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寧 延邊大學
金融行業是否可以持續經營與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金融的創新能力以及金融所體現的多元化、全方位。金融創新可包括技術創新及機構創新,旨為豐富金融市場,增強金融市場活力,使之更加順應當前經濟市場狀況以滿足客戶的多樣需求。村鎮銀行的設立是農村金融改革的創新,尤其對于西部地區來說,可有效補充金融體系,增強西部地區市場競爭力,但伴隨不斷深化的體制改革,傳統的金融業務模式已不能完全滿足當前需求,對村鎮銀行而言,不斷創新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必要條件。
該理論是指在機會均等的條件下實施企業可持續性計劃,向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特別是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偏遠農村地區易被傳統金融忽視的小微企業。普惠金融應具備價格合理、安全、便捷等屬性,并且金融網點及金融產品的地區性覆蓋率應保持較高水平。相比于其他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小型企業及弱勢群體。
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是以金融作為一種稀缺資源、社會基本戰略資源為基礎的。金融的可持續發展要將金融的穩定性與跳躍性并存以及保證匯集金融的整體效率與微觀效率。穩定的金融環境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金融危機會導致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向后衰退。因此,要想使村鎮銀行實現可持續發展,就不僅要注重內部資源的有效利用,還要實現與外部環境的發展趨勢相結合,順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環境,不斷學習與創新。
2016 年12 月,銀監會發布《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六個省(區)的農村地區設立村鎮銀行試點。雖然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時間不長,但其發展十分迅速,在農村金融機構占有重要地位。而吉林省是我國村鎮銀行首批試點的省份,其發展狀況亦備受關注。延邊州朝鮮族自治州作為吉林省少數民族地區,其村鎮銀行的設立運行也極大關系到延邊州的經濟發展。
目前,延邊州全域共設立6 家村鎮銀行,分別是安圖農商村鎮銀行、龍井榆銀村鎮銀行、琿春吉銀村鎮銀行、敦化江南村鎮銀行、延吉和潤村鎮銀行和汪清和潤村鎮銀行。其中設立主體及注冊資本見表1。據相關數據顯示,2012-2016 年五年間,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各村鎮銀行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4.22 億元,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5.5 億元。截至2018 年,延邊州村鎮銀行共存款313885 萬元,相比于2017 年增長約22.7%;共貸款174787 萬元,相比上一年增長約27.6%。由此可見,這些機構的成立不僅填補了金融市場空間,也為支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縣域經濟發展、助力“三農”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從設立主體上看,延邊州各村鎮銀行的設立主體規模相對較小,沒有實力較為雄厚的政策性商業銀行,只有一家地方性股份制銀行。從各銀行的注冊資本上看,延邊州村鎮銀行注冊資本普遍偏低。
1.旅游產業發展較好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其旅游產業是其中的龍頭產業。因此,延邊州村鎮銀行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本土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旅游經濟發展狀況越好,當地居民的收入越高,對金融產品的需求隨之增強,從而推動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也進一步擴大其在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影響力。據延邊州旅游局相關數據顯示,2018 年延邊州旅游收入明顯高于2017 年,增加68 億元,增長16.8%,達到473 億元。總的來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作為吉林省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經濟發展狀況良好,有助于對延邊州村鎮銀行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表1 延邊州村鎮銀行設立情況表
2.決策鏈短,金融服務方式靈活
村鎮銀行作為獨立的一級法人結構,可自主決策。因此,在貸款審批、發放貸款等金融方面的業務中,較其他金融機構有更高的辦事效率。同時,村鎮銀行業在金融信貸方面種類并非單一,抵押貸款、聯保貸款等方式為客戶提供多樣化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在其他金融業務方面,延邊州村鎮銀行采取網點服務與網上服務相結合的策略,節約成本,為顧客隨時隨地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產品與服務。
1.注冊資本低,吸儲難
