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吉軒
2020 年年底的遼沈大地,雖已顯露初冬的寒意,但在丹東東港市前陽鎮石橋崗村,73 歲的村民田樹鵬心頭卻暖意融融。拿到被村原支書貪占的30 多萬元的征地補償款,老人緊鎖著兩年多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要不是鎮紀委給我撐腰,我上哪兒也要不回來這筆錢啊!”
老人的錢能失而復得,得益于遼寧持續推進全省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2020 年以來,遼寧省紀委監委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價值取向,堅持問題導向,提升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能力,著力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紀檢監察工作就在身邊,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2020 年,全省縣級以下紀檢監察機構立案29697 件、處分24579 人,同比分別增長15.8%、31.9%。
排查問題43021 件,涉及紀檢監察機關職責范圍內問題2480 件,全部辦結;共立案500 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42 人,組織處理207人,收繳違紀款項643 萬元,補發群眾應得款項2900 余萬元……前不久,依托基層監督力量,大連市紀委監委開展了涉農、民生資金和項目大排查大起底以及相應整改工作,根據實地督導、問卷調查、電話回訪等方式收集到的信息顯示,群眾測評滿意度較前幾年明顯提高。
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離不開群眾的力量。打通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更需要始終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來解決。
2020 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創新載體,拓寬、暢通信訪監督舉報渠道,持續在全省村(社區)選聘2 萬余名正風肅紀監督員參與監督。好比在基層安裝了一個個“微探頭”,激活了基層監督的“神經末梢”。截至目前,全省正風肅紀監督員共收集反映各類問題5.55 萬件。
“兒子是縣處級干部,母親卻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凌源市河坎子鄉正風肅紀監督員老王在走訪中聽到這件事后,立即向鄉紀委進行了反映。經過兩天的調查核實,涉及16 人的貧困戶識別不精準案件在全市通報曝光,相關人員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這起案件從立案到調查終結僅用了一周時間,通過該案件的嚴查快辦,不但解決了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還凸顯了監督工作在保障民生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凌源市紀委書記黃承彥說。
基層監督的強化,為提升基層治理創造了條件。
走進盤錦市盤山縣高升鎮東三臺子村,一條長4000 米、寬5 米,平坦整潔的柏油馬路取代了原來坑洼不平、塵土飛揚的土路,路邊兩排挺拔的樹木迎風起舞。望著這條便民路、致富路,三臺子村正風肅紀監督員掩飾不住笑意。正是借助全省開展涉農資金涉農項目大排查大起底的契機,正風肅紀監督員將修路作為重點線索上報,向街道辦事處多次反饋該問題。后經過村、街道、交通部門三方努力,高標準柏油路一直修到了城區,直接受益群眾2000 多人,受益農田面積3000 余畝,有力推動了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一家“養鵝場”,沒有冷庫、沒有冷藏車,甚至一根鵝毛都沒有,就騙到國家冷鏈物流補貼近800 萬元……2019 年以來,沈陽市發改委系統先后有信息中心原主任、經貿處原處長、法庫縣發改局原局長等三名干部被留置,涉案金額最多的超過1000 萬元。
對此,沈陽市紀委監委在督促發改委清繳違規資金的同時,建設“行權體系管理平臺”,完成了15 億元資金的網上辦理,18 項權責清單實現線上運行,并與全市其他部門系統互聯互通,守住全市項目資金鏈“第一公里”。

凌源市紀委監委第五協作區工作人員在花卉市場向花農調查了解情況 攝影/程飛
這樣通過大數據監督貫通“兩個體系”建設,實現監督寓于治理、以監督保障治理的方式,在沈陽并非個例。
以他人名義“擔名”領取補貼、虛增申報面積多領補貼、一人跨村領取“雙份地”補貼……在康平縣,像這樣套取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的“貓膩”,都因為康平縣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監督和治理系統上線而被遏制住。康平縣紀委監委從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入手,建立補貼領取“大戶”、各村歷年申報總面積、補貼領取頻次、補貼領取面積、跨村領取補貼人員、補貼領取資格審定等6 個監督比對模型,精準發現疑似問題。
推廣大數據監督,遼寧堅持立足“監督的再監督”,將政府部門日常監督工作植入部門權力運行體系和治理體系。
2020 年8 月10 日,全省紀檢監察大數據監督現場會在沈陽召開,對全省推廣沈陽大數據監督工作經驗進行動員和部署。選擇了較為成熟的公務車輛加油卡、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民政服務管理、人民防空行政職權監管、六類監察對象監督等5 個專項監督系統在全省紀檢監察系統推廣應用,要求各市紀委監委立足地區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一項或幾項開展專項治理,確保落得下、起作用、見成效。
目前,遼寧各市正根據數據模板的要求,采集數據傳輸至省大數據平臺,進行比對、碰撞。
大連市紀委監委推進公務車加油卡、六類監察等數據采集工作,并結合當地特點,針對招投標領域進行專項整治,目前數據已全部采集到位。
據了解,遼寧省已在各市推廣大數據監督工作,今年上半年,遼寧將選擇部分省直單位和全省各縣(市、區) 進行推廣,推動大數據監督在全省“全覆蓋”。
走進北鎮市羅羅堡鎮紀委,同步錄音錄像、即時監控運行順暢,集紀委辦公室、信訪接待室、標準談話室等功能于一體的辦公專區配置規范、齊全,為充分發揮鎮街紀委職責作用提供了便利條件和有力保障。目前,全省已有513 個鎮街建立了紀委辦公專區。
破解基層監督難,如果說2018年是遼寧的開局之年、打基礎之年,2019 年是持續跟進、上臺階,那么2020 年就是鞏固提高之年,將已經探索出的先進經驗進行制度化和規范化。
縣級紀委監委統一設紀檢監察室,紀檢監察室人員數量原則上不少于人員總數的一半,人員力量注重向執紀執法一線傾斜,全面實行鄉案縣審……前不久,遼寧省紀委監委印發《關于規范縣鄉紀檢監察工作的意見》,科學調整機構設置和職能設定,強化內部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不斷提升縣鄉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
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結合深化監察體制改革,遼寧省紀委監委制定《關于縣(市、區) 監察委員會向鄉鎮(街道) 派出監察辦公室的指導意見》,明確4項主要職責、4 種審查調查權限,共向鎮街派出1335 個監察辦公室,推動監察職能向鎮街延伸、實現監察監督全覆蓋。
“下一步,我們要把握基層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要求,增強改革創新的高度自覺,堅持把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價值取向,堅持把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作為關鍵之舉,不斷總結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不斷提高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質量和水平。”遼寧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廖建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