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亮輝,湯永靜,王云,朝亞,張玉霞
蘇州大學附屬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江蘇無錫 214000
在飲食結構改變、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終末期腎?。╡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逐年增加,且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療成為主要的終末期腎病替代治療方法,達到全國透析總數的80%以上[1]。隨著血液凈化技術逐步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與此同時,相關并發癥也越來越多,很多患者死于各種并發癥,如心腦血管事件、重度營養不良、腎性骨病導致的骨折等,嚴重影響MHD患者長期生存率和生活質量[2]。傳統中醫藥具有完善的理論及治療方法,對于延緩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進展,保護殘余腎功能,延緩進入透析時間已經證實有效。但MHD患者比較特殊,通常具有更復雜的病情變化及嚴重并發癥,為了進一步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及控制相關并發癥,本研究將本院血液凈化中心MHD患者進行中醫辨證,分析MHD患者不同中醫證型與微炎癥狀態及營養狀況的相關性,為中醫藥治療提供依據,以指導臨床治療。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3月在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治療的MHD患者106例,其中,男68例,女38例;年齡36~88(59.42±12.60)歲;透析病程9~290(90.41±71.69)個月;原發病:慢性腎炎62例(58.5%),高血壓性腎病17例(16.0%),糖尿病性腎病17例(16.0%),多囊腎4例(3.8%),梗阻性腎病3例(2.8%),其他3例(2.7%)。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采用2002年美國NKF-K/DOQI指南中CKD相關標準[3]。中醫辨證診斷標準參照2006年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制定的《慢性腎衰竭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4]中相關標準。本虛證為脾腎氣虛證、脾腎陽虛證、肝腎陰虛證、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標實證為濕濁證、濕熱證、熱毒證、瘀血證、風動證;若不能歸屬于以上證型者則為無標證。
1.3 病例納入標準符合CKD5期透析治療指征且截至2019年3月透析時間≥6個月,每周規律透析2~3次;年齡≥18歲,性別不限;知情同意者,愿意接受中醫辨證分型調查及完善血液透析相關實驗室指標的患者。
1.4 病例排除標準合并有心、腦、肝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以及合并腫瘤、嚴重感染等消耗性疾病者;不能配合研究者,如腦血管疾病所致失語者以及不能正確回答或不能回答問題者。
1.5 研究方法根據中醫診斷標準制定中醫證候調查表,對所有納入研究的對象進行證候問卷調查及四診觀察,填寫中醫證候臨床資料,確定中醫證型。每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前,檢測血紅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鐵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β2-微球蛋白(blood β2-microglobulin,β2-MG)。由營養科醫師根據營養不良-炎癥評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量表計算得分,評估患者營養狀況。MIS評分標準:<9分,輕度營養不良;9~18分,中度營養不良;>18分,重度營養不良。MIS正常值為0分,最高值為30分。
1.6 統計學方法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資料進行分析。服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最小值-最大值)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表示。不同證型組間比較,服從正態分布及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不服從正態分布及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MHD 患者各中醫證型分布情況106例MHD患者經過辨證分析后,本虛證分布結果如下:脾腎氣虛證31例,脾腎陽虛證15例,肝腎陰虛證13例,氣陰兩虛證23例,陰陽兩虛證24例。標實證分布結果如下:濕濁證35例,濕熱證5例,熱毒證17例,瘀血證26例,風動證16例,無標證11例。見圖1、圖2。

