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洪雅方言看漢語嘗試貌標記的變化

2021-03-19 06:19:02張耕
辭書研究 2021年2期

張耕

摘 要 嘗試貌是表示動作嘗試義的語法范疇。文章詳細描寫了四川洪雅方言三個嘗試貌標記的用法,指出它們的功能區別在于: “下”、“□”[x223]可以創造謂語的嘗試義,“看”只能標記謂語的嘗試義,三者的句法性質則均屬附綴(clitic)。由此,結合漢語史的研究,通過30種方言的比較,討論漢語嘗試貌標記的變化,認為洪雅方言代表了變化的中間過渡階段。

關鍵詞 洪雅方言 嘗試貌 語義功能 附綴

一、 引言

貌(manner)是一種語法范疇,指表示動作方式、樣態的形態或準形態手段。(劉丹青2017)456,474嘗試貌即表示動作的嘗試義,如普通話的“說說看”,便是用動詞重疊并加助詞“看”的形式來表達“說”的嘗試義。以往的研究多稱之為嘗試體或嘗試態。(吳福祥1995;蔣冀騁,龍國富2005;王玲玲2014;楚艷芳2014)這里的“態”實際也是指動態方式,并非作為語法范疇的“態”或“語態”(voice)。因為“語態”是關于小句論元結構的語法范疇,如被動態、致使態等,嘗試態的意義所指顯然與之不同,所以為避免混淆,本文暫不取“嘗試態”的術語。又因為,嚴格意義上的“體”(aspect)是指時間進程中事件構成的方式(Comrie19763;戴耀晶19975),如完成體、持續體等,但嘗試體的意義與時間進程的關系并不大,所以本文也不取“嘗試體”的術語,而是稱之為“嘗試貌”。

四川西南部的洪雅方言,屬于西南官話灌赤片岷江小片,表達嘗試貌的標記比較特殊,使用了三個不同的語素: “下”、“□”[x223]、“看”,其分布與功能也各有區別。本文首先詳細描寫洪雅方言三個嘗試貌標記的用法,分析它們的區別性功能;然后在此基礎上,結合漢語史研究成果,比較30種現代方言的共時情況,從而勾勒出漢語嘗試貌標記的變化過程。洪雅方言是筆者的母語,本文的語料來自筆者的調查及內省。

二、 洪雅方言嘗試貌的表達手段

洪雅方言的動詞重疊式并不發達,不用“V(一)V”形式表示嘗試義。洪雅方言表達嘗試貌有三個標記: “下”[xɑ223]、“□”[x223]、“看”[kh223]。前二者并非同一語素的不同語音變體,洪雅方言的是古咸、山攝今讀洪音字的韻母,如“憾”[x223]、“漢”[x223],而“下”是假攝二等字,主元音為ɑ,和ɑ在洪雅方言中是有音位區別的。并且,這三個標記的用法也均不相同,下面分別討論。

(一) “下”

洪雅方言嘗試貌標記“下”的基本用法,是附在動詞、形容詞后,表示試著做某種動作或試著達成某種狀態,例如:

(1) 動詞: 我看下。(我試著看看。)

(2) 形容詞: 你還是謙虛下。(你還是試著謙虛點兒。)

但是,并非所有的動詞、形容詞均可使用嘗試貌標記“下”:

(3) 動詞: *我病下。(我試著病病。)

(4) 形容詞: *你邋遢下。(你試著臟點兒。)

所以,第一個要考察的問題是: 嘗試貌標記“下”選擇動詞、形容詞的條件。

先看動詞。馬慶株(1992)根據[自主]語義特征將動詞分為“自主/非自主動詞”。我們認為,[自主]是影響嘗試貌標記“下”選擇動詞的語義參數之一。自主動詞可以加“下”表嘗試,非自主動詞不可以,例如:

(5) 自主: 你還是問下他。(你還是試著問問他。)

(6) 非自主: *你曉得下答案。(你試著知道答案。)