金融機構的注冊資本偏低會導致該機構在后續的發展中產生許多問題,如抗風險能力較弱等。上文中提出,延邊州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普遍位于2000 萬左右,最低僅為1000 萬,與發達地區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數額相差懸殊,外加農民落后的思想以及村鎮銀行并不十分完善的機制本身,村鎮銀行在農民手中獲得的資金儲蓄少之又少,導致資金儲量不足,難以展開后續發展。
2.人力資源匱乏
擁有高素質從業人員是任何機構能夠長久發展的必備條件。但由于村鎮銀行相對于國有四大行等其他金融機構來說薪酬待遇較低、經營效益一般,外加延邊州并非是經濟十分發達地區,很難吸引高層次人才。例如,敦化江南村鎮銀行本科以上學歷的員工僅占本行人員總數30%以下,同時剛畢業的大學生作為全體員工的構成主體,工作經驗匱乏,并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人力不足,易出現專業知識不精、操作技能不熟、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延邊州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1.政府政策支持
2015 年發表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加快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貼近農村實際,致力于服務農民,加大力度構建服務于“三農”的金融機構,擴大村鎮銀行在農村地區的覆蓋面積。中國銀監會《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放寬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的準入條件,鼓勵組建村鎮銀行這一新興金融機構,支援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這些出臺的政策著實對延邊州村鎮銀行的建立產生促進作用。
2.金融產品與服務需求增加
首先,隨著縣域經濟的不斷壯大,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加大了對企業的資本投入,進而對資金的需求也不斷加大。村鎮銀行正是以“支農支小”為宗旨展開服務,因此對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同時為自己贏得利益。其次,隨著農民對理財的認知逐步加深,對金融商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強,村鎮銀行應把握機會將更優質的金融產品及更精準的服務提供于需求者,有利于提高村鎮銀行的存款業務,為延邊州村鎮銀行的持續發展創造機遇。
1.知名度及認可度低
由于村鎮銀行成立時間較短,公眾對村鎮銀行缺乏了解,其與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銀行、四大行相比,知名度及認可度相對較低。經調查顯示,不少群眾認為將資金儲蓄在村鎮銀行,其安全性缺乏保障,這種較低的意愿將導致村鎮銀行資金來源受限,存款穩定性較差,進而更加影響百姓對村鎮銀行的信任及認可,長期提來便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對延邊州村鎮銀行來說是一種挑戰。
2.農村金融供給主體競爭激烈
首先,傳統農村金融機構的存在對村鎮銀行是一種威脅。大型商業銀行由于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穩固,外加逐漸推出新的金融產品并展開更加優質的服務,與村鎮銀行相比,其優勢更強。其次,由于延邊州村鎮銀行注冊資本低、吸儲能力弱,導致客戶貸款額度受限,不能完全滿足客戶對資金的需求,當客戶貸款額度受限時,非正規金融機構會填補村鎮銀行的空白,一定程度上挖走了村鎮銀行的部分客戶群體。
由于農村金融供給主體競爭激烈,導致延邊州部分村鎮銀行為了機構的高效運轉而偏離原有的市場定位。從長遠來看,延邊州村鎮銀行持久發展的根本應是始終將工作重心定位在農村市場,將推進農村金融的思想貫徹始終,主動找尋現有金融產品功能上的缺失、服務上的不足,研發新型產品、優化精致服務,在激烈的競爭中展示差異化優勢。
延邊州村鎮銀行可以通過將更多的股權分配留給民間資本來提高客戶的存儲熱情,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更好地拓展金融服務,還可降低金融風險。對于信用評價良好、儲蓄金額較大的客戶,可以引導其轉化部分儲蓄為股權,以此通過股份的持有來增加客戶對銀行的信任感和歸屬感,提高客戶黏性,增強村鎮銀行的吸儲能力,助力延邊州村鎮銀行持續平穩發展。
高學歷、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可為村鎮銀行的日常工作提高效率。但由于延邊州村鎮銀行從業人員平均能力較低,因此應經常對從業人員進行職業能力培訓、綜合素質培訓等以提高村鎮銀行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同時,村鎮銀行應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并提高薪酬待遇以吸引高素質人才,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從業人員對工作的熱情促以提高效率,同時為延邊州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產品”是一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源泉。因此,延邊州村鎮銀行應在不偏離定位的前提下,積極洞察農村金融市場需求,不斷根據客戶的反饋更新產品,不斷滿足客戶對金融產品及服務日益變化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在與其他金融機構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提高百姓對延邊州村鎮銀行的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