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瑞雪 樊峰偉
摘要:針對當前在公共衛生管理領域的存在的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醫療項目資金管理不規范、物資追溯系統不健全、指揮決策系統尚未實現全國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等問題,結合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交易透明、可追溯性、匿名性、自治性的特征,提出了區塊鏈推進藥品、食品防偽溯源,區塊鏈推進醫療資源管理與調控,區塊鏈推進公共衛生政務公開,區塊鏈推進公共衛生數據共建共享,區塊鏈推進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管理等應用前景。分析了區塊鏈技術應用需要解決的諸多問題:核心技術的攻關、政府部門的協調、參與方的協作、基礎設施的建設、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機制體系的建立。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公共衛生;管理模式;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TP393?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02-0238-03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unbalanced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irregular management of medical project funds, imperfect material tracing system, and the failure of command and decision system to realize national interconnec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s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ation, non-tamper-ability, transparent transaction, traceability, anonymity and autonomy, it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source of anti-counterfeit drugs and food,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medical resources, promote the disclosure and sharing of public health data, promote public health crisis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ye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such as technical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acilities,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s.
Key words: blockchain technology;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peration mechanism
1 區塊鏈技術簡介
區塊鏈技術建立在數學、計算機網絡科學、密碼學等多種技術整合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去中心化的數據記錄和存儲體系,并在存儲數據的區塊上打上時間戳形成前后關聯的數據存儲結構,也被稱為分布式數據庫[1]。
區塊鏈應用的六大特點是[2]:(1)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不依賴中央處理節點,采用分布式存儲的方式由全網節點共同創建并維護,不存在中心化的設備和管理機構;(2)不可篡改,數據一旦上鏈,就無法更改,會在系統中永久儲存;(3)交易透明,區塊鏈系統采用開源程序,具有開放的規則和高參與度,鏈上的數據可以被任何一個節點核查和追溯,保證了公開性和透明度。(4)可追溯性,區塊鏈上相鄰的區塊使用密碼的方式串聯,鏈上所有的交易數據和操作日志的來龍去脈都可以被記錄和追溯;(5)匿名性,區塊鏈解決了節點間的信任問題,各節點之間的數據遵循預知且固定的算法,數據交換是不公開身份的前提下實現相互信任;(6)自治性,區塊鏈系統中的所有節點都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中自由安全的記錄、更新和交互數據,任何人為的干預都不起作用。概括起來就是:管理機構的去中心化、管理流程的透明化、管理數據的可追溯性、終端無條件的相互信任和無外界干預的安全運行[3]。
2 區塊鏈技術為公共衛生管理模式創新提供可能
公共衛生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關系到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大眾健康。公共衛生管理領域涉及的內容包括對食品、藥品的監督管制,對公共環境衛生的建設治理,常規的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的預防、監控和治療等。當前在公共衛生管理領域,存在著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醫療項目資金管理不規范、物資追溯系統不健全、指揮決策系統尚未實現全國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等問題。中國奶制品污染事件、長春長生疫苗事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等各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給公眾生命健康及社會穩定帶來了嚴重威脅的同時,也是對我國乃至世界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體系的一次嚴峻挑戰。全民抗疫期間的經驗與教訓,都為公共衛生管理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一種分布式的賬本構造技術,在綜合應用互聯網技術、加密算法、分布式存儲等多種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合約在金融、防偽溯源、供應鏈、公共服務、公益等領域有較大應用前景和應用價值,可以為公共衛生管理提供全新的問題解決思路。在“中國區塊鏈發展綱領”中,確立了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因此要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推進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區塊鏈+公共衛生”是“區塊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發揮和利用區塊鏈的融合特性,深入推動區塊鏈與公共衛生相關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區塊鏈的落地應用以及發揮實效。
3 區塊鏈技術在公共衛生管理領域的應用前景
針對當前公共衛生管理中的“難點”與“痛點”,區塊鏈技術在以下幾個領域具有創新性應用前景。
(1)區塊鏈推進藥品、食品防偽溯源