同理,例(3)不合法的原因也是: “病”是非自主動詞。此外,[消極]是影響“下”選擇動詞的另一個語義參數,語義上消極的動詞不可以加“下”表嘗試,如例(7):

(7) *你耽擱下我的時間。(你試著耽誤我的時間。)

總之,嘗試貌標記“下”選擇動詞的語義特征條件是: [+自主,-消極]。

再看形容詞。首先,語義上消極的形容詞同樣不能加“下”表嘗試,如例(8):

(8) *你悶下蠻。(你試著笨點兒嘛。)

同理,例(4)不合法的原因也是: “邋遢”是語義消極的形容詞。其次,形容詞還需要是指人的,即語義上要是人的性狀,才能加“下”表嘗試,反之則不行,例如:

(9) 指人: 你是男的,主動下蠻。(你是男人,試著主動點兒嘛。)

(10) 不指人: *茶的話,濃下。(茶的話,試著濃點兒。)

此外,袁毓林(1993)考察了“形容詞+(一)點兒”祈使句式中形容詞的語義允準條件,認為這里的形容詞要具備[可控]的語義特征。洪雅方言的“形容詞+下”同樣常用于祈使句,也只有可控的形容詞才能加“下”表嘗試,反之則不行,例如:

(11) 可控: 你對他還是客氣下。(你對他還是試著客氣點兒。)

(12) 不可控: *今年子你要健康下。(今年你要試著健康點兒。)

總之,嘗試貌標記“下”選擇形容詞的語義特征條件是: [+指人,+可控,-消極]。

第二個要考察的問題是: 嘗試貌標記“下”與動詞性短語的組合能力。首先,“下”與動賓短語搭配,直接附在動詞后,而不能附在整個短語后,例如:

(13) 我想學下英語。(我想試著學學英語。)

(14) *我想學英語下。(我想試著學學英語。)

其次,“下”與動趨式、動結式短語搭配,附在整個短語后,而不能直接附在動詞后,例如:

(15) 動趨式: 你把發票拿過來下。(你把發票試著拿過來。)

(16) 動趨式: *你把發票拿下過來。(你把發票試著拿過來。)

(17) 動結式: 你把話說清楚下。(你試著把話說清楚。)

(18) 動結式: *你把話說下清楚。(你試著把話說清楚。)

但是,“下”一般不與可能補語如“進得去”、狀態補語如“跑得快”、程度補語如“好得很”等搭配使用。

第三個要考察的問題是: 嘗試貌標記“下”使用時的句類環境。“下”最常用于祈使句,上述例句也大多是祈使句;一般不用于感嘆句;可以用于疑問句,但實際上也是用疑問語氣在表達祈使功能,例如:

(19) 你是不是該聽下他的話?(=你應該試著聽聽他的話。)

(20) 難道你不該聽下他的話?(=你應該試著聽聽他的話。)

“下”還可以用于陳述句,句子謂語可以是動詞或兼語結構,例如:

(21) 動詞: 我吃下你整的飯。(我試著吃吃你做的飯。)

(22) 兼語結構: 他不會做,我等他曉得下答案。(他不會做,我試著讓他知道答案。)

第四個要考察的問題是: 嘗試貌標記“下”的各種同源、相近形式,以及它們的區別。

其一是“一下”。“一下”的功能主要是表短時貌,但也可以表嘗試貌,例如:

(23) 短時貌: 不著急,我看一下書再走。(不著急,我看一會兒書再走。)

(24) 嘗試貌: 我想看一下這本書。(我想試著看看這本書。)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下”的功能主要是表嘗試貌,但也可以表短時貌,例如:

(25) 不著急,我看下書再走。(不著急,我看會兒書再走。)

當地人的語感認為,“一下”更傾向于表短時,但偶爾也能表嘗試;“下”更傾向于表嘗試,但偶爾也能表短時。這可能是正在進行中的變化,“下”本身就來源于“一下”,嘗試義也是短時義的語用推理。相較于短時義,嘗試義與時量的關系疏遠,可能是“下”刪略數詞“一”的一個動因。

