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霞 張 潔 鄭鑫林
肺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1,2],咳嗽是肺癌的主要癥狀之一,而手術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能最大程度對原發病灶及局部轉移淋巴結進行清除,對保留健康肺組織有重要意義[3]。但肺癌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手術創傷、出血、感染等原因,常出現各種并發癥,咳嗽、咳痰、術后體虛較為常見。而氣道相關并發癥一方面能加重病情進展及惡化,對預后造成較大影響,增加了死亡風險;另一方面會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因此,對肺癌術后咳嗽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至關重要。我科對肺癌術后咳嗽患者應用中藥順肺散治療,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科2020年1月—2020年6月擇期行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且病理診斷為肺腺癌患者 50例,按照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5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9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9歲。試驗組中,男18例,女7例;年齡50~79歲,平均年齡72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行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且病理診斷為肺腺癌患者 ASA I~ II 級,體質量50~70 kg,年齡50~ 79歲。②所有患者病變無遠處轉移,未累及其他肺葉、胸壁。③入組患者順應性良好,自愿接受規律治療。
1.2.2 排除標準①對中藥不耐受,中斷治療。②病理診斷不符合肺腺癌。
1.3 方法
1.3.1 對照組術后給予吸氧、抗感染(術后24 h)、霧化吸入、止血等一般治療護理。
1.3.2 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從術后第1天起加用中藥湯劑順肺散治療。順肺散的方劑組成主要有:蜜麻黃10 g,炒白果仁10 g,炒紫蘇子10 g,炒苦杏仁12 g,蜜款冬花10 g,姜半夏12 g,桑白皮15 g,黃芩10 g,魚腥草15 g,黃芪15 g,錦燈籠10 g,蒲公英15 g,川貝母4 g,制遠志10 g,甘草10 g。每日1劑,濃煎為 100 ~ 150 ml藥液,每日1劑,分2次溫服,療程為術后7 d。
1.4 觀察指標咳嗽癥狀評分[4],總分值為日間評分和夜間評分的總和(按嚴重程度不同評定為0、1、2、3、4、5分不等),見表1。中醫證候評分(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包括痰量、痰性、喘息、咳嗽等指標,評定為0、1、2分不等,見表2。分別于術后第1日清晨(治療前)、術后第7日(治療后)記錄入組患者證候,并進行匯總評分。臨床療效評價:采用尼莫地平評分法:臨床治愈:I≥95%;顯效:80%

表1 咳嗽評分表

表2 中醫證候評分

2.1 2組患者咳嗽癥狀積分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咳嗽癥狀評分較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咳嗽癥狀評分較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咳嗽癥狀積分比較 (例,
2.2 2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中醫證候評分較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中醫證候評分較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總有效率96%,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肺癌患者術后咳嗽,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給術后患者帶來很大痛苦,肺癌術后呼吸道并發癥與肺、各級支氣管分泌物積聚、術后疼痛、咳痰乏力及免疫力低下等有關,對于咳嗽,西醫多采用抗炎、霧化等處理,中醫學中沒有關于肺癌手術及肺部感染相關的診斷,但根據患者有咳嗽、咳痰、氣喘、惡寒、發熱、乏力、口渴、舌紅、苔白膩、脈滑數等表現,屬于“咳嗽”“痰證”“喘證”范疇,本病的發病機理主要與肺癌術后患者體質虛弱,肺氣未充,衛表不固,邪毒乘虛入肺,邪滯于肺,導致肺宣發肅降功能失調,肺氣郁滯,日久生熱,肺熱內蘊,灼傷津液,煉液成痰,壅塞氣道。此外,肺為貯痰之器,肺氣不宣,不能布津,水濕不化而生痰生熱,日久痰留滯于氣道,痰熱壅肺,導致肺氣郁積,肺氣不暢而致血瘀,痰、瘀、熱互結阻塞肺絡而發病。治宜宣肺瀉熱、降氣平喘、清肺化痰、益氣固表。
順肺散組方中麻黃宣肺散邪、平喘止咳、利水消腫;白果斂肺、定喘、化痰;二者合藥,一散一收,既可防麻黃發散太過,耗散肺氣,又可加強平喘止咳之功,共為君藥。紫蘇子、杏仁、款冬花、半夏、川貝母、黃芪降氣平喘,止咳化痰、清熱解暑,有助于恢復肺之宣發與肅降功能,共為臣藥。桑白皮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黃芩清泄肺熱,亦有化痰之功效;魚腥草味辛、微寒,清肺經熱毒,蒲公英、錦燈籠清熱解毒、利咽化痰、消癰散結;遠志寧心安神、祛痰散癰;故桑白皮、黃芩、魚腥草、蒲公英、錦燈籠、遠志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組方中君藥麻黃能夠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緩解氣道痙攣,還具有抗炎、抗菌、調節免疫等功效,其與甘草、杏仁聯合應用不僅可縮短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還能改善肺功能[6];白果含有黃酮類、萜內酯類、酚酸類等多種有效成分,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腫瘤、免疫調節等多種作用,有助于增強免疫力,減輕炎癥反應[7]。臣藥中黃芪莖葉總黃酮可明顯提高免疫受抑小鼠的細胞總數,并調整細胞亞群紊亂,使其接近正常值,說明黃芪不僅有免疫增強作用,亦有免疫調節作用[8]。杏仁提取物苦杏仁苷能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細胞生長,達到平喘/抗炎作用。佐藥中桑白皮味甘微苦,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之功效,可治肺熱喘咳。桑白皮中的桑根素、桑酮C等成分具有抑制炎癥反應作用。黃芩可下調與A549細胞凋亡相關的差異表達基因Casp3、Casp8抑制病毒侵染細胞,進而起到抗甲型流感病毒[9]。使藥中甘草則具有類激素樣效應,除抗炎作用外,還具有保護器官功能、免疫調節等作用[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在應用順肺散之后,術后咳嗽咳痰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順肺散有化痰、止咳、平喘、抗炎、抗病毒、抗菌、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對肺癌術后咳嗽咳痰患者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