食品、藥品、疫苗等是關系到全民健康的重要民生領域,也是公共衛生事件頻發的領域。將區塊鏈技術引入藥品和食品的溯源過程,可以充分發揮區塊鏈獨有的去中心化的存儲模式特征,擺脫將安全監管依托于個人或特定組織的依賴。產品的生產、運輸、銷售、售后等所有信息上鏈后都被蓋上了“時間戳”,被公開存儲在“公共賬本”上,支持各節點的追溯和查證,且永不可篡改[5]。區塊鏈技術在此領域的應用要建立必要的信任機制,產品數據要經過不同的節點上鏈,并在節點之間進行實時的傳遞、查驗、分析與核實,首先要解決多終端參與的情況下,數據信息的低效、冗余、碎片化和重復審核問題,還需要從監管的角度,確定監管部門對各個流程的監管職責與權限問題。
(2)區塊鏈推進醫療資源管理與調控
醫療資源包含提供醫療資源的多種生產要素,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醫療設施和裝備、醫務人員、醫療經費等。政府行政部門通過直接控制醫院,間接控制了重要的醫療資源,從而將醫院、醫生、藥品和檢查這四個重要的醫療資源捆綁在一起,同時隸屬于一個所有者主體。當前醫療資源的分布不均衡,配置不公平,是公共衛生管理領域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基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存儲模式,可以重塑醫療資源的管理與調控機制,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的公平性與效率目標的實現。
(3)區塊鏈推進公共衛生政務公開
傳統電子政務存在信息資源的共享和開放程度較差、多方參與的效率低、無法防止內部或者外部對已有數據進行篡改、數據隱私性缺乏制度保障等痛點。采用區塊鏈技術,通過構建公共衛生政務生態的多方參與、智能合約和接口的多級權限管理,進行公共衛生事務流程處理和數據的打通校驗;通過構建數據行為可信平臺,處理敏感信息和解決數據隱私難題;通過區塊鏈的完整性節點,保障數據安全和可溯源性;通過鏈上多方校驗,提升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等[6]。
(4)區塊鏈推進的公共衛生數據共建共享
采用區塊鏈推進公共衛生數據的共建共享,能夠優化人、財、物等各類資源要素配置,提高決策效率和管理效能。通過改進公共衛生數據互聯平臺通過區塊鏈承載機構間數據和規則,探索可交互、可配置的形式組織串聯多方數據與流程,可以解決公共衛生部門多機構間協作信任與協同成本的問題。
(5)區塊鏈推進的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管理
在公共衛生事件突發時,可綜合應用上述多種機制。采用區塊鏈技術,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將指令真實、及時地從上級政府部門直接傳達到基層部門,反之基層部門的信息也能直接越級傳達回基層部門,中間部門不再具有傳遞作用,也避免了信息在部門間傳遞時的延遲與失真,避免傳統管理結構導致的重復性和滯后性。在公共衛生管理過程中引入區塊鏈后,可以對每一項決策進行全過程信息留檔,作為證據隨時可以調取查看,可以作為依法問責的依據。本研究著重探討在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發生時區塊鏈驅動的多方數據校驗機制、監管機制、存證溯源機制、物資調配機制等[7]。
4 區塊鏈技術在公共衛生管理領域應用的困境
區塊鏈技術目前正處于發展和應用的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和應用規范,大部分的研究都處于規劃和試驗階段,在后期的落地階段還需要解決許多技術和法制層面的諸多問題。例如上鏈前的數據可靠性如何保障,上鏈后的數據出現問題后如何問責,監管部門的職責與權限的界定等。區塊鏈技術對于當前很多問題的解決只是一個輔助手段而非“靈丹妙藥”,總體來說,在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層面還需要突破如下幾個方面的困境。
(1)核心技術的攻關。區塊鏈技術自身目前存在著不能抗擊量子攻擊、難以根除數據擁堵問題、支持開發者快速構建應用App的工具數量不足等問題,只有在提高潛在交易吞吐量、提升交易速度、保障交易安全、推進企業采用等方面都取得較大突破,才能充分發揮區塊鏈的優勢與潛力。
(2)政府部門的協調。區塊鏈涉及的環節復雜,業務部門繁多,實際應用要建立在云計算、大數據等基礎設施的支撐之上。在頂層設計層面,需要政府部門做出統一規劃,協調統和各部門的協同合作關系,打通相應的數據信息借口,保障數據的連通性。
(3)參與方的協作。區塊鏈需要在多方參與的前提下建立數據的共建共享機制,如社區、醫院、公共衛生管理部分、藥物生產商、銷售商等,各方都要建立相應的數據終端,同時在入口處對上鏈數據進行真偽核查,避免數據“被污染的數據”上鏈。
(4)基礎設施的建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是宏觀的工程,需要保障各終端節點的硬件與軟件的完備性。我國幅員遼闊,區域間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基礎設置的全面普及還缺乏現實基礎,尤其是在偏遠地區,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攝像頭等設備不健全,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發展產生了比較大的制約作用。
(5)專業人才的培養。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存儲的特質,每一個分布式的節點設計都需要相應的人才支撐。目前相關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有較大缺口,人才儲備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育和積累。
(6)機制體系的建立。目前我國對區塊鏈技術基礎理論和標準體系的相關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各相關方對技術和業務的接受度與熟悉度比較低。區塊鏈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對于管理和經濟機制的一種重新組織和制度設計,它增加了信息空間的維數,也給整個系統和各個終端都施加了更復雜的計算任務[8]。本文基于區塊鏈的技術特征提出了其解決公共衛生問題的若干解決思路,在數字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社會治理的創新融合已成趨勢,只有建立起與當前技術條件、軟硬件設施、人才儲備等各要素相協調的運行機制,才能不斷推進技術的革新,提升公共衛生及其他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績效。
參考文獻:
[1] 王群,李馥娟,王振力,等.區塊鏈原理及關鍵技術[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20,14(10):1621-1643.
[2] 長鋏.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 張亮,劉百祥,張如意,等.區塊鏈技術綜述[J].計算機工程,2019,45(5):1-12.
[4] 白利芳.區塊鏈如何賦能公共衛生治理[J].網絡安全和信息化,2020(3):25-26.
[5] Meinert E,Alturkistani A,Foley K A,et al.Blockchain implementation in health care: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J].JMIR Research Protocols,2019,8(2):e10994.
[6] 王鵬,魏必,王聰.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數據共享中的應用[J].大數據,2020,6(4):105-114.
[7] 史磊,李林峰.基于區塊鏈的重大突發疫情防控系統共識機制探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20,51(6):838-844.
[8] 唐瀅. 基于區塊鏈的政府治理創新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通聯編輯: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