其二是是否有兒尾,即“下兒”[·x]、“一下兒”[i35 ·x]。帶兒尾的“下兒”“一下兒”只能嚴格地表短時貌,不能表嘗試貌,可以用含嘗試義的語境進行測試,例如:

(26) 短時貌: 我看下兒/一下兒書。(我看會兒/一會兒書。)

(27) 嘗試貌: *你較[kɑu223]下兒/一下兒這把鑰匙。(你試下/一下這把鑰匙。)

其三是是否有子尾,即“下子”“一下子”。帶子尾的“下子”“一下子”可以表短時貌,但用含嘗試義的語境進行測試,可接受度相對較差,例如:

(28) 短時貌: 我看下子/一下子書。(我看會兒/一會兒書。)

(29) 嘗試貌: ?你較下子/一下子這把鑰匙。(你試下/一下這把鑰匙。)

如例(27)、例(29),當地人都更傾向于直接用“下”,而不加兒尾、子尾。這也說明在洪雅方言中,“下”的地位是專職的嘗試貌標記。

總之,洪雅方言“下”表嘗試貌,是短時貌的語用推理規約化的結果,因動量小而推導出嘗試義;但是,“下”的各種同源、相近形式,在從短時到嘗試的演變路徑上,卻各有快慢,規約化程度也不相同,形成了如下等級序列:

下>一下>(一)下子>(一)下兒

發展最快、規約化程度最高的“下”是專職的嘗試貌標記,主要表動作的嘗試義;發展最慢的“(一)下兒”則沒有表嘗試義的用法,只能嚴格地表短時義;“一下”和“(一)下子”則處于中間,都能表短時義,而表嘗試義時,“一下”的規約化程度高于“(一)下子”。

(二) “□”[x223]

洪雅方言嘗試貌標記“□”[x223]的用法,首先是能直接附在動詞、形容詞后,表示試著做某種動作或試著達成某種狀態,例如:

(30) 動詞: 你說□[x223]。(你試著說說。)

(31) 形容詞: 還早,耐心□[x223]。(還早,試著耐心點兒。)

與動賓短語搭配,既可以直接附在動詞后,也可以附在整個短語后,例如:

(32) 我們看□[x223]電影。(我們試著看看電影。)

(33) 我們看電影□[x223]。(我們試著看看電影。)

與動趨式、動結式短語搭配時,附在整個短語后,而不能直接附在動詞后,例如:

(34) 動趨式: 老師講的記下來□[x223]。(老師講的試著記下來。)

(35) 動趨式: *老師講的記□[x223]下來。(老師講的試著記下來。)

(36) 動結式: 你把桌子擦干凈□[x223]。(你把桌子試著擦干凈。)

(37) 動結式: *你把桌子擦□[x223]干凈。(你把衛生試著擦干凈。)

與“下”相同,“□”[x223]也不能與可能補語、狀態補語、程度補語等搭配使用。其次,“□”[x223]可以與另一個嘗試貌標記“下”共現,語序在“下”后,可以直接相接,也可以中間插入賓語,例如:

(38) 動詞: 這個問題我也想下□[x223]。(這個問題我也試著想想。)

(39) 形容詞: 下次上課你積極下□[x223]。(下次上課你試著積極點兒。)

(40) 動賓短語: 你還是勸下他□[x223]。(你還是試著勸勸他。)

但是,在共現時,“□”[x223]只能用于句末,不能用于句中,也不能在動趨式、動結式短語后共現,例如:

(41) *我也想下□[x223]這個問題。(我也試著想想這個問題。)

(42) 動趨式: *作業先交上去下□[x223]。(作業先試著交上去。)

(43) 動結式: *把蔥子切碎下□[x223]。(把蔥子試著切碎。)

由此可知,“□”[x223]與“下”共現時,其作用類似于句末語氣詞,但在“□”[x223]之后還可以再加其他語氣詞,例如:

(44) 陳述句: 我還說勸下他□[x223]的。(我還說試著勸勸他的。)

(45) 祈使句: 你勸下他□[x223]蠻。(你試著勸勸他嘛。)

(46) 疑問句: 你不勸下他□[x223]□[u44]?(你不試著勸勸他嗎?)

