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文秀
“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這是湖北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說的一句感人肺腑、啟迪心智的話。他不但這樣說而且這樣做,在抗疫中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癥病情,也顧不上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妻子,身先士卒,沖在抗疫最前線。
“堅決頂上去”,這是多么英勇無畏的壯舉,它詮釋的是一種責任擔當、硬朗作風和精神力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古往今來,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里一直崇尚并且傳承著使命、責任和擔當的基因,在中華兒女血液里一直流淌并且踐行著舍我其誰的果敢和勇毅的精神。每當國難當頭、危急之時,或任務壓來、泰山壓頂之際,都會有一批又一批“高個子”的勇敢者舍生忘死、義無反顧地頂上去。從“為官避事平生恥”的元好問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從“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釗到棄醫從文、把匕首插進敵人胸膛的魯迅等人,這些中華民族的脊梁們構成了關鍵時候頂上去的英雄。他們挺身而出赴湯蹈火、沖鋒陷陣,視死如歸、毫不畏懼。
“頂”著干事,就是敢扛事、能擔當,就是關鍵時候不溜肩、不撂挑,非常時期不畏難、不避事,重大任務豁得出、上得去。“頂”著干事是形勢所迫、事業所需,是干部能力與作風的試金石。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形勢嚴峻復雜,各種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基層一線,改革發展穩定的挑戰和壓力日益凸顯。但是,現實中看見矛盾繞道走、遇見問題躲著行的人和事也不少。有的認為自己反正不是主事兒的,犯不上往上頂,“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當起了看客,熱衷于圍觀,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則躲、能避則避;有的因為害怕往上頂會引火燒身,主張“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甚至干脆主動要求“改非”,或提前退居“二線”,或換到有職無權、有利無害的“冷崗位”,過起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逍遙日子;還有的推崇所謂“中間主義”哲學,“既不出風頭,又不落后頭”,掛帥不出征、坐診不號脈、倒腳不射門,等等。不敢“頂”著干事,本質上是一種消極腐敗行為,是典型的懶政怠政,它危害黨的事業、損害黨的形象、破壞黨群干群關系。大量事實說明,很多事情今天不解決明天照樣找上門,矛盾和問題依然在那里,而且還會積重難返,“頂不上去”總有一天會“垮塌下來”。
“頂”著干事,不是一件輕飄飄的事,也不是表個態、擺個樣子?!绊敗笔裁矗吭趺础绊敗??就是要奔著矛盾和問題去,敢于鉆“矛盾窩”,拿問題開刀,特別是對那些頑瘴痼疾,大刀闊斧、披荊斬棘;就是要迎著挑戰和困難走,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而且越是困難越向前,以迎接挑戰為勇、以戰勝困難為樂;就是要冒著風險和壓力行,“我不跳火坑誰跳火坑”“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對于老百姓“咧嘴笑”的該做的事,頂著再大的壓力也要干;對于天塌下來是自己該擔的責,面對再大的風險也要擔。這就是“頂”著干事的人應該有的樣子。
“頂”著干事,意味著一種奉獻和犧牲,體現出大公無私和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有這樣一大批“頂”著干事的人,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力量、社會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