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鳳 張希 董宏偉

摘要:文章論述了在黑龍江省的寒地條件下,利用簡易陽光大棚,養殖紅鰲鰲蝦(Cherax quadricarinatus)仔蝦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對簡易陽光大棚養殖紅鰲鰲蝦仔蝦的優勢、簡易陽光大棚建造的技術指標、簡易陽光大棚內設置的帆布魚池中水質調控技術進行了介紹,對苗種的放養密度和人工管理措施中的飼料投喂、水質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進行了探索,并對養殖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簡易陽光大棚;紅鰲鰲蝦;養殖
中圖分類號:S966.12文獻標識碼:A
紅螯螯蝦(Cherax quadricarinatus),學名四脊光殼擬螯蝦,又稱澳洲淡水龍蝦,隸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擬螯蝦科,光殼蝦屬。蝦體色為綠色或褐綠色,雄性成蝦第一步足大螯的外側頂端有一鮮紅、柔軟的膜質帶,故稱其為紅螯螯蝦。室內水足箱養殖一段時間后,蝦體會變成天藍色,雄蝦的大螯足頂端具紅色膜質帶,美麗漂亮,因此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同時,該蝦具有個體大、生長速度快、適溫范圍內廣、耐低氧、適應性強等優點[1]。近年來,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的市場需求不擴大,市場上的克氏原螯蝦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所以紅螯螯蝦已成為填補螯蝦水產高端市場的優質養殖品牌,深受養殖戶和消費者歡迎,具有廣闊的養殖前景。
中國于1992年由湖北水產研究所引進,并先后在廣東、湖北、福建、江蘇、山東、北京等省份試養,取得初步成功,并在繁殖生物學、苗種培育、池塘生態養殖、病害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還沒有形成大的養殖規模[2-4]。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于2017年與臺灣合作養殖紅螯螯蝦,引進該蝦并進行試養。因哈爾濱市位于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之間,地處中國東北平原東北部地區,黑龍江省南部,位于第一積溫帶(2700℃)。夏季時間短,導致漁業養殖期短,只有4個月左右。為提高紅螯螯蝦苗種成活率,建立適于北方寒地紅螯螯蝦的養殖模式,考慮利用簡易陽光大棚來延長紅螯螯蝦仔蝦的養殖周期,提高紅螯螯蝦的苗種成活率及產量。該試驗開展于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水產分院,現將利用簡易陽光大棚養殖紅螯螯蝦仔蝦的關鍵技術總結如下,以供實際生產參考。
1 簡易陽光大棚養殖紅螯螯蝦的優勢
簡易陽光大棚養殖紅螯螯蝦的優勢主要有:利用簡易陽光棚養殖紅螯螯蝦,為蝦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養殖環境,可減少自然界不利因素的影響;養殖面積小,環境因子可控,利于人工操作和風險控制;簡易陽光大棚養蝦,投入少,利用率高,它突破了一些自然條件的限制,可以實現適時下塘,錯峰集中上市的高利潤。
2 簡易陽光大棚的建造及前期工作準備
簡易陽光大棚是暖棚養殖,是指在寒冷的季節給開放式或半開放式圈舍上扣蓋一層塑料薄膜,充分利用太陽能,提高棚內溫度,減少熱能損耗,降低維持需要,提高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它采用蔬菜用的條式塑料膜鋼管大棚結構,跨度6m~7m,長度24m。最高處3m,日光溫室采用座北朝南、東西延長的方位。地面鋪設排水管道、進水管、氣管,地面是地磚鋪成。陽光棚左側可放置4個寬2m,長4m,高0.5m的帆布魚池。右側放置2個長4m,寬2.5m,高1m的長方形玻璃缸;4個2.5m2,高0.5m的圓形玻璃缸。棚頂加裝2~3層黑色遮陽網,在溫度過高時用來降低棚內溫度。
帆布魚池中在仔蝦入池前要放好隱蔽物,如PVC管,黑色毛刷(直徑5cm~10cm均可),使用前做好消毒措施。清明節前后,哈爾濱室外池塘結冰開始融化,5月上旬簡易大棚內的水溫可以達到18℃左右,就可以進行紅螯螯蝦的苗種培育。
3 簡易陽光大棚帆布魚池的水質調控
水質調控是紅螯螯蝦苗種培育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該環節不但關系到苗種成活率,還關系到養殖中后期蝦苗對抗病害的能力。本試驗養殖用水為地下井水經分院自有過濾裝置過濾后用水。帆布魚池安裝完成后,先用漂白粉消毒,以減少病害。等藥性過后,再加水到40cm。利用溫室效應將水體提溫至18℃以上,在提溫的過程中可通過人為放入微生態制劑、藻種、肥等物質調解水質,使水體達到藻、菌、肥的一個動態平衡,給紅螯螯蝦蝦苗提供一個優質的、綠色安全的生態環境。
對于紅螯螯蝦仔蝦養殖來說,池水水質調控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保持水體溫度在18℃以上,不宜低于18℃,否則蝦苗的成活率會降低。二是保證水體溶解氧充足,達到4mg/L以上。為保證水中有充足溶解氧,可以配置增氧泵,功率85W即可滿足50m2面積水體的需求。帆布魚池內可設罷3~4個充氣頭。同時在日照強烈棚內溫度過高的情況下,應該揭開兩側塑料膜通風,調節棚內氣溫。
4 簡單陽光大棚紅螯螯蝦仔蝦養殖的關鍵技術
4.1 苗種放養
當帆布魚池內的水溫升到一定水平,即維持最低水溫達到18℃以上時,即可入放入仔蝦蝦苗。仔蝦蝦苗是指剛從母體脫離的仔蝦,體長0.7cm~1cm左右。本次試驗用蝦苗為本單位親蝦繁殖后所產的仔蝦。池內可放養密度為100尾/m2~200尾/m2,初養者放養密度可達到100尾/m2。放養仔蝦時注意平衡水溫后緩慢倒入帆布魚池中。
