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共自行車公司 黃椿舒
安全是公交企業發展的基礎,在公交的生產經營中,駕駛員起著主導作用,如何快速識別出影響公交駕駛員安全行車的心理因素并及時疏導,是個需要深思的問題。2020年7月7日,交通運輸部發文要求“切實強化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要督促公交企業密切關注駕駛員身體、心理健康狀況,嚴禁心理不健康、身體不適應的駕駛員上崗從事營運,嚴禁客運車輛帶病運行,加強公交車運行動態監控,及時提醒和糾正不安全駕駛行為?!边@是對公交車運行安全的關注和對公交駕駛員安全行車心理問題的重視。對此,本文圍繞公交駕駛員的職業心理特點、影響安全的心理因素及對策展開研究。
影響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和生活壓力、心理疲勞、環境適應、心理應激等四個方面。
公交車駕駛工作本身,例如工作時間、工作環境、企業變革等都會誘發員工的壓力。公交駕駛員看似簡單重復的工作常常要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危急情況,長期的緊張工作和反復的壓力刺激增強了低密度、持續時間長的壓力感。
筆者數年前曾通過HRV(心率變異性)實時測評、抗壓能力測試量表、駕駛員自評壓力源量表及沙盤游戲療法等方法,調查了昆明公交集團第五公司66路甲班全體22名公交駕駛員的心理壓力及其來源。在公交駕駛員的壓力評估中,有91%的駕駛員感到有壓力(23%的駕駛員表示壓力很大;36%的駕駛員表示壓力較大;18%的駕駛員表示壓力一般;14%的駕駛員表示壓力較?。?,僅有9%的駕駛員表示沒有壓力(附圖)。

附圖 公交駕駛員壓力調查結果圖
長期在一線行車的公交駕駛員,由于長時間工作、連續倒班、作息不規律等原因,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緊張、思維遲緩、分析判斷能力下降、心情低落、行動吃力、易疲乏等身心反應,說明已經處于心理疲勞狀態。
如若缺少家人和朋友,缺乏社會支持系統,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得不到充分的支持和關懷,長期這樣容易形成自我封閉和隔離的心理特點。這樣的公交駕駛員極易產生孤獨、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逐漸累積就會轉化為不穩定因素,這將對安全運行造成不利影響。
應激是指人在受到各種外界強烈刺激所出現的普遍性身心反應。具體表現為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易激動以及焦慮、抑郁、恐懼、無助和失控。在應激狀態下,公交駕駛員的感知思維和反應能力都很難正常發揮,極易出現操作失誤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從《安全心理學運用知識》可知,導致公交駕駛員應激的刺激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生活事件,一個是人際沖突。
(1)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變動,生活事件的實質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表現。同時生活事件還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是指個人生活中發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適應的事件,包括正面事件和負面事件,并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件都會使人們的情緒發生較大波動而產生不利影響。由于各種生活事件性質和嚴重程度不同,其對人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生活事件與心理障礙也有關系,生活事件越多,發生精神障礙,如抑郁癥狀、睡眠失調等就越多,發生心理病理行為的可能性也越大,甚至可能導致精神分裂癥。另外生活事件與人的某些軀體疾病,如潰瘍、原發性高血壓也有密切關系。
(2)人際沖突。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人際關系是人們在生產或生活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關系,人際關系通常包括親屬關系、朋友關系、學友關系、師生關系、雇傭關系、戰友關系、同事關系及領導關系等等。人際關系是融洽和諧還是隔閡緊張,不僅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還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工作效率和生產安全,因此人際關系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工作和生活,而不好的人際關系則會對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響。人際沖突也是重要的應激源。
公交駕駛員的心理疏導涉及到安全營運、黨政工青婦等各個方面,現提出以下具體疏導對策。
從國內外大量的統計數字得知:道路交通事故中70%以上是由駕駛員因素引起的;而且研究發現,以前發生過交通事故的人重復發生事故的概率很高,習慣上把這些容易出事故的人叫做“事故多發者”。這些人之所以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主要與他們的心理、生理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有關。所以把心理素質測試作為公交駕駛員的一項重要考評內容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從源頭上做到事故預防。因此建議:公司在招聘公交駕駛員時要先過心理篩查關;在公交駕駛員體檢時要加入心理篩查內容。
