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亮,駱萬博,李 慧*,秦 偉,儲匯連
(1.長春工業大學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2.中國電建集團長春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12)
在工業生產以及制造過程中,無刷直流電機(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BLDCM)因其優良的工作性能正在逐漸成為很多執行機構的主要動力部件[1],并且它具有結構簡單、運行效率高及調速性能好等優點,在工業自動化制造中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經研究發現,在某些特定的系統參數條件下,BLDCM存在混沌行為,主要表現為轉矩間歇性波動、電機轉速低頻振蕩,可嚴重破壞電機的穩定運行,甚至引起工業驅動系統崩潰[2]。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和抑制BLDCM的混沌行為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
針對混沌系統的控制問題,研究人員都致力于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3-9]。Li G等[6]提出了一種自適應神經網絡反推控制法,利用神經網絡作為通用逼近器估計未知的非線性函數,并根據分析李雅普諾夫穩定性原理及反步法實現了混沌同步控制;Alrifai M T等[7]采用一種魯棒控制,即滑模控制(SMC),保證了系統狀態與其期望值的收斂;Kocamaz U E等[8]對線性反饋、滑膜控制及無源控制進行對比得出,滑模控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實時性,線性反饋控制器雖然簡單,但需要較大的控制增益,其控制性能優于無源控制器,但比滑模控制器差;Reza Ahrabi A等[9]基于T-S模糊模型,利用線性矩陣不等式(LMIS)設計了混沌衛星系統穩定與同步的預測控制器,實現了兩個衛星系統的同步。然而,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反步控制和無源控制均取決于系統的數學模型,由于系統參數的不確定性,無法保證系統的動態性能;滑模控制要求系統參數不確定性滿足特定的匹配條件,且控制器存在“抖振”現象;模糊控制通常基于系統的T-S不確定模糊模型,由于其計算量較大,響應速度較慢。
與上述方法相比,時延估計控制(Time-Delay Estimation, TDE)具有結構簡單、易于調整參數、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更容易應用于實際工程。為了控制BLDCM中的非期望混沌,文中采用基于時延估計法的BLDCM混沌控制法,該方法將參數不確定和外部干擾作為系統總擾動,通過時延估計器在線估計并補償,使系統狀態快速、穩定地到達期望平衡點。
d-q坐標下的BLDCM狀態方程為[10]

(1)
式中:id,iq----定子三相繞組在d-q空間坐標下的等效電流;
ud,uq----定子三相繞組在d-q空間坐標下的等效電壓;
Ld,Lq----定子三相繞組在d-q空間坐標下的等效電感;
ω----轉子角速度;
Rs----繞組電阻;
b----阻尼系數;
J----轉動慣量;
φ----磁鏈系數;
np----磁極對數;
TL----負載轉矩。
假設電機轉子氣隙磁場均勻,并對系統(1)進行線性映射與時間尺度變換[9],可得

(2)
式中:γ----自由參數;

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將系統的外部輸入設置為零,即
此時相當于電機不受任何外力影響,電機數學模型為

(3)
根據勞斯穩定判據可得[11],當


圖的相軌跡曲線


圖2 霍普夫分岔圖
李雅普諾夫指數如圖3所示。

圖3 李雅普諾夫指數圖
經計算,
LE1=0.414 7,
LE2=0.002 3,
LE3=-7.873 7,
Lyapunov維數
DL=2.052 4。
可見,系統最大Lyapunov指數為正,且為分數維。在該參數條件下,BLDCM處于混沌狀態,因其非周期和不可預測性,會被認為是錯誤或故障而誤處理,導致電機損毀,進而影響整個工程的運行。因此,有必要尋找有效的控制策略對BLDCM系統中存在的混沌行為進行控制。
令
那么含參數不確定及外部干擾的BLCDM模型為
(4)
式中:d1,d2----未知有界的外部干擾,‖d1‖≤ε1,‖d2‖≤ε2。

(5)
系統誤差方程為

(6)
對誤差方程(6)求導,可得
(7)
因此,只要使得誤差e1和e2趨近于零,那么誤差e3也將趨近于零。
誤差系統(7)的前兩個方程可表示為

(8)
由于f1(e1,e2,e3)和f2(e1,e2,e3)是連續的,根據延時估計法,若τ足夠小,那么

(9)
令

(10)
將式(8)代入式(10),可得

(11)

(12)
式中:k1>0,k2>0。
若控制器滿足式(12),則誤差子系統(8)滿足全局漸進穩定。
證明:
1)對于誤差子系統(8),選取李雅普諾夫函數
對V求導,可得



(13)
式中:E1,E2----時延估計誤差,其表達式為{E1=f1(e1,e2,e3)t-f1(e1,e2,e3)t-τ,
E2=f2(e1,e2,e3)t-f2(e1,e2,e3)t-τ。
(14)
當取集合

2)設誤差e1和e2趨近于零的時間分別為t1和t2,那么當t≥max{t1,t2}時,誤差e1和e2恒為零。此時可得誤差系統(7)的第三個方程為

(15)
由于σ+Δσ>0,因此式(15)滿足指數穩定。
綜上所述,若控制器滿足式(12),則誤差系統(7)漸進穩定。證畢。
基于理論分析,通過MATLAB進行BLDCM混沌系統仿真實驗。系統參數:
σ=5.46,
γ=17,
電機參數設定為:
L=14.25 mH,
R=0.9 Ω,
J=4.7×10-5kg·m2,
b=0.016 2 N·m/(rad·s-1),
那么系統的三個平衡點分別為P0(0,0,0),P1(16,4,4)和P2(16,-4,-4)。系統初始條件為
(x1,x2,x3)=(0.01,0.01,0.01),
外部擾動為
d1=d2=0.4sin(4πt),
采樣時間為0.01 s,控制參數k1=70,k2=60,時延參數τ=0.001。
當5≤t<10時,系統期望平衡點為P1(16,4,4);當10≤t<15時,系統期望平衡點為P2(16,-4,-4)。
受控系統的相軌跡曲線如圖4所示。

圖4 受控系統的相軌跡曲線
受控系統的狀態變量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受控系統的狀態變量曲線
從圖4和圖5可以看出,在前5 s內,由于BLDCM系統未受控制,因此響應具有混沌現象;在5 s后加入時延估計控制器能夠使系統在1~2 s內先后達到兩個期望平衡點,從而有效地抑制了BLDCM混沌行為。
受控系統的狀態誤差曲線如圖6所示。

誤差曲線
從圖6可以看出,在加入控制器且系統相對穩定后,系統的3個狀態量與平衡點的誤差e1、e2和e3均小于0.01,因此受控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強,即魯棒性較好。
首先基于BLDCM的數學模型分析了混沌系統的動態特性,以及產生混沌現象的條件。其次,針對含有參數不確定及外部干擾的BLDCM混沌系統設計了時延估計控制器,并基于Lyapunov穩定性原理證明了系統全局漸進穩定。最后,通過仿真實驗分析,時延估計法能夠保證BLDCM的3個狀態量在1~2 s內到達期望平衡點,且誤差均小于0.01,從而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此外,該方法設計結構簡單,易于調整參數,因此在工程上易于實現,對BLDCM的混沌控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