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對國有企業要有制度自信”,這些重要論述為弘揚國企精神,凝聚國企力量,走符合中國國情的國企發展道路,打造企業發展的國有樣本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以下簡稱“鎮海煉化”)創業45年來,堅持不懈地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守住國企“魂”、凝聚精氣神,勇做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的弄潮兒,積極打造企業發展的國企樣本。
做強做優做大國企需要強化精神力量
履行國企責任和使命的需要。國企本質上是在黨的領導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組織,承擔著經濟功能和政治功能相統一的特殊責任。要履行好這一特殊責任,就需要國企的干部職工不忘初心使命,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使國企真正成為黨和人民可以信賴、依靠的“大國重器”。鎮海煉化始終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不斷增強企業的活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用自己的成功實踐,證明了國企精神的力量,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堅定國企制度自信的需要。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基礎。鎮海煉化在改革發展過程中,逐漸培育出敢闖敢試、精益務實、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擁有文化自信的鎮海煉化人,敢為人先、勇立潮頭,探索出一條項目建設、管理變革、人力資源“三位一體”全面發展之路,并在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企業中,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自信。
推動國企繼續前進的磅礴力量。為了應對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的新要求新變化,國企需要凝聚做強做優做大的精神力量,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鎮海煉化位于浙江省這個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面對新形勢、新挑戰,秉持鎮海煉化精神,以弄潮兒的姿態勇立潮頭、搏擊風浪、引領潮流。
凝聚精神力量,為不斷發展壯大國企提供強大支撐
凝聚“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忠誠精神,為企業改革發展指明正確方向。鎮海煉化始終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擺在第一位,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始終不折不扣貫徹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把企業的前途命運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創新建立了黨委中心組學習、干部馬列主義理論培訓班、黨章學習小組、青工政治輪訓理論學習四大品牌,使干部職工煉就了“手把紅旗旗不濕”的政治定力和“弄潮兒向濤頭立”的過硬本領,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做到信仰不變、立場不移、方向不偏。
凝聚“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奉獻精神,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群眾基礎。鎮海煉化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堅持抓改革從抓思想切入,通過開展“四個面對,四個怎么辦”大討論等方式,凝聚堅持改革創新、持續提升競爭力的思想共識。樹牢主人翁意識,通過暢通成長通道、改革收入分配模式,開展“五進班組”勞動競賽,建立改善經營管理建議平臺、群眾性科技創新機制和“低頭撿黃金”隱患排查機制,依靠職工群眾的智慧推動企業發展。
凝聚“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戰略指引。鎮海煉化快速發展、走在前列,靠的是“吃螃蟹、喝頭水”的精神。鎮海煉化秉持這種精神,探索出一條“三位一體”發展之路。在項目建設上,圍著“提質增效”這個核心轉,堅持項目投資以價值為導向、生產經營以整體效益最大化為導向、科技進步以提質升級為導向,走出了一條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在管理變革上,通過改革體制架構、制度體系、績效管理等,進一步推動了全要素的優化配置。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堅持抓改革從抓思想切入、帶隊伍從抓干部入手、真關愛從嚴管理開始、激活力以價值實現為本,激發職工隊伍的活力。
凝聚堅定政治信仰的紅色精神,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紅色動力。鎮海煉化公司黨委充分發揮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確立了公司“12345”黨建工作模型和黨建KPI考核體系,引領各級黨組織增強政治功能,推動組織力提升工程在鎮海煉化落地見效,切實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凝聚精益務實的實干精神,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文化滋養。大氣、正氣、精細、勤奮、低調、務實,是鎮海煉化精神的重要內涵。鎮海煉化公司黨委始終圍繞“提高效率、增強活力、提升價值”的核心目標,不斷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追求管理簡化,向一切沒有價值的工作開刀,向一切有價值的工作傾斜,2020年公司制度壓減率達36%,23萬多件工作事項及時辦結率99.98%,辦理時長由原來的2天壓縮至0.31天。追求管理量化、精準督辦、剛性執行,促進形成“節點只能提前不能后退”的濃厚氛圍。追求管理優化,眼睛盯住市場、功夫下在現場,建立全員成本目標管理體系,推行“日產銷平衡、周生產優化、旬經營決策、月完善分析”等做法,實現生產的安全、優質、高效、環保、低耗和均衡。
凝聚高度自覺的自律精神,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鎮海煉化領導班子與職工一起在食堂排隊吃飯,不配專車、不配秘書,去外地出差,哪怕到半夜,能當天返回一定當天返回。堅持民主集中制,遇事多通氣、多交心、多諒解。公司班子成員調整后的“第一會”,必是討論廉潔自律守則的“規矩會”,班子成員之間真正做到“職責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制度上分、關系上合”。開展中層領導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啟動優秀年輕干部“建池入庫”計劃,為公司改革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強化精神力量,打造企業發展的國企樣本
抓改革先聚共識,打造思想建設的國企樣本。一是理論引領聚共識。堅持“煉油先煉人,煉人先煉帶頭人”,發揮好理論武裝“四大平臺”作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堅定理想信念。二是思想引領聚共識。堅持抓生產從思想入手,抓思想從生產出發,建立職工代表座談會制度,構建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陣地,高質量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凝聚改革共識,提振職工精氣神。
用文化凝神聚氣,打造文化建設的國企樣本。一是注重傳承。堅持傳承與培育并重,每年新職工一進廠門,公司就給新職工作關于石油精神、石化傳統、企業文化的報告。分配到班組以后,配好經驗豐富、作風過硬的師傅,不僅手把手傳技術,更在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將公司的精益作風傳承下去。二是融入制度。鎮海煉化始終遵循與企業理念文化建設相匹配的原則,在企業每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鎮海煉化借助制度文化的力量引導職工逐步接受新的價值理念。三是落于行動。職工的行為是制度文化與理念文化是否落地的最好檢驗。通過崗檢和經濟責任制考核,使“三項制度”落地,內化為干部職工的行為。通過發布實施《職工守則》等制度,規范干部職工行為。通過文明行為養成活動和典型引領,構成并塑造了較為全面的職工行為文化,共同推動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一脈相承驅動全面發展,打造深化改革的國企樣本。一是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制定中長遠發展戰略。2020年,鎮海煉化聚焦 “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發展目標,國務院國資委賦予鎮海煉化國有企業對標世界一流精益管理的標桿,集團公司黨組賦予“為中國石化未來發展探路引航”新使命,科學謀劃了打造全產業鏈的發展戰略、深化數字化轉型的改革戰略、持續賦能賦智的人才戰略“三大戰略”,為企業改革發展舉旗定向。二是在動態完善中把一張好的藍圖畫到底。當前的高質量發展“三大戰略”是對“三位一體”發展規劃的繼承創新、接續奮斗,在新時代邁出的新的一步。鎮海煉化堅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滾動完善、穩步推進”,制定并堅定不移地推動企業改革發展,促進了企業軟實力與硬實力同步提升。
把職工視為最重要的國有資產,打造以人為本抓發展的國企樣本。一是緊緊依靠職工群眾。鎮海煉化從寂寂無名到行業標桿,關鍵的因素是人。通過營造和諧穩定的大氛圍,引領廣大干部職工心懷搞好國企的責任和使命,面對困境不“等、靠、要”,不“坐嘆苦經”,而是敢為人先,把握住了每一次發展機遇。二是打造命運共同體。鎮海煉化持續打造企業與社會、自然、地方、職工四個命運共同體,營造了“鎮海煉化一家人”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