此外,動詞加“□”[x223],需滿足[+自主,-消極]的語義允準條件;形容詞加“□”[x223],需滿足[+指人,+可控,-消極]的語義允準條件。這與嘗試貌標記“下”的用法相同,這里不再贅述。同時,嘗試貌標記“□”[x223]使用時的句類環境也與“下”相同,大多用于祈使句,也可用于疑問句、陳述句,但不用于感嘆句。

(三) “看”

洪雅方言嘗試貌的三個標記中,“看”的用法最為受限,首先不能直接附在動詞、形容詞后表嘗試,這一點區別于“下”和“□”[x223]:

(47) 動詞: *我問看。(我試著問問。)

(48) 形容詞: *你還是謙虛看。(你還是試著謙虛點兒。)

也不能直接與動賓短語、動補短語直接搭配使用。如果這樣用,“看”一般會被理解為實義動詞,不具備嘗試義:

(49) 動賓短語: 吃兩天藥看。(吃兩天藥再觀察。)

(50) 動補短語: 你把那本書帶過來看。(你把那本書帶過來閱讀。)

作為嘗試貌標記的“看”,一般是與另一個嘗試貌標記“下”共現,共同表嘗試義。此時,“看”的位置是用于句末,例如:

(51) 動詞: 那家的包子我吃下看。(那家的包子我試著吃吃。)

(52) 形容詞: 下次上課你積極下看。(下次上課你試著積極點兒。)

(53) 動賓短語: 寫下毛筆字看。(試著寫寫毛筆字。)

但一般不在動補短語后共現:

(54) 動趨式: *把桌子抬起來下看。(把桌子試著抬起來。)

(55) 動結式: *空調溫度調高下看。(空調溫度試著調高點兒。)

句末的嘗試貌標記“看”不能再進行其他句法操作,如不能再加“下”,否則將被解讀為實義動詞:

(56) 寫下毛筆字看下。(試著寫寫毛筆字來看看。)

此外,嘗試貌標記“看”不能與另一個嘗試貌標記“□”[x223]共現。總之,嘗試貌標記“看”必須與嘗試貌標記“下”共現,“下”對動詞、形容詞、句類的限制也適用于“看”。

(四) 小結

雖然洪雅方言的“下”、“□”[x223]、“看”三個標記均表嘗試貌,但在語義功能上還是有區別的。先對三個標記的用法做一小結,如表1所示:

由此可知,“下”和“□”[x223]均可獨自加在謂語上,表示動作的嘗試義;而“看”不能獨立地表示動作的嘗試義,其分布的環境必須是謂語已加嘗試貌標記“下”。換言之,“看”的用法顯示了一種邏輯蘊含關系: 凡是使用嘗試貌標記“看”的句子,謂語必然已加嘗試貌標記“下”。相對地,“下”和“□”[x223]的分布則不依賴其他標記。

語義功能上的區別便是: “下”和“□”[x223]表嘗試義的功能較強,能夠直接加在謂語上,使沒有嘗試義的謂語具備嘗試義;“看”表嘗試義的功能較弱,不能直接加在沒有嘗試義的謂語上,所標記的謂語已經具備了嘗試義。因此,洪雅方言三個嘗試貌標記的功能區別在于: “下”、“□”[x223]的語義功能是創造謂語的嘗試義,“看”的語義功能是標記謂語的嘗試義。

以上主要是對洪雅方言三個嘗試貌標記的功能分析,最后還需說明,它們的句法性質均屬附綴(clitic)。所謂附綴,是指“失去語音獨立性、必須依附于一個獨立的詞,但句法上仍有詞的地位(而非詞內語素)的詞”(劉丹青2017)547。下面參照Zwicky和Pullum(1983)以及Zwicky(1985)界定附綴的標準,并結合洪雅方言的情況,論證“下”、“□”[x223]、“看”的句法性質。

