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嵐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技術的發展,金融行業的發展模式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在以往的發展模式中,金融行業受資本的驅動,依靠的是行業人員的專業性以及經驗,但是在當前的發展階段,金融行業的技術性特征已經越來越明顯,資本仍然是驅動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對行業內的從業人員也依然具有比較高的專業性要求,但是發展的內生性因素已經由經驗驅動逐漸轉向科技創新引領型因素。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金融交易模式以及運營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是更多的是對行業的發展與變革的積極作用。因此,對目前金融科技創新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以期能夠促進科學技術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金融;科技創新;機遇;挑戰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06-0053-03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金融行業交易額也在不斷地增加,在這個過程中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不斷地得到凸顯,從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上來看,科技已經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技術所帶來的金融創新已經超越了資本本身所帶來的影響力?,F代信息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催生了大量新型的金融運營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行業的活力,但是技術本身也對傳統的金融發展模式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需要適應金融科技下管理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的變革,同時技術的應用創新了金融行業的發展模式,但也造成了金融市場不穩定性因素的增加,可以說金融科技的出現造成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行業發展情況,有必要對其中存在的利害關系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金融科技所引發的新型商業模式的影響
目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技術的適用性不斷地提升,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信息產業革命,傳統的金融市場以及商業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同時催生出了很多新型的商業模式,可以說信息技術行業對商業模式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全面的。傳統的商業模式在科技的影響下正在發生顛覆性的改變,從本質上來說屬于生產力變革引起的生產關系變革。在金融行業,金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就是生產力發展的集中體現。信息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直接帶來了金融行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從行業發展趨勢上來看,金融科技的應用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金融技術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正是因為如此,金融科技獲得了大量金融資本的支持,出現了網絡支付、網絡借貸、網絡理財等新型的金融模式。在金融科技所主導的行業創新中,用戶體驗成了行業發展的重要導向。將技術作為行業發展的驅動力,充分地發揮互聯網的低成本優勢,強勢地進行市場擴張,帶來了金融市場的繁榮,而資本的驅動力又進一步促進了金融科技的發展,同時金融科技也成了金融市場的投資熱點,業內估計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相關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金融科技所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科技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是全方面的,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空間去中心化的特征明顯,人們的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同時智能手機的普及進一步提升了信息交流量,金融機構與客戶之間的距離被無限拉近。傳統PC端的互聯網受到的限制比較多,而移動互聯網在自由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引發了信息交流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也深刻地影響了金融市場,人們的消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最積極的影響就是線上交易越來越便捷,帶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市場的繁榮很容易讓人聯想起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金融泡沫,但是此輪市場擴張與20世紀相比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就是市場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并且還處于不斷上升的態勢。金融科技驅動下的市場發展有著充足的動力。
在金融科技發展的影響下,傳統的金融機構能夠明顯地感受到金融交易方式“去物理渠道化”特征明顯,線上交易模式逐漸取代了線下交易模式。在銀行領域,離柜交易量大大增加,原有的柜臺交易模式正處于消失的過程中。
基于金融科技的金融模式也給現代的社會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比如支付寶為企業和個人提供線上結算方式,極大地方便了資金交易。目前電子貨幣交易已經逐漸普及,同時交易的模式也在不斷地完善,電子賬戶具有儲值、支付、結算等功能,與銀行賬戶功能很接近;Lending Club 專注于P2P貸款,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累計撮合了190億美元的貸款;Wealthfront專注于自動化個人資產配置,為追求低成本、便捷性的客戶提供個人理財服務,同時隨著金融科技支持下的金融模式服務的水平不斷地提升,能夠吸納大量的客戶,客戶的排他性優勢也比較明顯。傳統的銀行業務只能掌握一些相對靜態和零散分割的信息,而缺少對客戶全面經營行為、資金動態、上下游關聯企業、市場份額等信息的動態把握。因此,金融科技對傳統的銀行領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另外,金融科技的發展應用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首先原有的依靠人工操作的交易模式,正在被自動化的交易模式所取代,這在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時,大量的金融從業者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些從業者也難以進入其他的行業,因此帶來較大的就業壓力,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金融科技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商業模式,但是很多商業模式沒有經歷市場的洗禮,在市場逐漸趨于穩定后,會產生大量的破產企業,給金融市場帶來很多的不穩定因素,在互聯網時代依靠大量的炒作就能獲得市場融資,但是這其中很多商業模式僅僅是有一個能夠吸引人的概念,并不具備實際盈利的能力,造成了很多股民血本無歸,因此很多股民自嘲為“韭菜”。同時金融科技的發展應用也對政府的金融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商業模式需要法律法規的規范,但是對于新型商業模式的立法以及審核是相當復雜的,很多企業利用了一點,在金融市場上大打擦邊球,鉆政策的空子,非法營利,造成了不良的市場影響。比如很多網絡貸款平臺,將目標瞄準了學生這一弱勢群體,收取高額的利息,以暴力手段來征收,侵犯了公民權利。
二、基于金融科技發展的金融模式的創新
