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摘? ?要:休閑農業是農業發展的一種新型業態,已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唐山市豐南區是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通過實地調研,對唐山市豐南區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立足豐南區實際,結合地區區位條件、旅游發展基礎、周邊市場條件等優勢,在分析豐南區休閑農業發展存在問題基礎上,提出豐南休閑農業發展應注重在編制規劃、合理定位、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加大宣傳等方面做出努力。
關鍵詞:農旅融合;休閑農業;發展對策;唐山市豐南區
中圖分類號:F59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05-0016-04
休閑農業是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提供人們休閑,增進居民對農業和農村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形態;是結合生產、生活與生態三位一體的農業,在經營上表現為產供銷及旅游休閑服務等三級產業于一體的農業發展形式,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休閑農業作為農業發展的一種新的形態,對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通互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休閑農業的發展對實現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等方面具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了推進農業功能拓展、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民增收,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計劃從2010年起培育100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通過這100個示范縣的發展,探索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規律、引領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2015年,唐山市豐南區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研究唐山市豐南區休閑農業發展的狀況及其發展路徑,對探索和創新休閑農業發展的思路具有重要意義。
一、研究區基本概況
唐山市豐南區位于河北省東北,是唐山市唯一的沿海主城區。區域位置優越,是沿渤海和環京津雙重經濟圈腹地。交通便利,京哈、漢南鐵路,京沈、津唐、唐港、沿海、唐曹高速等交通干線在區內交織成網。全區轄15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52萬,其中,農業人口40萬。綜合經濟實力連續三年位居河北省“十強”之首,五次挺進全國“百強”行列,是工業強區、農業大區。
二、唐山市豐南區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2015年,豐南區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借助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建設的契機,豐南區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休閑農業。通過對豐南區若干農業園區的實地調研和對豐南區政府農辦等機構的走訪,對豐南區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進行總結。豐南區共有國家級4A景區1個,全國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三星級企業3個,市級鄉村旅游示范點2個,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點135個,其中規模以上17個。全區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重點鎮9個,景點分布占全區鄉鎮區域的80%以上,并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2015年,全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12.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8億元,直接帶動了農民就業增收。
三、唐山市豐南區休閑農業發展優勢
(一)區位交通發達
豐南區位于環京津和環渤海雙重經濟圈腹地,交通便利發達,真正納入了首都半小時經濟圈。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與唐山市主城區、周邊的京津等大城市聯系方便,區內道路通暢,可進入性強。
(二)自然資源豐富
豐南區境內河、湖、塘、海洋、濕地等水資源齊備。海岸線長23.5公里,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河蟹產銷基地和漁業地區之一。境內還有豐富的煤炭、石油、海鹽、天然氣、礦泉水、地熱等自然資源。
