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玉
(哈爾濱華德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導向教育,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1]。“OBE”的理念特別注重學生,應用型高校應積極研究教育“OBE”理念的有益案例,作為新時代教學改革的參考資料,以新的模式在中國應用型高校培養人才,促進地方工程教育的轉型和發展,培養具有真正競爭力的高技能工程應用型人才,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OBE作為我們大學工程改革方向的想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是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作為工程人才發展的核心,培養應用型工程人才是中國2025生產戰略的重要人力資源,這極大地限制了工業現代化進程的速度和范圍。因此,研究型應用型大學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二是偉大時代發展的新動力。2016年6月,我國成為《華盛頓協定》的正式成員。世界上最新的高等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中國高等教育的理念——無論是在大學評估還是專業認證方面——開始采取共識的形式,我們開始在同一個頻道上工作,國際共鳴頻率相同。世界高等教育開始認真傾聽中國的聲音,融入中國元素。我們已經開始走出國門,按照中國的標準對世界高水平大學進行評估和認證。[4]。三是學校良性發展的需要。為滿足2018年1月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求,解決人才為社會使用的問題,減少學生在招聘時與企業的對接,在推廣OBE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增加實踐經驗,積累理論知識。OBE作為我們大學工程改革方向的想法有著深遠的影響。四是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黑龍江省在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的區位樞紐地位,用教育OBE的理念管理工程教育改革,有助于解決當前畢業生就業機會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具有實用性,符合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高要求、高行業效益、高學校工作綜合水平和在行業應用型大學中極具影響力的需求,有助于“龍江”的經濟轉型和行業發展的貢獻。
1981年,美國科學家斯帕蒂·W·D首先提出了注重結果的教育,并以驚人的速度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此后大約10年過去了,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美國工程教育完全接受“OBE”理念,貫穿工程認證標準。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ABET)頒布并應用重視學生畢業的EC2000認證標準,該體系后來被推廣到歐洲和美國的其他國家,作為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構獲得學位的質量標準的重要指南,大學形象的目標。作為高等教育的質量,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作為這些國家訓練計劃的重要標準; 馬來西亞、非洲南部、香港等高等教育也積極采用作為美國、英國、加拿大核心概念的“基于產出模式”,繼續被認為是繼續優質教育的正確方向。 澳大利亞理工大學原認證委員會委員長羅賓在2016年4月的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研討會的報告書中說:“工程的成果是在經過復雜問題的解決后得到的”。提倡引進基于結果導向的工程教育。 246/5000 高等教育的質量,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作為這些國家訓練計劃的重要標準; 馬來西亞、非洲南部、香港等高等教育也積極采用美國、英國、加拿大核心概念的“出口模式”,繼續被承認為繼續優質教育的正確方向。 澳大利亞理工大學原認證委員會委員長羅賓在2016年4月的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研討會的報告書中說:“工程成果將在復雜課題之后到來。”
2013年6 月,中國加入華盛頓協議,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發布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也充分體現了“OBE”的理念,明確要求“專業必須通過評估,證明培養的畢業生符合畢業要求”。2016年6月,中國成為華盛頓協議的第18個正式成員,這意味著中國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實現了國際實質性對等,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促進了中國從工程教育大國向工程教育強國的轉變。因此,以“OBE”理念作為本科專業建設改革的方向,對于建設著名的民辦應用技術大學具有深遠的意義。2018年1月,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全國各地的大學都在不斷探索制定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卓越教育”理念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國內高校在教學改革中一直在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OBE”教育體系。基于“OBE”模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高校人才培養的現狀。
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OBE”人才培養模式,為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加強專業建設。培養目標向成果導向轉變,加快傳統工科專業改造升級。更新課程體系,調整課程內容。增加實踐課時比重,完善模塊化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組織形式,豐富綜合性課程內容。重視學生中心。基于問題的探究式教學,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基于項目的參與式教學,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產教融合式教學,鼓勵實踐、引導就業,多元化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雙師雙能,優化工科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工科教師素質,“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持續改進,建設學生評價體系。重視多元過程評價,引進工程專業認證。以學校聯盟為主導,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積極參與企業與學校之間聯合的項目,創造學校-企業雙贏目標。
為了保障學生互聯網線上學習與線下實體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在線課程與學習通平臺建立教學質量保障聯動機制。充分利用學習通的大數據檢驗學生學習“痕跡”,可以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一個指標,同時為教師提供教學改革素材。不拆散各系格局,將各系教師在同一個領域較擅長,也可以是為落實解決具體問題有同樣想法的老師建立“虛擬教研室”,針對在線課程發現的具體問題一起探討,充分開展教研活動。
課前可以在線視頻和文字指導方式預習,讓學生清楚每個章節的知識點需要掌握的知識及難度。推薦學生觀看的慕課視頻都是名牌高校名師授課,學生可以拓寬視野,多元化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預習環節使得課堂上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在線教學直播時,以問題鏈為導向,運用啟發式、案例分析等教學方式突出教學重難點,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同時在學習通上進行簽到、搶答及課堂隨機測驗和問卷調查方式,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督促學生認真聽課。
在學習通平臺上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滿足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精準監測與調控”。 教師可以根據平臺有效的數據收集及學習分析模型進一步動態調整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反思,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MOOC+SPOC+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靶向”失策,凸顯教學成效。老師在進行學習通課程建設同時,分析當前網絡和學生實際情況,做了多個預案準備工作,如微信群、qq直播、釘釘直播等教學。課前已經把所有電子版學習資料和錄課視頻共享在各平臺。學生在上課時,學校督導、院系領導、輔導員、教學秘書、責任班導師都可以通過邀請碼進入課堂,課題組成員教師在相互服務學生在線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課程挑戰性。大家齊心協力在開學前已經將網課建設工作得到了校領導和專家的肯定,在線課程的開展順暢。
對于電類基礎課程中要實現思政教學改革,適應新時代高等教育內函數發展要求,深入開展課程與思政的融入是非常重要的。對于電路分析及電子技術課程融入思政元素見表1。

表1 課程與思政元素的融入
通過對OBE教育理念的理論分析,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師資隊伍、評價體系五個方面“反向設計”,對照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提出“OBE”人才培養模式,使我校新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在修訂時最大程度地保證培養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對OBE 教育理念的有益探索,為新經濟、新業態下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