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文: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 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 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 多奇益令其遊目意足 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 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 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 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 及卿在彼登汶領峨眉 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 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諸奇帖》。草書,11 行,102 字。信中王羲之表達了他對蜀地山山水水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嶺、峨嵋而暢游意足,并希望這個日子早日到來。明方孝孺稱贊云:“《游目帖》寓森嚴于縱逸,蓄圓勁于蹈厲,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運,變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驚嘆自失。”
《游目帖》真跡早佚。摹本明初為鄭濟所得,邀方孝孺為其作跋。1402 年靖難之役后,方孝孺被誅十族,鄭家為避禍,刪去方跋。后鄭濟之侄鄭柏找到原文重跋于后。明末歸徐守和所有,并重新裝裱。1747 年(清乾隆十二年)入清內府后,收入石渠寶笈,刻入《三希堂法帖》。《游目帖》賜于恭親王,又再傳給恭親王次子載瀅。后流入日本為廣島的安達萬藏收藏。

邢利萍(北京)第13 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三等獎

劉 洪(貴州貴陽)第13 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優秀獎

胡三銀(遼寧大連)

楊宇鴻(上海)第13 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優秀獎

黃德山(廣東東莞)第13 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優秀獎

李炳生(吉林長春)第13 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優秀獎

胡雪燕(貴州貴陽)

賈興隆(甘肅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