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目前井工煤礦中開展煤炭資源回收工作時出現的問題,分析影響煤礦資源回收率的因素,針對這些問題和影響因素,提出了提升煤礦資源回收率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井工煤礦資源回收率;影響因素;對策
引言:目前煤炭行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且煤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煤礦企業需要研究影響煤礦資源回收率的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提升,實現煤炭資源的有效節約,滿足目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要求。
一、煤炭資源回收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認識不到位和不全面的問題
對于煤炭行業從業人員來說,身在煤炭行業,沒有形成良好的節約煤炭資源的習慣,不了解提升煤炭資源回收率對于節約煤炭資源以及推動煤炭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如此,所投入的硬件設備以及軟件技術、人員數量等都存在欠缺,也沒有做好足夠的宣傳工作,沒有引起全體從業人員對于煤炭資源回收工作的重視。
2.缺乏現場監管機制的問題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落實各項管理工作的前提,但是如果煤炭企業中缺乏對此工作的重視,沒有構建健全的監管機構、相應的管理制度沒有及時更新和補充而不夠完善、考核獎懲制度不夠健全且沒有嚴格落實,這就會導致管理和作業人員的工作職責內容不夠明確,在現場作業中容易由于監管不力而出現各項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以及生產作業中出現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這就會影響煤炭資源回收工作的有效開展,造成煤炭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
3.開采方案不合理的問題
在實際的井下開展作業中,如果開采方案設計和選定不夠合理,比如沒有合理選擇支架類型,導致出現丟失邊角塊段較多和較大的問題,會造成丟底煤的現象頻繁,增加了底煤損失。或者存在圖紙標注不全等不規范現象,沒有做好損失量的統計和準確計算,影響了資源管理工作效果,這都會降低煤炭資源回收率。
4.地質信息技術研究和應用不深入的問題
在開展地質信息勘探工作階段,如果所用勘探技術不夠先進,沒有做好對地質信息的準確超前預測工作,容易導致工作面布置不夠合理,導致配采程序不夠合理,難以正確應對煤層賦存條件變化情況,導致丟煤量的增加。如果沒有做好對邊角殘煤的安全回收工作,沒有結合煤層賦存情況合理選擇采煤方法,容易造成階段煤柱損失而增加煤炭資源浪費量,降低煤炭資源回收率。
二、影響煤炭資源回收率的因素
首先是地質因素。在礦井開采作業中,如果地質勘察不及時和結果不準確,則會影響所制定的開采方案的科學性,容易由于對地質信息掌握不足而造成工作面、采取設計不合理并造成資源浪費問題。
其次是管理因素。企業管理中如果目光短淺,只考慮短期利益,沒有考慮到煤炭資源回收工作對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性,則會忽視煤炭回收工作,盲目采取掠奪式開采方式而造成資源浪費。
最后是工藝、設備和人員因素。目前所用開采設備和工藝不夠先進,相關人員沒有掌握先進工藝以及設備操作方式,對煤炭回收工作不夠重視、責任心不強等,都會影響煤炭回收率。
三、提高煤炭回收率的對策
1.加強地質勘察工作
煤礦地質工作需要貫穿于整個煤礦生產過程中,主要用于對礦井井田和周邊范圍內地質情況的勘探,結合地質勘探結果,可以制定并優化煤炭資源回收作業方式,是開展煤炭資源回收工作的前提。這就需要煤炭企業提高對此工作的重視,投入足夠的資金采購和引進先進勘探設備和技術,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來尋求技術革新和突破,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回收工作中地質勘探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尤其針對早期沒有精確勘察的區域,需要做好后期地質勘探工作的補充工作,重點做好對煤層、地質情況的勘察,將詳細和準確的地質資料提供給采區和工作面、礦井延伸設計工作人員,實現對煤炭資源的合理設計以及綜合利用。
2.轉變和優化開采方式
基于目前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各類煤炭開采技術,應投入更多的資金來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推廣應用先進開采方式,比如推廣應用沿空留巷、沿空送巷道等開采技術來減少工作面煤柱損失,實現煤炭回收率的提升。針對我國煤田賦存的煤層結構復雜的特點,還可以通過建設地面煤炭洗選加工廠的方式實現對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同時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重點研究邊角煤、之前棄采或者擅自留設頂底但是需要進行復采的相應技術和設備,最大化減少煤炭資源損失。還要優化采區和工作面設計,對工作面進行靈活與合理布置來減少邊角煤、煤柱、隔離柱和斷層柱的損失。
3.加強管理
企業領導首先要提高對煤炭回收工作的重視,制定完善的制度并構建相應的組織機構、安排足夠的專業人員、明確人員分工。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并做好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了解煤炭回收工作的重要性并掌握提升煤炭回收率的有效措施。此外要加大現場監管,及時發現和糾正現場的不規范操作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并落實激勵制度,規范作業人員的行為并提升從業人員參與煤炭回收工作的積極性。
四、結語
在目前加大煤炭資源開采力度的過程中,還要開展資源回收工作以節省資源,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而針對目前開展煤炭資源回收工作中出現的地質、管理、人員、技術等方面的問題以及制約煤炭資源回收率的因素,需要采取和落實針對性的策略來應對,推動煤炭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崔小康. 影響井工煤礦資源回收率的因素及其對策[J]. 區域治理, 2019, 000(002):167.
[2] 周長建, 安招杰. 淺談如何提升綜采放頂煤工作面煤炭資源回收率[J]. 技術與市場, 2019, 026(002):125,127.
[3] 程興厚. 煤礦資源回收率問題的探索與對策[J]. 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 2018, No.145(02):68-69.
作者簡介:陳釗? 1996-? 男? 山西運城人 助理工程師 主要從事安全生產工作
(陜西陜煤銅川礦業有限公司玉華煤礦柴家溝井? 陜西銅川? 72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