首先看“下”。一方面,由上文的描寫可知,“下”有黏著性,一般依附于動詞、形容詞、動詞性短語,位置相對固定,分布受限,不能獨立出現,所以“下”不屬于獨立詞。并且,連讀變調的證據也支持這條結論。洪雅方言的去聲字,在一個音系詞中做前字時,一般要由223調變為24調,試比較:

(57) 問223-24下老師。

(58) 問223/223-24件事情。

(59) 問223路。

例(57)是動詞“問”加嘗試貌標記“下”,必須變調;例(58)是動詞“問”加數量準賓語“(一)件”,可變調可不變調;例(59)是動詞“問”加名詞“路”,不能變調。附綴與宿主相結合,在韻律上會構成一個音系詞,內部可能發生連讀音變,而獨立詞相結合,不允許內部連讀音變。(Zwicky1985)這里的“下”若還是獨立的量詞,那么“問”的變調情況至少應同例(58),是可選的,而非必須變調。所以,“下”不屬于獨立詞。另一方面,詞綴只能加在詞上,而附綴既可以加在詞上也可以加在短語上。(劉丹青2017)549“下”可以與短語結合,如附在動補短語后,所以“下”也不屬于詞綴。總之,洪雅方言的嘗試貌標記“下”具備附綴的句法特征,不屬于獨立詞或詞綴,其句法性質應是附綴。

其次看“□”[x223]。與“下”相同,一方面,“□”[x223]有黏著性,分布受限,位置相對固定,不能獨立出現。與動詞宿主結合,同樣也要發生連讀變調,例如:

(60) 問223-24□[x223]老師。

所以,“□”[x223]不屬于獨立詞。另一方面,“□”[x223]既可以加在動詞上,也可以加在動詞性短語上,所以也不屬于詞綴。總之,洪雅方言的嘗試貌標記“□”[x223]具備附綴的句法特征,不屬于獨立詞或詞綴,其句法性質也應是附綴。

最后看“看”。一方面,“看”有黏著性,分布受限,位置也相對固定,只能用于句末,作為嘗試貌標記也不能獨立出現,所以不屬于獨立詞。另一方面,“看”不能直接加在詞上,所以也不屬于詞綴。總之,洪雅方言的嘗試貌標記“看”具備附綴的句法特征,不屬于獨立詞或詞綴,其句法性質同樣應是附綴。

三、 漢語嘗試貌標記的變化

漢語史的研究已經表明,“看”是漢語固有的嘗試貌標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產生,經發展、成熟后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宋元之后,動詞重疊式“V(一)V”興起,分擔了“看”的語義功能,“看”的使用減少,在一些方言中最終消失。(吳福祥1995;蔣冀騁,龍國富2005;楚艷芳2014)實際上,分擔“看”的語義功能的,不只是“V(一)V”,還有“V(一)下(子/兒)”。(王玲玲2014)張伯江、方梅(1996)147也指出,漢語的現代方言表達嘗試范疇有多種形式,這些形式都是“歷史上某種用法的投射”。而本文所要考察的問題是: 漢語嘗試貌標記“看”的語義功能是如何被分擔的,在現代方言中的表現又有何不同,共時層面所“投射”的各種形式反映了怎樣的歷時變化過程。

嘗試貌標記“看”在產生不久,就已具備了“V看”“VO看”“VC看”等表達形式。(吳福祥1995;蔣冀騁,龍國富2005)此時,“看”是能夠直接加在謂語上表嘗試義的,其語義功能便是使沒有嘗試義的謂語具備嘗試義,即創造謂語的嘗試義。能否直接加于謂語,不依靠其他形式表嘗試義,如“V(一)V”“V(一)下(子/兒)”等,是界定“看”的語義功能的重要標準。并且,這也是一條比較不同方言“看”的用法的較為可行的工作方法,因為這是語義功能在句法形式上的外在表現,可操作性及可證偽性較強。為論述方便,以下將未使用“V(一)V”“V(一)下(子/兒)”等形式的謂語,稱作零形式謂語。

