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諾,張騰達,王博文
(山東科技大學 財經系,山東 濟南 250000)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稱、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戰略不僅有助于提升我國國民經濟水平,而且對于實現全球化再平衡和建立新型國際合作方式均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內陸及西部地區與沿海地區差距過大的問題。出臺“一帶一路”戰略對于解決這一問題具有重大意義,西部地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始點,成為東、中部通向西亞和歐洲的必經地,將對我國全面開放產生巨大促進作用。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主要以引進外資、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為主。這種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性產業大轉移對我國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伴隨40余年改革開放,我國已經具備了要素輸出能力。“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向外輸送優質產能和技術搭建了通道,既能實現發展成果共享,又能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在自力更生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在這一重要方針指引下,對外開放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我國企業也因此開始勇敢地邁向世界,在隨后的時間里對外開放成為我國的長期國策。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積極擴大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1997年,在黨的十五大上,進一步提出:“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和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鼓勵能夠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2000年3月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上,把“走出去”戰略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寫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2003年10月,黨的第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走出去’戰略是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是適應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的,有助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注入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一步加快融入全球化,并積極倡導、主導“一帶一路”戰略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理念,我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中國企業開始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走出去”發展。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70%的情況下,通過具有宏觀影響力和國家長遠發展戰略意義的對外投資,能夠提高引進外資質量和擴大對外投資水平,主動在更廣闊的空間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在經濟實現全球化、國內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外資企業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中國企業必須考慮新的發展空間。在外資企業走進來的同時,中國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各自發揮優勢,有利于營造共贏的發展格局。
“走出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走出去”僅指在國外、外部地區以設立、并購等投資方式成立公司的居民企業;廣義的“走出去”泛指居民企業的對外貿易、投資、勞務等所有經濟行為。本文主要從進出口貿易、境外投資、企業盈利和稅收等角度,對我市“走出去”進行全面分析。近年來,日照市依托沿海口岸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國際貿易,外向型經濟不斷壯大。2018年,韓國、東盟、澳大利亞成為日照市三大貿易伙伴,三國貿易額約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43.7%。美國曾經是日照大豆進口的主要來源地,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自美國進口的大豆等逐漸減少,中美貿易摩擦對日照市外貿經濟和稅收影響較大。2018年,日照市外貿進出口總額895.39億元,同比降低1.5%,占山東省進出口總額的4.6%。其中,出口406.1億元,同比增長16.1%;進口489.2億元,同比降低12.5%。