在金融科技的影響下,用戶的期望值是不斷提升的。對于傳統的銀行業來說,必須要將用戶體驗重視起來,提升服務的品質,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目前銀行業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出頹勢,但實際上,銀行在應用金融科技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在我國,銀行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的公信力,我國政府具有較高的公信力,因此銀行可以充分地利用本身的公信力來推動金融科技的應用,成為信息化建設積極的實踐者。可以說,銀行業一直都是金融技術的引領者,世界上第一臺大型計算機使用者就是美國銀行。在我國銀行也要起到技術引領者的作用,其中工商銀行進行技術應用的佼佼者,科技興行的理念也一直伴隨著工商銀行的發展,工商銀行的發展歷程也為其他銀行的發展做出了表率,那就是積極地擁抱技術,不斷地改善服務的品質,促進信息技術與金融領域的融合,提升經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0世紀90年代信息技術首先在美國蓬勃發展,當時很多人都在討論銀行業將在21世紀消失,會在金融脫媒和網絡技術的雙重擠壓下走向滅亡,但是時間證明了一切,三十年后,銀行業無論是在金融市場中,還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其中除了銀行根據時代發展的趨勢不斷對自身的經營管理進行調整外,對信息技術積極的態度也是保證銀行發展生存的重要因素。面對當前發展階段下,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的挑戰,銀行業需要加強對技術的研究,對商業模式進行一定的調整,提升金融科技的應用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提升服務的品質,將銀行業務與互聯網思維進行深度的融合,提升銀行發展的活力,在金融科技的幫助下實際銀行資金的合理分配流通,充分地掌握市場信息,為銀行的發展取得競爭優勢。
金融科技的發展應用使得金融數據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趨勢,每一筆在線上交易的信息都會被存儲在互聯網服務器中,而在以往的商業模式中,很多交易是沒有被記錄的。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財富,金融業的發展也需要充分地利用這些金融交易數據,一方面可以進行市場預測,為發展戰略的調整提供重要的依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海量的數據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從而提升金融產品的吸引力。在這個過程中,金融行業需要充分地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金融數據的深度挖掘,充分地發揮出金融數據的價值。還可以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銀行傳統風險管理方式進行革新,比如建立信用風險監控中心,對放貸風險進行預估,能夠有效地降低放貸的風險。
三、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存在的風險
新興的金融科技企業,在管理的模式上以及發展的思路上與傳統的金融機構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同時新興金融科技企業在管理的經驗上也有所欠缺,這種管理經驗的欠缺,集中體現在風險管理的能力上,這些企業的風險管控體系相對不完善,這就導致了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中風險因素的累積,對企業本身的發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也導致了金融行業的不穩定。
總體來說,金融科技創新存在四個方面的風險。首先,就是客戶資金的安全問題。目前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大量的銀行體系之外的支付機構,這些機構在進行金融操作時,往往安全防護手段比較薄弱,大多缺乏數學證書等安全支防護工具。在這個過程中,客戶只要接受手機驗證碼,并將驗證碼輸入到驗證界面上,即可完成支付。這個過程看似十分便捷,但是卻隱藏著一定的安全風險,因為在移動終端上是有著信息泄露的風險,安全防護級別,要比銀行體系低上很多。其次,在當前的發展階段,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發展成為了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征。金融科技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的,但是在信息時代,客戶信息泄露的風險是在不斷增加的。金融科技企業掌握大量的用戶信息,不僅掌握用戶的手機號、身份證號等基礎信息,還掌握大量銀行卡號、住址以及教育記錄等大量敏感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護手段,這些用戶信息有很大的泄露風險,一旦發生用戶信息泄露的事件,對金融科技企業來說將是很大的打擊,因為屆時將產生公共信任危機,大量的客戶會從以金融科技為主導的金融機構流失,所建立的金融科技體系也將會崩塌,金融市場會受到很大的震蕩。另外,在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洗錢和套現的風險也在增加。金融科技企業由于平臺的開放性,為了吸納大量的用戶,對交易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審核,同時銀行也無權要求企業提供用戶交易的信息,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縱容了洗錢套現等不法行為的實施,也無法實現有效的監督和預警。最后一點就是違法違規的風險增加。現代金融科技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P2P網貸平臺,這些網貸平臺是比較容易滋生不法行為的,在P2P平臺上已經出現了太多的非法集資以及高息攬儲的非法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企業夸大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收益,或者存在對投資者的誤導。
綜上可知,金融科技的應用與發展已經成為現代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諸多的風險,消費者在享受金融科技、追求便捷性和收益性的同時,往往會忽視對風險的識別和防范,直到暴露出問題或產生實際損失,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對于可能損害金融消費者權益、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創新,應嚴格監管、引導其發展防止金融風險的傳播和累積;還需要加強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在金融科技不斷發展應用的背景下,要建立起全面有效的金融管理體系,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結語
金融科技的應用與發展是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金融科技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操作交易的效率,創新了金融行業的發展模式,成為了現代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從辯證的角度上來看,金融科技在促進金融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然而長期來看,這些問題確切來說應該是一種挑戰,比如在金融科技不斷應用發展的背景下,從業人員應該怎樣去適應工作方式的變革,如何去克服金融科技應用過程中出現的行業不穩定因素等等,都是在當前的發展階段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只有對技術應用的利害關系進行分析明確,才能保證金融科技在金融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在提升金融行業活力以及發展動力的同時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周偉.金融科技助力千年大計 未來城市孕育未來銀行[J].中國金融電腦,2020,(6):10-13.
[2]? 羅航,顏大為,王蕊.金融科技對系統性金融風險擴散的影響機制研究[J].西南金融,2020,(6):87-96.
[3]? 石光.金融科技發展對金融業的影響[J].中國金融,2020,(6):81-83.
[4]? 楊文捷,朱順和,鄺艷娟.金融科技發展、市場競爭與銀行風險承擔[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0,(3):52-57.
[5]? 劉緒光,肖翔.金融科技影響金融市場的路徑、方式及應對策略[J].金融發展研究,2019,(12):79-82.
[6]? 楊飛.金融科技創新的顛覆性影響與有效性監管[J].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19,(10):9-12.
[7]? 單建軍.金融科技發展及潛在的金融穩定影響分析[J].金融科技時代,2019,(10):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