我們調查了前人發表的30種漢語方言的材料,嘗試貌的表達手段可總結如表2所示,各方言點的材料來源在表2中最后一列注明。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大部分漢語方言都用“看”做嘗試貌標記,但在東南、西南等少數地區也用“望”“瞧”“添”“起”等做嘗試貌標記。(曹志耘2008)91因為這些標記的產生時期與“看”并不一致,所以本文暫不討論。

可以看出,現代漢語方言嘗試貌標記“看”的使用情況,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包括成都、上海等地,“看”可以直接加于零形式謂語,表示動作的嘗試貌,其功能即創造謂語的嘗試義。第二種類型,包括利辛、歙縣等地,“看”不能直接加于零形式謂語,獨立地表嘗試貌,而是依賴“V(一)V”“V(一)下(子/兒)”等形式,與其共同表嘗試貌;而實際上,“V(一)V”“V(一)下(子/兒)”等形式已經具備了表嘗試貌的可能,這里“看”的功能即標記謂語的嘗試義。第三種類型,包括佳縣、平遙等地,不使用“看”作為嘗試貌標記,表達嘗試貌的手段是“V(一)V”或“V(一)下(子/兒)”等形式。

“看”本是漢語固有的嘗試貌標記,具備直接創造謂語嘗試義的功能。而“V(一)V”“V(一)下(子/兒)”等,原本都是短時貌的表達形式。但近代以來,短時貌表達形式的用法擴張到了嘗試貌,絕大部分漢語方言都可以用短時貌的表達形式兼表嘗試貌,相對地,原來嘗試貌的專職標記“看”的使用空間則逐漸減小。漢語嘗試貌標記“看”的變化,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階段:

創造謂語的嘗試義(強標記)→標記謂語的嘗試義(弱標記)→消失

本文主要討論的洪雅方言便是上述第二種類型的方言,代表了嘗試貌標記“看”作為弱標記的中間過渡階段,其兩極則分別是嘗試貌標記“看”作為強標記的上述第一種類型的方言,以及嘗試貌標記“看”已經消失的上述第三種類型的方言。

而洪雅方言的特殊之處在于: 雖然“看”已不是強標記,但有另一語素“□”[x223]充任強標記。結合上文對洪雅方言嘗試貌標記用法的描寫,以及漢語史的研究,可以對“□”[x223]的來源做出解釋。從語音形式上看,“□”[x223]的來源可以有兩種解釋: 其一是“下”[xɑ223]和“看”[kh223]的合音,其二是“看”[kh223]的聲母弱化。但在句法上,第一種解釋有不少問題: 一則“□”[x223]可以用于動、賓之間,但“下看”不行;二則“□”[x223]還可以附在動賓短語之后,但“下”只能用于動、賓之間,而“看”又必須用于句末;三則“□”[x223]可以附在動補短語之后,但“下看”不行;四則“□”[x223]還可以與“下”共現。相比之下,第二種解釋更為合理。歷史上,嘗試貌標記“看”最初的用法就是直接加于謂語,宋元之后“V(一)V”“V(一)下(子/兒)”等形式的興起,使得“看”的功能被分擔,其命運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走向,有的繼續保留,有的最終消失。而在洪雅方言中,“看”的發展則出現了“裂變”: 強標記的功能仍然保留,但在語音上聲母弱化,變為了獨立的標記“□”[x223],其用法也有進一步的發展,可以用于動賓之間;而“看”本身的使用空間則逐漸減小,用法上受限,功能上退化為了弱標記。“看”和“□”[x223]雖然在歷史上很可能有源流關系,但在共時層面,顯然已是兩個獨立的語素,作為嘗試貌標記的分布與功能也均有區別。

附 注

[1]僅加在動趨式短語后。

[2]僅加在數量準賓語或介詞結構補語后。

[3]“看”還可以與“V(一)個”共現。

參考文獻

1. 曹志耘.漢語方言地圖集·語法卷.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8.

