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鵬
摘要:經過多年開發,稠油開采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油藏由于埋藏深、層薄、低滲、敏感、低能等原因,長期難以動用;部分已開發油藏由于地層能量下降快、邊水內侵等原因,造成產量大幅度遞減、采收率低;部分油藏由于儲層、原油物性差,或開發后期等原因,開發效益差;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在2019-2020年研發并實施了LPA技術體系,通過轉換開發方式、改善單井生產等措施,提高儲量動用率、采收率及經濟效益。通知研究與應用稠油冷采技術,解決了深層、低滲、敏感、凈毛比低、井況復雜不適于蒸汽吞吐的稠油油藏的問題,對于提高原油流動性,改善油井開發效果,提高經濟效益有積極的作用,對于同類型油藏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關鍵詞:稠油;冷采;LPA;機理;降粘;性能;應用;開發效果
中圖分類號:TE357.46
一、區塊概況
1.區塊地質特征
杜813塊興隆臺油層位于曙一區南部,北鄰杜84塊,西接杜212塊,東鄰杜80塊。開發目的層為沙一+二段興隆臺油層,構造形態整體上為一北東走向、南東傾向的單斜構造,地層傾角一般在3~10°,含油面積4.6km2,油藏埋深730-980m ,單層厚度15-38m,頂底水發育,開發目的層為興隆臺油層,地質儲量2568×104t。
杜813塊興隆臺油層儲層物性較好,平均孔隙度為30.2%,平均滲透率為1633mD,為高孔、高滲儲層。杜813塊興隆臺油層屬于超稠油,原油密度(20℃)平均為1.0098g/cm3,地面脫氣原油粘度(50℃)平均為108880mPa·s,一般60000mPa·s~180000mPa·s。
區塊原始地層壓力7.5-9.4MPa,壓力系數0.98,原始地層溫度38℃。地層水型為NaHCO3型,地層水總礦化度為2238mg/L。
2.開采現狀
杜813塊油井總井數99口,目前開井66口,日產液950噸,日產油229噸,含水75.9%,累產油43.1236萬噸,累產水85.6858萬噸,累注汽128.5639萬噸,累積油汽比0.34。采油速度1.9%,采出程度10.1%。
二、LPA體系驅油機理及性能
對于原油粘度較高的稠油、特稠油,常規一次開采的效果較差,對于某些儲層物性較差的油藏,熱采技術也很難于取得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這時就需要進行利用新的先進科學技術改善區塊開發效果。
LA:溶于輕質組分,分解蠟質。
PB:分解膠質和瀝青質。
AMPS:強親水基團。
AA:親水降表面張力,防止原油聚并,避免粘度反彈,強電負性的AA易與Ca2+、Al3+等高價正離子形成水溶性絡合物,避免泥化產生。
FA:油溶性降粘劑。
1. LPA體系驅油機理
LPA體系為高分子聚合物,具備水相增粘、油相降粘、降低界面張力、改善儲層滲流能力的作用。LPA體系通過不斷水解,形成持續疊效降粘作用,同時降低油水界面張力。
(1)水相增粘。LPA溶于水,提升水相粘度。
(2)油相降粘。LA和PB分解膠質、瀝青質,水解后的FA為油溶性降粘劑,實現疊效降粘。
(3)降低界面張力。同時具備兩親性質,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張力,防止聚并。
(4)改善儲層滲流能力。強電負性的AA絡合Ca2+、Mg2+,避免泥化產生。
2. LPA體系驅油性能
(1)產品穩定性:耐高溫
溫度上升原油黏度下降,表觀降黏率下降,但降黏后原油黏度均在可流動范圍,優化的活性高分子對不同油品的適應性大幅提高;因140°C以上黏度過低,超出黏度測量范圍,估測耐溫>180°C。
(2) 產品穩定性:耐礦化度
以KCl,Na2SO4和NaHCO3模擬地層水礦化度,單體AMPS可以保證聚合物的水溶性,礦化度增加基本不影響降黏效果。
三、稠油冷采吞吐技術
3.主要解決問題:
(1)深層、低滲、敏感、凈毛比低、井況復雜不適于蒸汽吞吐的稠油油藏;
(2)稠油熱采開發后期及普通稠油油藏注汽引效經濟效益差。
2.室內評價
顯微鏡下微觀形態和實驗數據表明,稠油分散明顯,油水體系粘度降幅在50%以上。
3.技術適用性
對于邊底水普通稠油,淺薄層特稠油、多輪次吞吐后低效開發,套損無法注汽、近井地帶堵塞稠油井等情況均具備較好效果。
(1)儲層要求:儲量落實,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井間剩余油富集。
(2)油藏條件要求:直斜井油層厚度3m以上,水平井水平段不少于30米,未有明顯的邊底
(3)水突破,最好為中高滲儲層,盡量不選強敏感性儲層。
(4)油井含水要求:大于25%,小于90%。
(5)原油粘度要求:50?C下脫氣粘度<50000mPa·s;儲層條件下保證有流動性。
(6)地層能量要求:有一定的地層能量。
(7)地層溫度要求:在儲層溫度下要求稠油可以流動即可。
(8)油井類型要求:水平井、直斜井均可,套漏井必須封堵試壓合格,不選套損嚴重井。
四、現場實施情況
1.選井原則
(1)處于注汽末期,液量相對穩定,含水上升,產量遞減較快。
(2)供液能力良好,每輪注汽后均有峰值產量,具有提高單井產能的物質基礎。
(3)熱采末期,在近井周圍存在原油堆積的可能性,具備冷采注劑的可行性。
(4)物質基礎豐富,挖潛潛力大。整體動用程度低,剩余可采儲量大。
(5)原油粘度高,膠質瀝青質含量在30%以上,屬于冷采吞吐技術適用范圍。
(6)井況良好,熱采效果變差,轉冷采吞吐的時機合適
2.實施效果
2019~2020年,針對低效長停井、高含水井、低液量井,開展礦場實驗8井次,初期日增油33.3t,目前日增油24.1t,累增油4111.8t。
五、經濟效益測算
截至目前杜813稠油區塊8口井實施稠油冷采技術累計增油4111.8噸,創經濟效益806.872萬元,該技術具有較好經濟效益。
六、結語
(1)稠油冷采技術能有效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度。
(2)杜813塊物質基礎豐富,挖潛潛力大,整體動用程度低,剩余可采儲量大。
(3)稠油冷采技術開發成本低,增油效果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4)稠油冷采技術經濟可行,可在同類油藏具有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普通稠油化學驅及機理研究進展[J]. 李錦超.? 精細石油化工進展. 2015(04)
[2] 化學驅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研究進展[J]. 裴海華,張貴才,葛際江,劉清華,王洋,王沖.? 油田化學. 2010(03)
[3] 稠油降粘劑降粘技術研究[J]. 王培.? 遼寧化工. 2018(09)
[4] 中國石化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究進展與應用[J]. 計秉玉,王友啟,聶俊,張莉,于洪敏,何應付.?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6(04)
[5] 遼河常規稠油油藏的聚合物驅問題研究[J]. 蔣明,許震芳.? 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 1999(02)
(中油遼河油田分公司? 遼寧省? 盤錦市? 1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