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悠超 周德全



1 我國航運景氣指數創歷史新高
中國航運景氣報告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達到122.63點,提升至較為景氣區間,并較2017年最高點高出2.68點,景氣指數創歷史新高;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141.15點,環比上漲25.52點,進入較為景氣區間(見圖1)。所有企業信心指數均大幅上漲,企業家們對市場經營充滿信心。
1.1 船舶運輸企業延續良好發展態勢
船舶運輸企業景氣指數為125.27點,環比上升32.02點,進入較為景氣區間,其中:干散貨運輸企業景氣指數為118.56點,環比上升9.34點,由微景氣區間上升至相對景氣區間;集裝箱運輸企業的景氣指數為153.06點,環比上升6.31點,進入較強景氣區間。船舶運輸企業信心指數為119.38點,環比大幅上升了51.58點,回升至相對景氣區間,其中:干散貨運輸企業信心指數為141.86點,環比上升37.53點,進入較為景氣區間;集裝箱運輸企業的信心指數為172.69點,環比上漲19.37點,維持在較強景氣區間。見圖2。
雖然營運成本有所上升,但船舶運輸企業運力投放增加,艙位利用率大幅上漲,運費收入大幅增加,企業盈利依然大幅增加,貸款負債減少,勞動力需求增加,船舶所有人運力投資意愿有所回升,流動資金非常寬裕,企業融資相對容易,企業抗風險能力穩步上升,船舶運輸企業經營指標幾乎全面向好。
1.2 港口企業信心高漲
港口企業景氣指數為127.47點,環比小幅上漲,維持在較為景氣區間,港口企業總體經營狀況較好;港口企業信心指數為150.09點,環比大幅上升21.09點,進入較強景氣區間,港口企業家們信心高漲,對行業總體運行狀況持樂觀態度(見圖3)。
從各項經營指標來看,雖然港口收費價格下降,營運成本也有所提升,但港口貨物吞吐量持續上漲,泊位利用率持續上升,使得企業盈利也繼續上升;港口企業流動資金仍然相對寬裕,企業融資難度較低,同時港口企業的勞動力需求增加,但新增泊位與機械投資較上季度大幅增加,企業資產負債水平大幅提升。
1.3 航運服務企業信心指數重回較為景氣區間
航運服務企業景氣指數為112.82點,環比上升11.73點,從微景氣區間進入相對景氣區間;航運服務企業信心指數為140.18點,環比大幅上升42.92點,重回較為景氣區間(見圖4)。航運服務企業景氣指數和信心指數較第三季度均有所上升,信心指數大幅上漲,航運服務企業家們對行業發展信心充足。
從各項經營指標來看,雖然航運服務業經營成本依然較高,但由于業務預定量及業務量大幅上升,以及業務收費價格的大幅上漲,企業盈利情況持續改善;雖然企業流動資金相對寬裕,固定資產投資意愿有所增加,勞動力需求有所提升,但企業融資依舊困難,貨款拖欠持續增加。
2 2021年第一季度預測
中國航運景氣調查(以下簡稱“調查”)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我國航運景氣指數預計為106.21點,環比下降16.42點,進入微景氣區間;中國航運信心指數預計為128.76點,環比下降12.39點,依然維持在較為景氣區間。雖然航運服務企業景氣指數將再次跌入不景氣區間,但航運服務企業家們經營信心依舊充足,船舶運輸企業和港口企業景氣指數及信心指數依然維持在景氣線以上,市場整體情況預計持續好轉。
2.1 企業家們持續看好集裝箱運輸行業
調查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船舶運輸企業景氣指數預計為111.18點,環比下降15.17點,仍處于景氣線之上,進入相對景氣區間;船舶運輸企業信心指數預計為132.41點,環比下降2.75點,信心指數維持在較為景氣區間。
2.2 預計港口企業信經營依舊樂觀
調查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港口企業景氣指數預計為113.31點,環比下降14.17點,仍維持在景氣線之上,進入相對景氣區間,經營狀況持續轉好;港口企業信心指數預計為133.13點,環比下降16.96點,由較強景氣區間回落至較為景氣區間。總體來看,中國港口企業經營狀況較為樂觀,且港口企業家們對未來行業發展信心充足。
2.3 預計航運服務企業再入不景氣區間
調查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航運服務企業景氣指數預計為92.48點,環比下降20.34點,再次跌落至微弱不景氣區間;航運服務企業信心指數預計為119.52點,環比下降20.66點,進入相對景氣區間。總體來看,預計航運服務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但航運服務企業家們經營信心依舊充足。
3 市場焦點
3.1 超九成集裝箱運輸企業表示缺箱問題將 持續3個月及以上
8月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物流效率下降等因素影響,集裝箱的緊缺問題凸顯,市場上更是“一箱難求”。調查顯示:有37.5%的集裝箱運輸企業表示缺箱問題需要持續3個月;有25%的集裝箱運輸企業表示缺箱問題將持續半年及以上;有16.67%的集裝箱運輸企業表示缺箱問題將持續4個月;有12.5%的集裝箱運輸企業表示缺箱問題將持續5個月;有8.33%的集裝箱運輸企業表示缺箱問題將持續2個月。通過調查結果可知,超九成集裝箱運輸企業表示缺箱問題將會持續3個月及以上。集裝箱缺箱問題短期內依然存在,集裝箱運輸市場運價將持續受空箱短缺問題影響,集裝箱運輸企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缺箱問題。
3.2 超五成港口企業冷鏈進口貨物作業量受到影響
最近,我國部分城市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交通運輸部明確要求要加大進口冷鏈食品各作業環節的疫情防控,港口冷鏈進口業務受到較大影響。調查顯示:除有34.78%的港口企業或因無冷鏈貨物等原因表示基本無影響外,另有52.17%的港口企業表示受到了較大影響(其中,有30.43%的港口企業表示港口進口冷鏈貨物作業量下滑10%以內;有13.04%的港口企業表示港口進口冷鏈貨物作業量下滑10%~20%,有8.70%的港口企業表示港口進口冷鏈貨物作業量下滑20%以上),有13.05%的港口企業表示港口進口冷鏈貨物作業量非但無較大影響,而且還小幅上漲10%以內。未來一段時間疫情防控措施還會持續,港口企業需要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保持港口正常作業。
3.3 內循環政策和國外疫情影響是港航企業內貿集裝箱運輸需求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據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國內主要港口內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10.35%(外貿僅增長3.4%),內貿集裝箱運輸需求快速反彈。調查顯示:船舶運輸類企業表示內貿集裝箱運輸需求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好轉后的需求反彈,國內疫情控制有效,生產恢復較快,國外因疫情影響蔓延,民生物資短缺,導致出口貨物增長,從主要港口出口的集裝箱增加,國內支線集裝箱運輸需求反彈。同時,中央推進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的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這雙循環新格局下,國內市場發展較快,而國際市場復蘇相對緩慢。
港口企業表示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滑,國外疫情加重,內循環促使內需增長明顯、國內貿易量增幅較快,是內貿集裝箱量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國家政策對交通運輸方式的調整,加大了水路運輸力度以及大力推動散改集裝卸方式,集裝箱運輸能夠水水中轉,不再通過公路疏運,使國內內貿集裝箱運量大幅度增長。
航運服務企業表示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對外出口減少,國家實施了一系列“升級消費、擴大內需、調整產業結構”政策推動國內貿易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國家倡導雙循環戰略,內循環機制的良好運轉使得內貿水運形勢一片大好,內貿運輸需求快速增長,內循環戰略效果初顯。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編制室 陳悠超,周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