2 mg,日1次,睡前服。觀察組予以加味養陰降壓湯,組方為:沙苑子 10 g,女貞子10 g,決明子 15 g,枸杞子 15 g,生地黃15 g,菊花15 g,茯神 10 g,遠志10 g,石菖蒲 10 g,酸棗仁 30 g。用法:水煎服,日1劑,每次溫服100 ml,早晚分服。2組均連續治療4周后觀察療效。
1.5 觀察指標①血壓監測:測量治療前后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②睡眠質量評分: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進行評分(總分0~21分,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③中醫證候評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對眩暈頭痛、失眠早醒、心悸胸悶、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等中醫癥狀進行量化評分(根據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4級,對應分值為0、2、4、6分)。
1.6 療效判斷標準顯效:癥狀、體征顯著改善,治療后證候總積分減少>70%;有效:癥狀、體征好轉,治療后證候總積分減少>30%;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治療后證候總積分減少<30%[5]。證候總積分減少率為治療前后總積分之差/治療前總積分×100%。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中醫證候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與治療前比,2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眩暈頭痛、失眠早醒、心悸胸悶、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中醫證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但治療前2組各中醫證候評分差異均不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及睡眠質量評分比較與治療前比,2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及睡眠質量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觀察組收縮壓、睡眠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舒張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但治療前2組收縮壓、舒張壓及睡眠質量評分差異均不顯著(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及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例,
長期高血壓容易導致心、腦、腎等相關臟器的慢性損害,常伴發各種合并癥,大量事實和數據證明,高血壓病伴睡眠障礙的發生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Meng L等[6]薈萃分析發現,睡眠障礙是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其發病機制可能為:①長期睡眠障礙導致緊張、焦慮等情緒,使交感神經活動增強;②血管中樞調節功能失調,使各級中樞發放的縮血管沖動增多增強;③內分泌系統紊亂,醛固酮分泌增多,RASS系統異常激活等[2]。臨床上常分別采用西藥降壓藥及安眠藥進行治療,但整體療效不夠理想,難以有效兼顧睡眠質量及血壓水平,存在藥物依賴,不良反應多等問題。
中醫將高血壓歸為“眩暈”“頭痛”等范疇,認為其多由于肝腎虧虛、陰虛陽亢,導致陰不制陽,陽亢于上,氣血逆亂而發病,形成陽盛陰衰,陰陽失交之勢。正常的睡眠是營衛(陰陽)之氣相互轉化的結果,如《靈樞·口問》云:“衛氣晝日行于陽,夜半則行于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當夜間陽盛陰衰,陰陽失交時,陰虛之火上擾心神,則心神不寧,夜不能寐。因此,高血壓病伴睡眠障礙的主要病機為陰陽失調,與心、肝、腎密切相關,治療當注重調和陰陽。
加味養陰降壓湯以養陰降壓湯為基礎方組成,方中沙苑子、女貞子、枸杞子入肝腎兩經,滋補肝腎、潛陽補陰;決明子、菊花入肝經,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生地黃入腎經,能滋腎陰而降虛火;茯神、遠志、石菖蒲入心開竅,化痰寧心安神;酸棗仁入心肝兩經,養心補肝,寧心安神。全方總歸心肝腎三經,性味多屬酸甘,意在酸甘化陰,使真陰得生,浮陽得潛,心神得安,共奏滋陰潛陽、補益肝腎、寧心安神之效。動物實驗發現[7],養陰降壓湯可通過調節大鼠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的活性、抑制炎癥因子的表達、改善大動脈彈性指數而發揮降壓的作用。加用茯神、遠志、石菖蒲、酸棗仁等安神藥,可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眩暈頭痛、失眠早醒、心悸胸悶、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等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收縮壓、睡眠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加味養陰降壓湯聯合西藥降壓藥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平穩降壓,改善睡眠,并有效減輕該合并癥帶來的相關癥狀,為臨床治療高血壓病伴睡眠障礙提供了新思路。同時,在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過程中,考慮患者睡眠情況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