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瑩
鄭超 別署南廬,印泉精舍,1990年出生于河南新鄉市,現居鄭州?,F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河南印社副秘書長,河南省青年書協理事。2018年作品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青年人才資助項目。作品入展中國第六屆書法蘭亭獎,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三屆行草書大展,全國第三屆篆書作品展,全國第七、八屆篆刻藝術展,全國首屆書法小品展,全國第二屆手卷書法展。獲“百年西泠樂石吉金”西泠印社大型選拔活動總決賽第一名,首屆“沙孟海杯”全國書法篆刻展優秀作品獎,首屆“萬印樓獎”國際篆刻大展特等獎等。
鄭超參與西泠印社選拔,并以最年輕藝術家身份摘桂冠。他的勤奮與嚴謹,才識與靈氣,澆鑄了他在當代印壇上極富個性、極具潛力的大家氣魄。篆刻界賦予鄭超眾多頭銜和獎項,是對他篆刻成就的認可及肯定,這為他帶來了四面八方的贊譽。但他在紛繁中仍保持一顆“在古典中守望”“隨遇而安”的淡然之心,這是鄭超另一超脫不凡的特別之處,亦是他繼往開來,走向更高境界的內在法寶。
鄭超從小就喜歡老物件,對古錢幣、廢銅爛鐵饒有興趣,這無意間開啟了他鉆研金石學的大門。安靜穩重的性格引導鄭超主攻工穩一路,但就如其本人所言,生活和藝術上可以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承本我心性之優,卻又不囿于謹慎細微之圍欄。藝術美是多樣的,不因個人性格偏向而阻礙追尋豐富的藝術之美,鄭超無疑是理智的、聰慧的。鄭超平日里是默默無聞的學生,但作品卻藏不住勤奮的韌勁和純粹的靈氣,天分離不開后天努力的加持。學習初期的長久觀察、臨摹古印,令鄭超有所進步,但在展覽與作品集中看到自己的創作后,他卻開始對下一步該如何走產生了疑問。而“在古典中守望”或許是他沉心靜思后尋找到的出口,正是因為真正領略了端莊古韻與斑駁金石味,鄭超的作品才得以扎根于穩固的基礎。扎實穩重似乎是其為人處事的特點,也是他作品的特征。
藝術本質指向人世間的真善美,是萬事萬物中美的集合、再現與升華,自然,也與藝術家內心的理想追求與能力才華息息相關。并非每一件被創作出來的作品都可稱為藝術品,也并非都具有藝術美。鄭超之印,帶給觀者的不只是視覺上的美感,更是藝術家審美追求和理想信念的呈現。
眾所周知,鄭超現主攻鳥蟲印,并取得了難能可貴的成績。每一次見面,他總能帶來令人眼前一亮的驚喜以及不同于以往的篆刻面貌。這印證了他仍在不斷汲取,不斷創新。他的每一方印都記錄下了當下的心境和技法傾向,具有不可復制的獨特之美。作為當代印壇的新生力量,鄭超有著強勁的勢頭,謙虛內斂的個性又給予他持續力。他不僅在現今青年藝術家中不可多得,放眼整個篆刻界,他亦是最具發展空間的印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