(三)文化底蘊深厚
豐南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民間留下了大量人文資源,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地秧歌、泥塑藝術等各具特色、遍布全區,具有300年歷史的豐南簍子秧歌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旅游基礎雄厚
豐南區通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形成南部“濱海小鎮”、西部“運河之家”、東部“采摘樂園”的基礎格局。2016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唐山舉辦,也是發展休閑觀光旅游的重要契機。唐山市發展生態城市、打造旅游產品、發展旅游產業成為城市轉型中的主要工作,旅游發展具有一定的基礎。
(五)農業產業多元
豐南區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和蔬菜等農副產品。同時,建設有設施菜、優質棉、生態林果、奶牛、生豬、肉蛋雞、海淡水養殖等特色產業基地,是河北省糧食生產基地、水產先進縣(市)區和全國重點產棉區,素有“冀東糧倉”之美譽。豐南區是唐山市主城區中唯一沿海的區,發展沿海的農業特色,產品多元,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六)基礎設施完備
豐南區不斷加強旅游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環衛設施、安全設施、購物設施等建設,擁有完善的水電路通訊網絡設備,主干路至旅游景區實現路面硬化率100%,公共交通暢通率達到100%。
(七)市場潛力巨大
豐南區位于京津唐腹地,特別是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宏偉戰略的提出,1小時車程覆蓋范圍廣泛,是較為優質的旅游輻射區,市場開發前景將更加廣闊。唐山市是經濟發達城市,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唐山市主城區居民成為穩定的客源市場,京津大城市客源成為遠景市場。
四、休閑農業發展中存在問題
(一)特色意識淡薄,經營模式單一
休閑農業的發展在于特色,沒有特色的旅游是很難持久發展的。目前,豐南區休閑生態農業基本是以果蔬采摘、餐飲、垂釣為主,同質同構現象明顯,各休閑農業點的發展模式雷同。而且豐南的休閑農業發展,經營模式也較單一,多半是農戶為主導、企業為主導型,其他的發展模式在豐南區很少見。休閑農業發展中服務功能也較單一,多數是采摘類的農家生活體驗和觀光。其實農業休閑旅游還有農事參與、社會教育等其他作用。絕大多數經營主體對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傳承開發投入的精力較少,地方特色體現不充分,寓教于樂、主題鮮明的創意活動還不多,缺乏更有觀賞性、體驗性的農業項目,導致游客引不進、留不住、難再來。
(二)規劃布局不合理,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園區整體規劃不合理,地理位置較偏僻,加上宣傳力度不夠,在發展過程中項目功能不配套,簡單仿效,粗放經營。項目設計趨同,市場定位不明,存在一定的無序性和盲目性,導致因低層次開發、產品品位不高、配套設施和環境較差。大部分休閑農業項目是個體經營性質,實行家族式管理,加上缺乏必要的培訓,組織能力及管理準備不足,在經營管理上不規范,在服務質量上不到位,與顧客的要求相去甚遠。
(三)農產品銷售體系發展緩慢
豐南區現有農產品銷售體系不健全,大型農產品物流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產品銷售只憑借采摘,這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好的銷售體系加以保證。產品銷售渠道單一,多數為線下銷售,網絡銷售大多停留在微信朋友圈銷售,個別農業企業剛剛開通網上商城銷售,對蔬菜進社區直通車的扶持等政策缺乏有效的頂層設計和普遍推廣。
五、豐南區休閑農業發展對策建議
(一)科學規劃,合理定位
休閑農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發展運營中涉及到農業產品結構、休閑服務項目、景觀環境、文化氛圍、基礎設施和運營管理等多個方面,這就需要有規劃地進行推進[6]。改變目前豐南區休閑農業發展各自為政的問題,應該在全區層面對休閑農業的發展做出整體的規劃。區政府應該進行科學的規劃,注重規劃的前瞻性,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規劃發展豐南區的休閑農業。豐南區將來要融入唐山市的主城區,以便與主城區的交通聯系更加便捷。要做好良好的定位,將豐南區休閑農業發展立足于目前服務本地,遠期服務京津的大視角進行定位發展。借助豐南區良好的地理區位條件和便捷的交通條件,打好綠色休閑牌,在經營的品種、開發的產品、休閑的項目上進行高起點的定位和規劃、不斷擴展服務項目,努力服務唐山市的主城區和周邊京津等大城市。
(二)挖掘特色,打造精品
休閑農業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城市居民去農村進行觀光休閑和度假,其目的就是為了觀新賞異,體驗清新、潔凈的農村生態環境和新奇的田園景觀、農耕文化,感受純樸的鄉情鄉味。所以休閑農業建設中要將富有農業特色休閑項目引入農莊、企業,打造特色招牌,形成鮮明主題。將農業生產、生活、生態進行有機融合,把現代農業、科普教育,以及環保、農事體驗融為一體。注重吸引游客參與,并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開發個性化的休閑旅游產品,以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確定“科技、時尚、文化、休憩、趣味、濱海”六位一體的現代休閑農業的發展主題,開發出生態觀光、休閑度假、節慶旅游、主題旅游4大旅游產品,抓住重點進行建設,打造品牌,打造精品。調動重點鄉鎮的積極性,細化“三沿”休閑生態農業旅游路線及實施方案,做到每個鄉鎮都有人管、有亮點。