2. 陳滿華.安仁方言的結構助詞和動態助詞.∥胡明揚主編.漢語方言體貌論文集.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107-135.

3. 楚艷芳.漢語嘗試態助詞“看”的產生過程.寧夏大學學報,2014(3).

4. 戴耀晶.現代漢語時體系統研究.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 郭輝,郭迪迪.淮北方言的體貌系統.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4).

6. 郭駿.溧水方言“VVVV”式的考察.南京社會科學,2005(2).

7. 侯超.皖北中原官話語法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8. 侯精一.平遙方言的重疊式.語文研究,1988(4).

9. 胡明揚.海鹽方言的動態范疇.∥胡明揚主編.漢語方言體貌論文集.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1-14.

10. 黃伯榮.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 青島出版社,1996.

11. 黃美新.勾漏粵語與壯語嘗試體和嘗試貌的比較研究.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

12. 蔣冀騁,龍國富.中古譯經中表嘗試態語氣的“看”及其歷時考察.語言研究,2005(4).

13. 李啟群.吉首方言的重疊式.吉首大學學報,1994(3).

14. 劉丹青.語法調查研究手冊(第2版).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15. 劉伶.敦煌方言志.蘭州: 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

16. 羅芬芳.修水贛方言動詞的體.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

17. 羅昕如.新化方言的動態助詞.婁底師專學報,2000(1).

18. 馬慶株.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19. 饒長溶.長汀方言動詞的體貌.∥胡明揚主編.漢語方言體貌論文集.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240-254.

20. 阮桂君.寧波話語助詞“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5(6).

21. 汪平.湖北省西南官話的重疊式.方言,1987(1).

22. 王玲玲.從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看漢語VV式的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4(3).

23. 吳福祥.嘗試態助詞“看”的歷史考察.語言研究,1995(2).

24. 伍和忠.荔浦方言的“V一下子”與“V一下子看”.廣西社會科學,2002(2).

25. 向道華.鎮龍方言嘗試態助詞“看”及相關問題.外交學院學報,2002(3).

26. 項夢冰.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7.

27. 邢向東.陜北晉語語法比較研究.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6.

28. 許寶華,湯珍珠.上海市區方言志.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9. 楊靜.安康城區方言的重疊式.語言科學,2008(2).

30. 楊凱.鄂東方言的“體”助詞.湖北社會科學,2011(2).

31. 尹雯.臨夏方言動詞的“體”.甘肅高師學報,2011(4).

32. 袁毓林.現代漢語祈使句研究.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33. 張伯江,方梅.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4. 張惠泉.貴陽方言動詞的重疊式.方言,1987(2).

35. 張一舟,張清源,鄧英樹.成都方言語法研究.成都: 巴蜀書社,2001.

36. 趙懷印.霍邱方言中的一種動詞重疊句.方言,1995(3).

37. 趙日新.漢語方言特殊語法現象小札.方言,2002(2).

38. 鄭懿德.福州方言時體系統概略.∥胡明揚主編.漢語方言體貌論文集.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184-204.

39. Comrie B. Aspec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40. Zwicky A. Clitics and Particles. Language, 1985, 61(2).

41. Zwicky A, Pullum G. Cliticization Vs. Inflection:English nt. Language, 1983,59(3).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上海 200433)

(責任編輯 馬 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性欧美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五月天在线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88|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无码免费试看|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九色91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成年人国产视频|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91久久大香线蕉| 午夜爽爽视频|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高清码无在线看|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亚洲精品麻豆|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黄色爱视频|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AV熟女乱| 91国内在线观看|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色婷婷久久|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人网| JIZZ亚洲国产|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97a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lhav亚洲精品|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网久久综合|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 成人在线欧美| 香蕉网久久|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