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旺
(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人民醫院肛腸科 內黃456300)
混合痔是指齒狀線上直腸黏膜下的血管性襯墊出現病理性增生或擴張,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內痔部分出血,同時伴有外痔部分疼痛、腫脹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1]。 手術為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式,可達到全面治愈的效果。 傳統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雖可切除痔瘡增生組織,但創傷較大,不利于患者預后[2]。 外痔切除半開放式縫合聯合內痔銅針術不僅可切除痔瘡增生組織,且創傷較小,有利于降低術中出血量,促進創口愈合。 本研究旨在探討外痔切除半開放式縫合聯合內痔銅針術治療混合痔的效果。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 年2 月~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79 例混合痔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39 例與觀察組40 例。對照組男21 例,女18 例;年齡24~73 歲,平均年齡(50.31±5.15)歲;環形脫出8 例,局部脫出31 例;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98±1.74)年。 觀察組男21例, 女19 例; 年齡25~75 歲, 平均年齡(50.28±5.20)歲;環形脫出7 例,局部脫出33 例;病程1~9年,平均病程(4.99±1.7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痔診斷和治療指南(2010 修訂版)》[3]中混合痔的診斷標準;有手術指征;無妊娠或哺乳情況;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合并肛周膿腫、肛裂、肛裂等肛門疾病;合并高血壓、糖尿??;精神嚴重異常,無法正常溝通;凝血功能異常。
1.3 手術方法
1.3.1 對照組 行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治療。 患者取截石位,行腰硬聯合麻醉。 外痔部分以肛緣為界,剪除外痔多余部分后,用電凝刀止血。充分顯露內痔出血部分,環形切除內痔區域組織,置入吻合釘,行荷包縫合,9、3、12、8 點牽引縫合, 若有局部出血情況,使用可吸收線進行縫合,手術結束。
1.3.2 觀察組 行外痔切除半開放式縫合聯合內痔銅針術治療。患者取側臥位,行腰硬聯合麻醉。采用半開放式對局部脫出者進行處理,以肛緣為界,用電刀切開外痔區0.5~1.0 cm,切除上痔組織,采用可吸收線縫合切除后的痔體殘段部分。內痔部分采用銅離子電化學治療儀, 將4 組銅針同時刺進內痔區域組織,深度約為15 mm,治療儀治療時間設置為280 s,根據患者脫出及出血的具體位置,對各個痔瘡區進行逐個治療,脫出嚴重者同一痔區可進行反復治療,治療頻次為3~4 輪,治療完成后,退出銅針,手術結束。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 顯效:患者便血、肛周疼痛等臨床癥狀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有效:患者便血、肛周疼痛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隨訪半年內有復發情況;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 總有效=顯效+有效。(2)圍術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創面愈合時間。(3)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術后1 d、術后10 d 疼痛情況,總分10 分,得分越高,疼痛越嚴重[4]。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 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創面愈合時間及手術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 ±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創面愈合時間(d)對照組觀察組39 40 33.25±5.14 83.29±6.10 7.59±1.04 21.08±3.49 61.21±5.61 6.34±0.87 t P 12.340 20.546 5.800 0.000 0.000 0.000
2.3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術后1 d,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0 d,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分, ±s)

表3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分, ±s)
組別 n對照組觀察組39 40術后1 d 術后10 d t P 7.29±1.63 7.14±1.58 0.415 0.679 4.25±1.07 2.03±0.94 9.803 0.000 9.737 17.579 0.000 0.000 t P
混合痔是臨床肛腸科常見的病癥之一, 主要由于外痔部分出現擴張或增生, 與痔下靜脈叢在同一方位相互貫通融合,引發括約肌消失,內痔部分與外痔部分形成整體性的隆起組織[5~7]。 混合痔發病率較高,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肛門感染、貧血等發生,對患者健康造成危害[8]。 采用手術進行全面治療,可從根本治愈混合痔,但當前手術方案較多,臨床對各類手術方式的治療效果仍存在一定爭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尋一種高效且優質的手術方案, 以期提升混合痔的治療效果。
傳統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治療混合痔具有一定療效, 但該術殘留的吻合釘對人體括約肌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造成患者術后疼痛,引發出血、吻合口狹窄等并發癥產生。且該術手術創口較大,不利于患者預后。 因此,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的效果受限,不利于臨床廣泛使用[9]。 有研究指出,外痔切除半開放式縫合聯合內痔銅針術治療混合痔的效果確切[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創面愈合時間及手術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術后10 d,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混合痔患者采用外痔切除半開放式縫合聯合內痔銅針術治療的顯著效果。分析原因在于:混合痔外痔部分采用外痔切除半開放式, 可有效剪除多余組織,使創面平整,且不會造成皮贅遺留,有利于引流;采用可吸收線進行創面縫合,可迅速將外痔創面閉合,減少患者痛苦,有效預防切除增生后肛門狹窄的情況,并降低瘢痕遺留?;旌现虄戎滩糠植捎勉~針術治療,該方式無創口,大大降低了術中出血量,同時其利用生物電刺激產生的電化學反應, 可改變病變位置的電解質,減緩毛細血管血流,從而清除病變組織,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癥狀。 綜上所述,外痔切除半開放式縫合、 內痔銅針術聯合應用可進一步提升混合痔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