圖1 MHD患者本虛證分布情況

圖2 MHD患者標實證分布情況
2.2 MHD患者營養狀況分析根據營養不良-炎癥反應評分量表計算得分,根據MIS評分標準,分析結果如下:營養狀況正常者24例,輕度營養不良者28例,中度營養不良者39例,重度營養不良者15例,營養不良發生率達77.36%。見圖3。

圖3 MHD患者營養狀況分析
2.3 MHD患者本虛證觀察指標比較在年齡方面,陰陽兩虛證患者平均年齡最高,其次為脾腎陽虛證、氣陰兩虛證,脾腎氣虛證、肝腎陰虛證最低,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在透析齡方面,106例MHD患者血液透析前以脾腎氣虛證、脾腎陽虛證為主,5年以后以肝腎陰虛證、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為主,組間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在CRP水平、MIS評分方面,結果較一致,陰陽兩虛證患者兩項指標水平最高,其次為脾腎陽虛證、氣陰兩虛證,脾腎氣虛證、肝腎陰虛證最低,組間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見表1。
表1 MHD患者本虛證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MHD患者本虛證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脾腎氣虛證、肝腎陰虛證比較,#P<0.05;與脾腎氣虛證、脾腎陽虛證比較,*P<0.01;與陰陽兩虛證比較,△P<0.01
指標 脾腎氣虛證 脾腎陽虛證 肝腎陰虛證 氣陰兩虛證 陰陽兩虛證年齡/歲 55.16(36~82) 60.2(39~84) 55.92(37~73) 60.09(40~88) 65.71(42~87)#透析齡/月 56.29(9~274) 39.73(12~107) 112.38(34~195)* 126.39(23~290)* 119.75(12~243)*BUN(c/mmol·L-1) 27.78±5.83 24.46±6.00 25.81±6.11 25.51±7.08 24.13±5.36 Scr(c/μmol·L-1) 1 144.05±285.66 1 054.54±246.89 1 132.51±255.53 1 069.52±233.02 972.51±235.46 Hb(ρ/g·L-1) 104.94±16.45 112.60±17.28 111.61±15.19 110.30±15.18 111.92±16.11 SF(ρ/μg·L-1) 185.30±249.83 103.98±88.58 113.24±101.25 85.55±66.60 228.09±299.20 Alb(c/mmol·L-1) 43.64±3.23 42.79±3.48 42.45±3.20 41.70±3.82 41.23±4.08 CRP(c/mg·L-1) 3.03±4.12△ 8.02±11.21△ 5.50±7.74△ 11.73±15.85#△ 32.65±28.50#血β2-MG(c/mg·L-1) 27.51±9.65 23.92±6.44 30.80±10.64 31.50±10.47 31.62±7.86 MIS評分/分 4.55(0~13)△ 9.73(0~19)△ 6.77(0~20)△ 9.87(0~22)△ 15.54(0~28)#
2.4 MHD患者標實證觀察指標關系在透析齡方面,106例MHD患者MHD前5年內以濕濁證、濕熱證為主,5~10年間以熱毒證多見,10年以后以瘀血證、風動證為主,組間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在MIS評分方面,風動證、瘀血證患者得分最高,其次為濕濁證、熱毒證、濕熱證最低,無標證患者得分最低,組間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見表2。
表2 MHD患者標實證觀察指標比較(±s)

表2 MHD患者標實證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無標證、濕濁證、濕熱證比較,#P<0.01;與無標證、濕熱證比較,*P<0.01