公交企業應該樹立為公交駕駛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意識,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員工心理健康服務網絡體系。如以一定人數規模的組織為單位,通過培訓確定1-2名兼職心理健康觀察員,讓他們能及時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需求,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或將信息及時傳遞給安全管理者。
“不聊工作小組”可以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場所固定在某個會議室或休息室定期開展活動,活動主題由團體成員現場討論形成,完全尊重團體成員的主觀意愿,沒有事先規定和引導,大家要遵守小組的保密原則。
“麻煩公交駕駛員小組”:每一個車隊都會有一些出勤差、事故多,或是雙百、兩率經常不合格的令人頭疼的“麻煩駕駛員”,可以把這些駕駛員集合起來,定期利用工作和業余時間參加小組活動。
員工喜聞樂見的“興趣小組”,如各種球類活動小組、讀書會、美食小組等,很多公交企業已經開展并取得了成功的經驗,于此不再贅述。
這些小組組成并形成穩定的活動模式,組員之間相互信任和理解,形成支持、傾聽、共情、反饋的支持環境,組員在小組里學習到的人際關系模式可以調節其所處現實生活里的實際人際關系并趨向于融洽。有了穩定的團體支持系統,個體不計后果、破壞性、毀滅性的見諸行動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公交企業應注重分析駕駛員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態,教育公交駕駛員每當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和出現重大困難、身心健康存在突出問題時主動向單位反映,尤其是讓黨組織知曉,樹立“有困難、找書記”的意識,黨組織幫助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不斷加強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提高駕駛員的思想覺悟,建立協調和睦的人際關系。
企業要培養公交駕駛員的心理素質,謹防“怒路癥”(“路怒癥”屬于心理學上的陣發型暴怒障礙。駕駛員在“路怒癥”的左右下,可能出現不遵守交通規則、敵視其他車輛的駕駛行為,將嚴重惡化道路交通狀況,也會造成很大的交通事故隱患)。由于開車時公交駕駛員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集中的狀態,駕駛的疲勞感會慢慢從生理轉到心理上,這也是為什么職業駕駛員的心理更容易受到刺激的原因。
防止“路怒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做好自我調節,企業可以培養公交駕駛員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遇到堵車時“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以想一些愉快的事情,盡量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也可以教育公交駕駛員通過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如運動、聽歌、書法、繪畫、看書等方式讓自己放松。此外,還可以通過呼吸訓練、練習“和諧三步法”、瑜伽、正念、冥想等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集中在我們當下的感受上,放松情緒,將憂思放在一邊,有利于我們更好的自我接納。當遇到“路怒”爆發時,可以穩定地控制自己的心態,學會讓心情“慢下來”。每次出車前認真檢查好車況,避免在行車途中出現不應出現的故障,同時盡量按時間出車,不要盲目趕趟,在適當情況下還可有意識地放慢車速,讓自己盡量從容些。
最后,企業還可以讓公交駕駛員明白:要從心理上自我放松,多轉移注意力,多緩解壓力,更要多為其他人著想;在飲食上注意調理,多吃清淡飲食,性情會比較溫和,少吃油炸和甜膩的食物、多喝涼開水等,都是防止“路怒癥”的好方法。
當公交駕駛員由于身體、心情、家庭、婚姻、愛情、親子等各種因素引起情緒不佳,本人主動申請不上路的,應予以調休,準許他們休“情緒假”。同時調度員、車隊書記、隊長等管理人員要增加安全管理的敏銳性,主動關心了解員工的工作情況和生活狀況,及時發現并消除因為情緒不佳上路駕駛而引發安全事故的種種隱患……
整合全國公交企業心理健康工作的資源,積極爭取專業機構協會的支持和幫助,在開展“公交員工心理健康”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編寫了《公交員工心理健康手冊》。手冊運用心理學和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公交員工的心理健康存在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幫助公交員工學習、了解心理學與心理健康知識,調節心理狀態,促進其心理健康;分析公交員工可能面臨的應激源,幫助管理人員識別公交員工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苗頭,進一步促進公交員工心理健康,從而減少安全隱患,保障安全生產?!豆粏T工心理健康手冊》特別關注和幫助公交駕駛員改善和消除不安全心理。
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慶公交墜江事故、貴州安順公交車墜湖事件等重大事故、事件,受到影響的公交駕駛員有必要進行一定范圍的心理干預。除了要進行自我心理調適之外,其所在單位還要讓員工和企業建立有效的鏈接,要通過單位設立的心理健康輔導室或購買服務的方式幫助員工克服焦慮,擺脫陰影,變得更堅強,以更開闊的眼界和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生活,通過審視自己的不良情緒,讓心理更加積極健康,這對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業的發展前行都至關重要,因此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實施心理干預,增強心理“免疫力”,確保員工高效返崗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