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
痛經是女性的難言之隱。一般的痛經,忍一下或吃點止痛藥能緩解,但是有些人的痛經,每次痛得死去活來,怎么也緩解不了。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二院)婦科門診里,經常有飽受折磨的嚴重痛經病人,李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李女士一想到過去的五年痛經經歷就心驚膽戰。每次例假的前一周,痛經就開始發作,到了月經第一天至第三天會痛到無法忍受。于是,她不得不每次都吃止痛片,但藥效過去劇烈疼痛就馬上回來。很多時候,她痛得只能蜷縮在床上,即使是大熱天,李女士也要捂著熱水袋。
前幾年,李女士的一個醫生親戚看到她,說她臉色蒼白,建議她去查查血常規。檢查結果嚇人一跳,血紅蛋白只有60多克/升,因為正常女性的血紅蛋白值是在110克/升~150克/升。
李女士開始四處求醫,知道自己得的是一種叫“子宮腺肌癥”的婦科疾病。這是種什么病呢?正常女性的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果某種因素導致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這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當內膜長到子宮肌層,就變成子宮腺肌癥,當卵巢,就是巧克力囊腫,內膜還會散落在腹腔、盆腔或腹膜表面等。
子宮腺肌癥治療方法有兩種,一是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短效避孕藥、宮腔內放置“曼月樂”節育環等;而癥狀嚴重者則要采用腺肌癥病灶切除、子宮切除等手術治療。
當時李女士不到40歲,于是選擇了保守治療的方式。但是,她裝了4次節育環,卻都以失敗告終。醫生告訴她,對于嚴重的子宮腺肌癥,僅僅用節育環顯然無法讓她告別痛經,她需要接受更多的治療方式。
李女士帶著最后的希望,走進浙大二院婦科,把厚厚的一沓病歷放在陳學軍主任醫師的門診桌子上。
陳學軍主任仔細地看了李女士歷年來的病歷和檢查報告,表示:導致李女士痛經的的確是子宮腺肌癥,而且經過這么多年,子宮已經增大到93x96x94毫米,正常子宮大小為60~70x50~60x30~40毫米,如果只是通過藥物或者“曼月樂”環來解決是相當困難的!
“考慮到李女士已經保守治療多次,痛經及貧血癥狀越來越嚴重,需要考慮更積極的治療,結合她本身的情況,子宮切除是相對合適的治療手段?!标悓W軍說。
對于切掉子宮,李女士下意識地害怕:手術要切開肚子,而且覺得從今以后自己將不再完整。陳學軍解釋道:切除子宮對女性來說,僅表現為不能月經來潮和不能再妊娠。并不影響女性的激素分泌,不影響女性是否進入絕經狀態,因為這是由卵巢功能決定的。至于民間說的會影響夫妻生活,也是不存在的。
陳學軍還安撫李女士,對于子宮切除手術,浙大二院采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方式,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手術技術,手術效果與開腹手術一致,甚至可以做得比開腹手術還要精細,且創傷小恢復快。
門診當天,陳學軍主任醫師即為李女士完善了全部檢查,以及新冠病毒核酸篩查等項目,并帶了腸道準備藥物回家。4天后,李女士直接來到浙大二院日間病房。在醫療組、麻醉手術部以及日間病房的默契合作下,陳學軍主任醫師為李女士進行了腹腔鏡下的全子宮切除術。由于子宮巨大,盆腔還有粘連,團隊用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徹底完成手術。手術后,李女士住到婦科病房,在護士的幫助下,當天就可以下床走動了。術后第二天,陳學軍再次評估了李女士的整體情況,為她開了出院通知。從此,李女士的子宮腺肌癥生涯徹底終結。自門診就診到手術后出院,李女士總共用了6天時間,其中在院時間僅為2天(48小時),院前完善檢查及術前在家等待手術時間4天。從此,她終于可以徹底告別痛經,再也不用吃大把大把的止痛藥了。

據了解,李女士的阿姨、母親都是子宮腺肌癥,難道這個病還會遺傳嗎?浙大二院婦科主任鄭偉教授表示,子宮腺肌癥確實有遺傳傾向,如果母親患有子宮腺肌病、巧克力囊腫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應該提高警惕,定期婦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掌握治療的先機。
那如何愛護子宮內膜,預防子宮腺肌癥呢?
●經期應禁止一切劇烈體育運動及體力勞動。否則可能會影響脫落的子宮內膜正常流出。
●調整飲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飲酒、少喝咖啡。
辛辣飲食可能會刺激子宮肌肉收縮,特別是在月經期,如果進食辛辣飲食可能會增加經血倒流的可能性,酒精和咖啡也會使子宮腺肌癥的危險性升高。
●衣著不要過緊,尤其是下身衣著。
穿緊身褲可增加經血逆流的風險,長期衣著過緊也會增加子宮腺肌癥發病風險。
●盡量少做人工流產。
人工流產和刮宮不僅會影響子宮內膜厚度,也可導致輸卵管粘連,子宮內膜粘連,增加盆腔炎癥,提升患子宮腺肌癥的風險,導致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