針對中美貿易摩擦,日照市主動應對,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引導企業及時調整進出口市場布局,在鞏固日韓、歐盟等發達國家市場的同時,助力“走出去”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拓展市場,實現市場布局多元化,有效降低貿易摩擦不利影響。2019年1-9月,日照市外貿進出口總額807.24億元,同比增長22.2%,比上年同期提高28.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08.74億元,同比增長4.0%;進口498.77億元,同比增長37%。與去年相比,今年1-9月全市進口業務好于出口業務。2018年,日照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277.7億元,同比增長12.0%,占全省5197.57億元的5.34%。其中,出口180.4億元,同比增長24.3%,占全省2823.99億元的6.39%。2019年1-9月,日照市對“一帶一路”市場出口同比下降6.7%。2018年,日照市出口企業實現退(免)稅377569萬元,同比增加69191萬元,增長22.44%。其中,出口退稅310500萬元,同比增加53400萬元,增長20.77%。2019年1-9月,實現出口退(免)稅321770萬元,同比增加45734萬元,增長16.57%。其中,出口退稅206957萬元,同比減少20752萬元,降低9.11%;出口免稅114813萬元,同比增加66486萬元,增長137.58%。去年以來,全市出口退(免)稅增長符合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導向,直接給企業帶來政策利好,有力支持了企業發展。截至2019年9月,日照市在35個國家和地區共投資122戶企業,累計投資額為81205.04萬美元。投資額排前六位的分別是:澳大利亞44824.97萬美元(7戶)、加拿大10979萬美元(2戶)、香港8816.5萬美元(21戶)、新西蘭4121萬美元(2戶)、美國3393.7萬美元(21戶)、柬埔寨3033.3萬美元(3戶)。排名前六位的投資所在國(地區)企業戶數為56戶,占總戶數的45.90%;投資額合計為75168.47萬美元,占全部投資額的92.57%,說明境外投資分布極不均衡。日照86戶“走出去”企業中,2018年有營業收入的為67戶,無營業收入的為19戶。2018年,67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78.38億元,其中盈利企業為23戶,實現利潤總額60.99億元,繳納企業所得稅14.69億元,同比減少1.33億元;虧損企業為44戶,虧損總額為19.46億元。2019年1-9月,67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56.57億元,盈利企業戶減少至19戶,實現利潤總額20.32億元,繳納企業所得稅4.63億元,同比減少2.56億元,降低35.56%;虧損企業為48戶,虧損總額為10.95億元。

表1 日照市“走出去”企業營業收入、利潤及所得稅情況表單位:億元
推動“走出去”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企業結合投資、貿易和生產經營形式,提升自身實力和防控風險能力,更需要政府部門主導,優化服務舉措,強化信息共享,為企業“走出去”營造良好的環境,形成推動“一帶一路”的強勁合力。充分結合全市經濟發展部署和特色優勢,創新落實“放管服”改革舉措,搶抓“一帶一路”機遇,為企業“走出去”創設更多的“班列”“游輪”。
一是做好“放”的文章,激發“走出去”的活力。針對全市市“走出去”企業較為集中的批發和零售業、采礦業、制造業、房地產業、建筑業等主要行業納稅人,以及涉及“一帶一路”戰略重點規劃的行業納稅人,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清理規范收費、簡化登記程序,主動取消屬于企業經營自主權的投資項目核準前置條件,實行多評合審、多圖聯審、并聯審批,取消各類保證金、押金、證明和責任書等不合理“搭車”事項,為企業“走出去”松綁減負,激發市場活力。
二是加大“管”的力度,公平“走出去”的環境。從營造公平環境入手,推動監管制度更完善、監管模式更優化、監管質量更有效,通過推行“雙隨機一公開”、企業誠信“紅黑榜”等,為企業“走出去”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從完善基礎信息入手,強化對外投資企業信息的摸底調查,進一步增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力度,為“走出去”企業建立“一戶式”管理清冊臺賬,提供精準性政策援助、管理服務措施,帶動關聯企業、重點行業納稅人“走出去”。
三是提升“服”的質量,形成“走出去”的動力。建立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專項機制,落實“一次辦好”改革,著力為企業“走出去”打造流程最優、程序最簡、質量最高的相關服務。要主動為企業“走出去”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從理念轉變、掌控規則、合理籌劃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投資規劃、政策援助、咨詢輔導等服務。要通過政策培訓班、研討會等形式,依托新媒體等平臺,為企業“走出去”介紹相關制度政策、提供咨詢服務,進一步增進企業“走出去”的信心和動力。
伴隨“走出去”企業步伐加快,世界各國跨境稅源管理日趨嚴格,跨境稅務問題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必須進一步強化國際稅收征管合作,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要結合全市“走出去”企業和個人投資區域、投資行業,深入分析“一帶一路”相關國際市場的實際情況,牽頭加快相關國別、相關行業的稅收協定簽訂,要根據新的形勢,增加稅收繞讓的條款,尤其是雙向稅收繞讓條款,要細化稅收協定內容,進一步拓展談簽范圍。要充分利用稅收協定中的相互磋商程序,幫助“走出去”企業調解稅務糾紛,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最為有利的條件。還要發揮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涉稅專業服務機構的職能作用,共同建立跨境涉稅服務聯盟,助力解決跨境業務的涉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