(三)合理規劃景點布局
豐南區休閑農業覆蓋全區80%地域,這就要求在區域層面進行合理的布局。要以現有休閑農業企業為點,沿河、沿邊、沿海為線,形成全區休閑生態農業點線面布局。沿河即沿運河周邊加強生態景觀帶,沿水岸建設運河小鎮及核心示范園區、“神農谷”農業生態園、菌物大世界、北方蘭花科技示范園、香草園等項目。沿邊即沿路邊進行建設觀光休閑體驗園,主要分布在交通主要沿線,重點建設意隆生態觀光園、“久久玫瑰紅”浪漫愛情園、精品果蔬采摘園、濕地公園、新啟農業園、稻漁觀光、休閑農家樂等若干個農業生態園。沿海是以濕地生態休閑為特色,大力發展濕地休閑旅游,設置科普體驗產品,強調人與濕地的近距離接觸和深度體驗。海洋漁業旅游區要大力發展濱海休閑觀光和養生文化旅游,建設濱海溫泉文化休閑廣場、休閑漁家樂、漁港樂園等項目。從面的角度看,豐南區在多地打造特色村落, 在面上鋪開,充分利用豐南鄉村歷史資源,大力發展古銀杏、裴文中故里、藥王廟、漁獵等特色鄉村旅游項目。
(四)加快農產品市場建設,構建現代農產品物流體系
依托毗鄰京津、輻射東北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業。依托各地特色產業,打造不同類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鼓勵建設農產品產地市場,提高農戶議價水平。比如,以錢營鎮、大新莊鎮設施菜、瓜菜為基地,面向京津唐,加速打造聚鑫蔬菜交易市場;在南孫莊鄉謀劃建設辣椒批發市場;在黑沿子鎮謀劃建設水產品批發市場等。同時,加快推進潤達農副產品交易暨冷凍品展銷中心和正源果蔬加工有限公司等具備初加工、倉儲能力的冷鏈物流企業建設,建設集展示交易、冷鏈物流、綜合服務、商務配套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大型農產品物流基地。依托中南區“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縣工程,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和流通體系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有效對接,引導農戶由“馬車配送”逐漸轉變為“網上趕集”,提高農產品流通能力。
(五)加大投入,廣泛宣傳
豐南區政府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尤為重視,通過多種方式大力投入、廣泛宣傳。區政府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為一產轉型、三產融合的突破口,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并出臺一些扶助政策,如每年拿出2 000多萬元的專項資金,對納入發展規劃的標準高、規模大、帶動強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點給予資金扶持等。加大對外推薦力度,在北京市、天津市旅游推薦會上宣傳豐南鄉村旅游景區,并在中央和省、市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投放宣傳廣告片;聘請省市攝影名家拍攝豐南田園風光,制作成精美的畫冊;在高速公路兩旁懸掛主題鮮明的宣傳廣告;邀請中央和省、市新聞媒體記者來豐南采風,舉辦大型的運河文化節、冀東民俗節、美食節、蔬菜節、采摘節、攝影比賽、垂釣比賽等活動,大大提高了豐南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度。加大行業標準制定和宣傳力度,圍繞品牌培育造聲勢;支持休閑農業星級示范創建,提升豐南區休閑生態農業影響力和知名度。
參考文獻:
[1]? ?鄒統釬.鄉村旅游理論·案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2]? ?郭煥成,呂明偉.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經濟地理,2008,28(4):640-641.
[3]? ?邱崔,史亞軍.中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33(27):314-317.
[4]? ?郭煥成,任國柱.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1):66-71.
[5]? ?郭煥成.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意義、態勢與前景[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0,31(1):38-42.
[6]? ?孫中偉,王楊,韋銳,等.石家莊市觀光休閑農業開發的空間分區與培育路徑[J].中國農學通報,2011,(29):306-312.
[7]? ?王克柱,趙英杰,文慶.保定市休閑農業對接京津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5):2954-2958.
[8]? ?楊英法,袁彪.關于河北休閑農業發展的思考[J].農業經濟,2010,(8):18-20.
[9]? ?栗進路.河北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2012,(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