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薔薇

地方文化資源是指本地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精神財富,如地域特色、文物古跡、地名沿革、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名人軼事、語言文化等。這些都在以一種無聲的文化形式影響和熏陶著周圍的人們,這種資源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顯著的地方特色。
江蘇省海安市大公鎮北凌鄉是全國聞名的體育之鄉,被譽為“全國農村體育的一面旗幟”。自1963 年第一屆農民運動會開始,北凌農民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北凌農運會)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經過數十年不懈的努力和堅持,北凌農運會得到了極大的普及與推廣。廣泛的群體基礎是農民體育運動發展的動力,日積月累的良性循環使北凌成為全國農村體育運動的標桿和典范。名不虛傳的“體育之鄉”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運動員:儲春霞、洪梅、崔樹林、仲滿……許多帶著深厚鄉土氣息的運動員從這里起步,走上奧運的會場和冠軍的領獎臺。
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是北凌小學所在社區最鮮明的特征。如何利用北凌特色體育文化資源開展活動,學習農民運動員堅韌不拔、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的精神,豐富農村孩子的課余生活,是值得我們積極探索的。以下,筆者將就如何利用北凌特色體育文化資源浸潤學校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談談自己的淺見。
生活是文化的基礎,兒童在生活體驗中能夠探尋和感悟其中的樂趣、價值和意義。兒童的生活外延有多大,學校文化建設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學校文化建設應該將兒童引向現實的生活,引導兒童形成完整的生活經驗,追求生活的完整性。例如,可以借鑒北凌體育運動項目開展“小小農娃體育運動會”,讓北凌傳統體育運動項目走進校園,讓孩子通過體驗“滾鐵環”“扁擔拔河”“負重接力跑”“原地擲手榴彈”等項目,感受北凌農運會運動員不怕困難、團結向上的精神,逐步提高文化素養。
在北凌小學辦學宗旨“成就每一個健康的人格”的引領下,通過開展“紅領巾尋訪身邊的農運人物”活動,讓少先隊員真切感受到北凌農運會帶給家鄉、家鄉人民的變化和巨大成果,教育引導廣大少先隊員關注家鄉體育文化事業,利用家鄉體育文化資源,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素養,積健為雄,強身健體。在尋訪過程中,培養少先隊員對家鄉體育文化的熱愛、對家鄉風土人情的熱愛,激勵少年隊員爭當“四好少年”,將來報效祖國,為家鄉的建設和祖國的強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組織少先隊員采訪自己的家人,通過家人對自家農民運動員的講述,感受北凌農運會的背景和發展,感受運動員參加農運會時的激動心情,感受北凌農運會的熱鬧場面,感受北凌農運會的發展和家鄉的進步。
請工作人員聯系北凌社區里的老人,找出家里的一些老照片,集中到社區辦公室,讓少先隊員和他們零距離接觸。少先隊員以照片為話題,設計好問題,請老人們談古論今,一起感受北凌獨特的鄉土文化,培養少先隊員熱愛家鄉的鄉土感情,追求健康的生活素養。
組織部分少先隊員走進世界奧運冠軍仲滿的家,觀看仲滿訓練的照片和奪冠的視頻,采訪仲滿的父母和鄰居,一起探討、學習仲滿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冠軍領獎臺的,感受運動員努力拼搏不服輸的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組織少先隊員走進大公“五一”農民運動會,通過看、問、聽、拍等方法,感受北凌農運會貼近勞動人民的發展變化,感受家鄉人民奮力拼搏的闖勁,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騰飛發展。
基于地方文化資源的校本課程開發指的是以國家及地方制定的課程綱要為指導,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利用和開發的資源,旨在滿足本校學生學習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課程開發活動,其是一個持續和動態的課程改革過程。
首先,確立課程目標?;仡櫛绷璧霓r民體育發展史,經過課題組教師的反復討論,北凌小學將課程目標確定為充分利用北凌特色農民體育文化資源開發校本課程,通過對北凌體育文化的學習、實踐體驗,弘揚北凌燦爛的歷史體育文化,開闊學生的眼界,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家鄉,培養學生對家鄉傳統體育文化的熱愛之情,傳承北凌體育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進而激發學生鍛煉強健體魄的決心,樹立建設美好家園的理想。
其次,選擇課程內容??紤]到課程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學生要能按照課程內容完成任務,從而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等因素,北凌小學將課程內容確定為以下專題單元。
第一單元:數數北凌體育歷史上的風流人物。在這一單元中,帶領學生認識北凌農民運動會的創始人—“獨臂書記”薛斌,北凌農民體育的驕傲—奧運冠軍仲滿,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冠軍儲春霞、洪梅等,以及北凌農民體育的代表人物—農民運動員陳進。
第二單元:聊聊北凌農民運動會的發展史。從響應“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北凌農運會的起源出發,再到盛況空前的“五一”北凌農運會,結合珍貴的圖片資料,促進學生對家鄉文化的了解,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
第三單元:談談北凌農運會的特色體育項目。結合一年一度的“農娃運動會”,帶領學生認識地方特色體育項目“拔扁擔”“樹木爬高”“竹籃投球”“走獨木繩”等,感受家鄉人民的智慧。
第四單元:夸夸北凌農民體育文化的輝煌史。農民體育運動創造了北凌這方熱土的輝煌,提高了北凌、大公,乃至海安、南通的知名度。帶領學生了解北凌農運會獲得的各項榮譽和獲得的成績,提升學生的家鄉自豪感,讓家鄉的體育文化扎根于學生的心靈。
在單元設置的基礎上,北凌小學還設計了“跟笑笑讀一讀”“跟笑笑想一想”“跟笑笑記一記”“跟笑笑猜一猜”等環節,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加深印象、陶冶情操。
北凌豐富的體育文化資源為北凌小學的文化建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構建了學?!俺删兔恳粋€健康的人格”的文化育人環境。學校以北凌特色農運文化為依托,創設了“積健為雄”的特色體育文化,以北凌小學體育教師設計的健美球操為載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增強學生體質,傳遞北凌農運文化中自強不息、自信不止的精神,營造健康向上、積極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了學生人格的完善以及正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
總之,在充分利用北凌特色體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以人為本,通過讓學生參與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勇于進取的精神風貌,對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實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