指標 無標證 濕濁證 濕熱證 熱毒證 瘀血證 風動證年齡/歲 56.18±11.92 59.45±14.32 55.8±11.52 55.12±10.55 63.19±11.88 61.19±12.49透析齡/月 68.09(9~107) 41.29(9~139) 30(10~59) 84.82(12~210)# 122.88(16~218)# 172.94(26~290)#BUN(c/mmol·L-1) 25.03±6.37 28.27±6.12 26.12±5.61 25.61±5.60 23.65±5.45 24.81±7.49 Scr(c/μmol·L-1) 1 131.39±387.71 1 119.75±280.93 1 177.54±371.64 1 111.83±272.46 1 000.55±195.86 999.06±216.12 Hb(ρ/g·L-1) 111.27±13.39 105.84±19.52 102.80±18.27 109.82±12.26 112.58±16.02 112.68±13.30 SF(ρ/μg·L-1) 92.03±85.22 169.58±143.18 227.70±119.00 112.54±138.42 137.33±231.79 241.33±366.47 Alb(c/mmol·L-1) 43.55±3.07 42.41±6.55 42.96±3.08 43.21±3.83 41.80±4.03 41.58±3.72 CRP(c/mg·L-1) 4.56±7.96 11.83±17.50 15.04±21.08 14.46±25.0 17.78±25.04 8.66±10.45血β2-MG(c/mg·L-1) 29.49±12.46 26.10±8.21 36.39±15.00 26.98±6.93 30.71±8.06 32.67±10.35 MIS評分/分 3.55(0~10) 9.06(0~28) 4.4(0~10) 7.53(0~18) 11.04(0~28)* 13.62(0~23)*
慢性腎功能衰竭可歸屬于中醫學“關格”“水腫”“癃閉”“虛勞”“溺毒”“腎風”等范疇,目前,這一觀點已得到中醫學家們的共識[5-7]。該病本質為本虛標實之證,病變部位以脾腎兩臟為主,其主要病機是腎臟疾病反復發作數年,日久不愈,致腎氣衰微,氣化失司,水濕蔓延,或兼夾熱毒,難以祛除,可化成濕熱、形成瘀血、耗血動風,加重本虛證候,導致氣血陰陽及五臟虧虛,故形成本虛標實證。
本研究對106例MHD患者進行中醫辨證分型,發現MHD早期本虛證以脾腎氣虛證、脾腎陽虛證為主,標實證以濕濁證、濕熱證為主,后期本虛證以肝腎陰虛證、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為主,標實證以瘀血證、風動證為主??梢钥闯觯S著病情的發展,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呈明顯增加趨勢,推測氣虛、陰虛日久均累及陽氣虧虛,漸至陰陽兩虛。同時,久病必瘀,陰虛生風,故瘀血證、風動證增多,這符合慢性腎衰竭中醫證候演變規律,在本研究中再次驗證,與國內既往研究較一致[8-9]。也有學者認為,血液透析可視為祛邪法的一種,可祛除體內水濕、濁毒、痰濕等病理因素,并因血液透析逐水之力強,故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正氣逐漸耗傷,日久傷陰,致使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逐漸增多,同時,氣虛致瘀,陰虛生風,瘀血證、風動證增多。
從微炎癥指標方面分析,陰陽兩虛證CRP水平最高,肝腎陰虛證、脾腎氣虛證最低。既往研究證實,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癥狀態,微炎癥可直接引發蛋白質營養不良,CRP是慢性炎癥狀態的敏感而特異的指標[10],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由于非感染因素導致機體炎性蛋白、炎性因子升高,這些炎性蛋白或因子可進一步促進腎臟及其他臟器損傷,因透析不能完全代替自身腎臟功能,這些炎性蛋白或因子持續存在,故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機體血液經常與外源性物質接觸等因素影響下,這些炎性蛋白或因子有加重趨勢,故可見陰陽兩虛證CRP水平最高,因此,推測CRP可能是MHD患者中醫證型的物質基礎之一。
從營養狀態方面分析,脾腎氣虛證、肝腎陰虛證營養狀況較好,脾腎陽虛證、氣陰兩虛證居中,陰陽兩虛證營養狀況最差,無標證營養狀況較好,風動證、瘀血證營養狀況差。中醫認為,陽氣是一身之氣的動力,若陰陽俱虛,則脾運化水谷精微失常,不能化生精微物質,腎關不固,精微物質無法固攝,隨之丟失,氣血生化無源。加上久病必瘀,瘀血形成,機體脈絡不通,水谷精微難以運化吸收,久之陰津不足,陰虛生風,耗傷陰液,濁毒壅滯,加重血瘀,惡性循環。故慢性腎功能衰竭后期,陰陽兩虛證、氣陰兩虛證、瘀血證、風動證營養發生率及營養不良程度均增加。
本研究所納入的患者均來自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僅能代表單中心MHD患者的中醫證型與透析病程、CRP水平、MIS評分相關性,且研究者主觀思維因素對研究結果也可產生影響,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得到的結果需進一步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