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珊珊
摘要:隨著社會文明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博物館文物管理和文物保護方面越來越重視。文物見證了我國從前發生的歷史,其重要不言而喻。就我國現在對于博物館文化保護表現的形式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雖然對于文物保護方面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實際上仍然擁有很大的優化空間。本文就現階段我國對于文物館文物管理以及文物保護現狀進行分析,為更好進行文物保護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博物館 文物管理 文物保護
分類號:G261
作為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承載著歷史文明,是傳統文化最為重要的載體之一。通過文物,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民族發展的歷史。由此可見,文物保護工作十分重要。就目前我國的博物館文物管理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相關工作人員不重視文物保護等。對于上述問題,博物館利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努力提升博物館文物管理水平,以此還提升文物保護的工作質量。文物的保護同樣傳承著愛國主義精神,做好文物保護,可以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我國考古事業提供更重要的史料。
一、博物館文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沒有規范性地處理文物過失行為
一些博物館在文物的微觀防護上仍有很大欠缺,其中安置的一些安防建設和監控體系是建立在宏觀視角之上。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一些工作人員總是忽略對文物細節的保護。大多數情況下,文物的損壞并非刻意形式,而是由工作人員在工作時不經意造成的,對這種過失行為處理也十分有必要。
2管理機制有些滯后
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出完善的文物保護制度,這也是至今為止我國在文物保護工作效率仍不能進一步提升的本質原因。不健全的保護機制直接導致一些文物在保護工作上沒有實現全面規范,從而影響到對該文物進行保護的博物館的長久發展。另外一些博物館相應管理人員沒有在工作過程中體現出文物保護的社會性,也沒有更好的為社會提供相應服務。在沒有認清博物館與時代之間的關系、沒了解保護文物的深刻內涵時便盲目的進行保護,至使群眾人少了都管對于文物保護的認可程度。
3文物保護工作的經費匱乏
一些博物館因沒有正確的文物保護觀念,致使一些文物在保護過程中因資源的缺失而難以實現保護設備的齊全,最后致使文物因保護不力而發生破損或流失。除此之外,經費的缺乏也會導致一些保護文物的優秀人才也會因此而流失,這是因為一些水平較高的管理人才需要擁有一定的資金支持。在如今人才競爭激烈的現代,大規模博物館具有人才競爭的優勢,而小規模的博物館因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致使其競爭力薄弱,有的甚至連文物的保護宣傳工作都無法做到,導致其影響整個博物館文物的保護。
二、博物館文物管理中更好進行文物保護的建議
1科學編寫文物保護方案
為了更好的實現文物保護和文物管理,博物館應該制定好文物保護的方案。雖然一些博物館已經制定出了相應的保護方案,但其方案的科學性以及可行性很低,就算有所合理方案在博物館的實際保護工作中也很難根據方案來執行。為此,若想更好的對文物進行保護,需要在制定出合理方案的前提下,將方案合理運用。而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來說,主要實現兩大目標 一是將博物館中的文物保護方案制定出來,將其作為文物保護開展的前置工作。舉例說明,在2016年,詔安縣博物館在文物保護方面進行了工作上的大程度優化。其精準的對所需要保護的文物進行了現狀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撰寫了文物保護的方案,方案中交代了文物保護需要履行的權責關系和相應的基本流程,當工作內容,標準和保護方式都明確地寫在了保護方案當中,基礎的保護方案也實現了對各項文物保護工作開展的有效指導。在該方面,其他博物館也應該努力校服,爭取借助其指導和規范內容,更好的實施對本博物館文物的保護,以此促進文物保護工作的實際效率和長久發展。
2運用數字傳感技術進行微環境監測
微環境監測一直是文物保護的核心內容。一些文物本身的狀態并不穩定,其環境的因素,例如水、溫度、灰塵等都可能會導致文物受到影響,這些微環境的變化也直接會給文物保護工作增加壓力。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一些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已經被很好的融入到對傳統文物的保護當中。不管可以將傳統的文物保護方式與現代化數字技術較好融合,將數字感應技術更好的應用到文物微環境的檢測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博物館可以直接在文物周圍安置一些數字傳感,用傳感器來隨時監控文物周圍的微環境。傳感器可以很好的檢測出微環境的結果,同時與文物應有的溫度、濕度環境進行比對,根據其基本的條件進行上述內容的調整,最終通過該種方式來實現對文物的微環境保護。這樣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提升文物管理和文物保護的精準度。
3定期進行文物狀態分析
在很長一段時間,博物館對文物保護方面并沒有開展實質性的工作,將單一的文物保護措施進行長時間沿用,這不單單減弱了文物保護工作,更成為阻礙文物保護工作發展的重要原因。為解決這一現象,博物館應在文物保護方面具備更多的創新思維,將文物的狀態和保護措施相結合,從而制定出更好的保護工作方案和標準。若文物發生了變化,博物館應該反向分析文物保護存在的狀況,同時啟動追責機制追究負責保護管理文物人員的責任。當博物館對文物狀態進行常態化分析,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并掌握文物保護方式,用相關分析內容,明確該文物保護的正確方向,使其可以在文物保護方面獲得更多的優勢。放長遠角度來看,這也是博物館發展自身文物保護工作規范化的一種有利條件。
結語
總結全文來看,博物館中文物保護工作對于我國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來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十分重要。綜合我國現階段博物館文物管理和保護工作狀態來看,雖在整體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仍然有進步的空間。各地區博物館應加強自身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方面的提升,以此來保證我國民族的文化瑰寶可以持續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梁麗敏.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淺談[J].東方收藏,2020(01):108-109.
[2]葉丹.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6):270.
泰順縣文博館 浙江 溫州? 3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