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e 家’就是炕頭上的‘110’。”寬甸滿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寬甸縣”) 振江鎮石柱子村村民侯某感慨地說。2020年3月的一天,有村民發現侯某家濃煙四起,且家中無人,便立即按下“黨群e家”報警器,黨員李成文、趙孝杰看到火警警報后,立刻組織30 多名村民前來救援,并及時向119 和鎮政府報告。黨員群眾齊心合力,迅速撲滅了大火,將損失降到最低。
近年來,寬甸縣結合邊境地區特點,在強基固本、興邊富民上下功夫,多措并舉,持續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寬甸縣將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作為農村黨建規范化工作的切入點,建立縣、鄉、村三級齊抓共管的工作制度,制訂“一村一策”整頓工作方案,完成了全縣18 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整頓工作。星級黨組織評創工作取得實效,古樓子鄉南荒溝村、振江鎮石柱子村等28 個基層黨支部被評為“五星黨支部”,通過選樹標桿、示范帶動,使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水平明顯提升。選好配強鄉村振興“領頭雁”,大力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目前,全縣179 個村中實現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村有169 個,占94.4%。
振江鎮機關干部正在檢測維護群眾家中的“黨群e 家”報警器
寬甸縣將開展“鴨綠江畔黨旗紅”工程作為黨建工作的抓手,結合邊境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較大的實際,創新黨建工作載體,積極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穩邊、固邊、興邊作用。在人口居住分散的邊境村,扎實開展“黨群e 家”黨群共建活動,將相鄰農家以10 戶為單位組成一個聯防組,由黨員擔任組長。統一安裝黨群互聯報警系統,農戶家遇到突發情況時按動報警按鈕,聯防組成員接到報警信息后第一時間開展救助。截至目前,“黨群e 家”報警器已覆蓋2584 戶,真正起到了黨群互聯互助的作用。
寬甸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按照“四有”建設標準(有志愿服務隊伍、有固定場所、有服務內容、有管理規章制度),創建了36 個多功能服務農村黨員陣地“紅色驛站”,“紅色驛站”以其靈活的組織方式,針對黨員個體特點開展各具特色的組織生活。
寬甸縣以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為依托,實施“百村脫貧致富工程”,統籌財政、扶貧、農業農村等部門扶持資金1.2 億元,全面推廣“黨支部+”和“飛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20年,剩余的18 個“空殼村”全部“摘帽”,36 個經濟薄弱村顯著增收,剩余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以“滿鄉印象”“品味寬甸”等電商企業為龍頭,以“黨旗紅”電商產業扶貧聯盟為牽動,完成了“百村千組”便利店建設,建立并完善農村電商網絡化服務體系。寬甸縣的中藥材產業促脫貧項目入選“全國100 個產業扶貧典型案例”,電商扶貧工程入選“2020年全國消費扶貧論壇優秀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