4.2 人工管理
4.2.1 投喂:仔蝦入池后,需投喂人工飼料。餌料有3種,第1種是基礎顆粒飼料(蛋白含量40%左右,粒徑0.8mm和1.0mm兩種規格),第2種是植食性餌料(黃豆、燕麥、黑葉輪藻、伊樂藻等),第3種是肉食性餌料(魚肉糜、螺肉糜、小型昆蟲等)。每天投喂2次,早8:30左右,晚4:30左右。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6%~8%,早上按日投喂量的1/5,晚上為4/5。3種餌料以基礎顆粒飼料為主,每隔2d投喂一次植食性餌料,每隔3d投喂一次動物性餌料。每天投喂2hrs.后觀察剩料情況,如有,吸出剩料并補充失去的水量,并及時調整投喂量。
4.2.2 水質管理:每天堅持檢測水質指標,氨氮、亞硝酸鹽,水質正常情況下每7d吸污加入新水,換水量為整個池水的1/4~1/5。如果氨氮、亞硝酸鹽結檢測果超出指標范圍,需大量換水,換水量為池水的1/2,換水前要保證新水老水 溫差不能超過5℃。帆布魚池改底選用2種藥物硫代硫酸鈉和過一硫酸鉀復合鹽,根據水質情況15d用一次。用過硫代硫酸鈉后的第2d需要加入EM菌等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pH值保持在7.6~8.8之間。
4.2.3 疾病預防:應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結合”的原則。在傳染病流行季節進行藥物預防,定期地籠捕出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同時,定期補充礦物質鹽和微量元素,提高蝦體的免疫力,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4.2.4 捕出:經過40d~50d的仔蝦培育,蝦苗體長達到3cm~3.5cm,就可以用地籠捕出放入室外池塘繼續進行稚蝦的培育。
5 注意事項
5.1 放入的仔蝦苗保證大小均一,強健有活力。大小差異太大,會影響蝦苗的成活率。
5.2 保證溶氧的充足供應即增氧機的正常運行。
5.3 大棚頂需按裝遮陰網來阻擋陽光的暴曬。在棚內溫度過高時,適當適時拉起大棚兩邊的塑料棚膜,通風降低棚內的溫度,保證日溫差不要大于8℃。及時注意天氣變化情況,保證水溫在18度以上。
5.4 有條件的話全池布滿伊樂藻可以起到遮光和充當棲息物的作用。
5.5 養殖期內注意監測水質指標,蝦的狀態,仔細操作、不斷總結,才能規避風險,取得養殖上的成功。
6 收獲情況
紅螯螯蝦的收獲采用地籠網誘捕,最后排水干池,捕捉后量體稱重放入室外池塘繼續培育(見圖1)。最初投放蝦苗10000只,體重484g,經過54d的精心管理,累計捕獲紅螯螯蝦8641只,共計9505g。成活率在86%,日增重率0.055g。
綜上所述,北方寒地區域利用簡易陽光大棚養殖紅螯螯蝦仔蝦,可適當延長養殖周期,使紅螯螯蝦仔蝦盡早進入池塘繼續培育。紅螯螯蝦的整個養殖周期被拉長,不擔可以提高紅螯螯蝦仔蝦的生長速度,也可以適當提高紅螯螯蝦的產量,適時下塘進行紅螯螯蝦成蝦的養殖,達到錯峰集中上市的目的,繼而增加漁民的收入。利用簡易陽光大棚培育紅螯螯蝦仔蝦,有利于找出適于寒地紅螯螯蝦的養殖模式,培育出適應北方寒地紅螯螯蝦養殖群體,填補了黑龍江省內人工養殖淡水蝦類的空白。
參考文獻:
[1]鐘詩群,龐守忠.紅螯螯蝦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養殖簡介[J].內陸水產,1997(8):25.
[2]潘曉藝,沈錦玉,曹錚等.紅螯螯蝦主要病害的研究進展[J].水產科學,2009,28(8):485-488.
[3]李貴雄.澳洲淡水龍蝦人工繁殖試驗[J].水利漁業,2007,27(5):37.
[4]李慶勇,高文峰,侯同玉等,澳洲淡水龍蝦池塘健康養殖技術[J].中國水產,2017,4:90-92.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ld conditio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using simple sunlight greenhouse, breeding Cherax quadricarinatus hepatopancreatic key techn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For simple sunlight greenhouse cultivation Cherax quadricarinatus hepatopancreatic,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unlight greenhouse built simple technical indicators, in the sunlight greenhouse of canvas in the fish pond water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the seedling of stocking density and artificial management measures of feeding, feed water manag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exploration,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breeding are expounded.
Keywords:simple sunlight greenhouses; Cherax quadricarinatus; Breeding
作者簡介:劉雙鳳(1980.1-),女,碩士,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淡水增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