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薇 陳芳


【摘 要】 為提高港口效率,分析舟山港域發展現狀,利用DEA模型對舟山港域2018年的港口效率進行測度,通過與我國其他11個主要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口效率進行對比,得出舟山港域的綜合效率、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均小于1,處于無效狀態的結論,并為此給出加快智慧港口建設步伐、重視港口人才培養、加強政策的支持與引導等提升舟山港域港口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 DEA模型;舟山港域;效率評價;產出指標;投入指標
2017年4月1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浙江自貿區”)在杭州市正式揭牌,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舟山對外開放,不僅吸引大量外來資金的投入,而且促進了更多燃料貿易訂單的生成。
自貿區的優勢主要在于貨物貿易自由、金融流通自由等,港口作為貨物流通的關鍵節點,是自貿區貨物流通中心,因此作為地處自貿區的舟山港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浙江自貿區緊跟國家建設步伐,在“自由貿易港”理念下率先布局油品全產業鏈;引進功能性金融機構入駐,現已有金融租賃公司――浙銀金融租賃公司在舟山落戶;不少國際油商巨頭正與浙江自貿區開展合作,舟山油港有著巨大發展空間。
自貿區的設立也對港口效率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為了參與國際間合作與競爭,要求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港口為了適應貨物吞吐量高速增長形勢,需建設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港口為滿足浙江自貿區油品全產業鏈發展的需要,需引進大量高新技術人才、使用現代化高新技術和全新的管理手段。因此,研究在自貿區環境下如何提高港口效率,對推動舟山港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自貿區背景下舟山港域發展優勢
浙江自貿區的主要任務是推動油品全產業鏈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舟山港域具有以下優勢:
(1)舟山港域背靠對原油、成品油等大宗物資需求量最旺盛的長三角和長江沿線地區,是我國東部地區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開放門戶,優越的地理位置為舟山港域發展成品油貿易奠定了基礎。
(2)舟山港域現有11個港區,萬噸級以上泊位有41個,30萬噸級泊位有3個。2019年寧波舟山港實現貨物吞吐量11.19億t,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年貨物吞吐量超11億t的超級大港。目前舟山已是我國石油、煤炭、糧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貨物轉運、倉儲、加工、貿易的重要地區,對拉動我國和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越來越重要。
(3)舟山港域已具備油品貿易企業集聚的規模,舟山港域不僅是全國油氣企業最集中的地區,更是全國最大的油氣儲運基地,總儲運規模超過1億t,油品儲備規模達到萬t,LNG年接卸能力達300萬t。隨著浙石化旗艦型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的建成投產,舟山已形成年產萬t的煉化能力。隨著船用燃料油年供油量突破410萬t,舟山港域已躍升為國內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
2 基于DEA模型的港口效率評價
港口效率指標用以評價港口經營實體對其擁有的港口資源的利用有效程度,即增加或減少投入量對其產出能力的影響程度。“有效率”意味著該港口與其他港口相比,在成本費用支出最小化、產出能力最大化、資源配置合理化等方面有競爭優勢,也就是說港口的各資源配置達到最優程度。
2.1 評價指標的選取及數據來源
在港口系統中,泊位數量、泊位長度、庫場面積、裝卸設備數量作為重要投入指標,其配置的合理與否決定著港口效率的高低。港口的產出則體現在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上。根據DEA方法投入產出指標選擇的原則及數據的可得性,筆者選取泊位數量、泊位長度、庫場面積、裝卸設備數量為投入指標,選取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為產出指標。
目前我國批準設立的自貿區已達18個。根據我國港口排名,筆者選取了8個自貿區規劃片區內的舟山港域、上海港、天津港、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重慶港、武漢港、廈門港、福州港、營口港和大連港等12個港口為樣本,以各港口2018年的數據為1個決策單元,構造出12個決策單元進行港口效率比較。由于DEA模型在指標數量上存在限制,只有當DMU的數量n與投人指標和產出指標之和(m+s)滿足2(m+s) 2.2 模型求解及分析 運用DEAP 2.1軟件分析12個港口并得出港口效率實證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在不考慮外部環境因素的情況下,12個自貿區港口平均綜合效率值為0.698,整體效率不高,只有上海港、深圳港、廣州港和大連港達到了DEA有效;12個港口的純技術效率整體較高,平均值為0.904,其中除4個DEA有效的港口外,舟山港域和重慶港的純技術效率較高,說明這些港口的管理和技術水平達到了相對最佳的狀態;規模效率均值為0.757,處于總技術效率值與純技術效率值之間,其中重慶港、武漢港和福州港的規模效率值非常低,3個港口的規模效率值大幅拉低了規模效率均值。 從整體上看,技術效率高于規模效率是因為這些港口都是自貿區政策下的重要港口,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國家間貿易合作迅速增加使其貨物吞吐量與日俱增,原本投入的資源換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處于遞增階段的港口是舟山港域、重慶港、武漢港、珠海港、廈門港、福州港和營口港。這說明在自貿區背景下,大部分港口的作用還未完全發揮,規模經濟也尚未充分體現,未來港口的投入規模和結構優化等方面的工作任重道遠。 舟山港域綜合效率為0.889,在12個港口中排名比較靠前,處于上游水平卻未能達到技術前沿。其原因是港口技術效率為0.912、規模效率為0.975,技術效率低于規模效率,這說明其在管理技術方面存在問題,不能達到現有資源的有效配置。舟山港域的規模報酬處于遞增階段,反映了港口的硬件設施水平和管理技術水平制約了港口效率的提升。要提高舟山港域的運營效率,港口管理者應明確認識到港口自身的優缺點,適當調整內部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引入高技術管理人才,提高在職人員素質,優化投資要素。 3 提升港口效率的建議 3.1 加快智慧港口建設步伐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智能化機械設備技術等對港口進行升級改造,大幅提升港口運營智能化、柔性化水平;大力提升碼頭運營智能化水平,建立自動化碼頭系統,實現碼頭貨物的實時精準控制,降低人工強度,縮短操作時間;積極搭建統一的信息平臺,實現港口與上下游相關單位的信息聯通和數據共享;優化江海聯運網絡,建立無縫銜接的一體化運輸體系,提高運輸服務質量。 3.2 重視港口人才培養 由于舟山交通不便,加之城市基礎設施薄弱、生活成本較高等原因,使得舟山對高水平的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需要各方聯動來共同推進港口人才的培養。舟山市高校要重視高素質管理型物流人才的培養;港口企業應定期對現有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員工業務能力;政府應積極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物流人才來舟山市定居。 3.3 加強政策的支持和引導 浙江自貿區的定位是推進以油品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應充分利用自貿區的各種利好政策,進一步完善港口的綜合服務功能,在全球大宗商品資源配置和調撥過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通過開放供油市場、便捷口岸服務、實施混兌調和等一系列措施,縮小舟山港域與其他港口的保稅燃料價格差距,從而吸引更多國際航線船舶來舟山港域中轉,進而提升舟山港域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建勇,王夢雅,王欣然,等. 基于DEA模型的天津港港口效率分析[J]. 水運管理,2019(11):1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