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殿華
[摘 要] 課題研究活動中,不少課題主持人對自己主持研究的課題始終感到迷茫,不知研究的課題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搞好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就能做好課題,做好日常工作就是在做課題研究。這也是當前中小學教師在課題研究中存在的最大問題。課題研究一定要在提升兩種能力上下功夫。
[關鍵詞] 課題研究;兩種能力
一、要提升研究者的學習能力
目前,中小學教師進行的課題研究應該說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需要通過學習來達成的,因此,提升教師的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學習能力呢?
1.在學習課題研究的方法中提升
主要包括立項前和立項后兩階段的學習。在課題立項前,首先要在科研管理者的指導下,教師要學習一些研究課題的準備知識,如教師研究課題的意義與價值、教師如何進行選題、如何填寫立項申請書等知識。立項成功后要進行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學習,內容包括如何撰寫開題報告、如何提煉課題研究成果、如何撰寫結題報告等知識。這樣教師通過系統學習就能對課題研究的流程有比較詳細的了解,為自己的課題研究打牢基礎,不明確的地方還要得到專家的指導與幫助。
2.在選題立項的學習中提升
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困惑,雖然問題即是課題,但并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自己通過立項來研究,因為許多問題他人已經研究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對于這部分問題而言,只需要通過學習就能找到適合解決自己問題的途徑,就不需要進行課題研究。而通過學習目前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的問題,這部分問題就需要通過課題立項進行研究并加以解決,這就是通過學習確定課題立項的緣由,這樣的課題研究也具有針對性,研究價值更大,也更容易通過立項評審。
3.在確定課題理論依據的學習中提升
教師要進行課題研究,必須要有理論做依據。因為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沒有理論指導的教育科研是盲目的研究。因此在確定課題選題后,先要系統學習相關理論,尤其要側重在應用方面去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元教育論、泛教學論、多元智能等理論。同時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勤于思考,對于一些問題進行反復琢磨,最終尋找到適合自己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4.在尋找課題研究支撐點的學習中提升
課題立項成功后,還要圍繞國家大政方針進行系統學習,從中找出課題研究的支撐點,即課題研究的價值和必要性,為自己的課題研究找到支撐點。如有關德育方面的課題研究,就要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落實立德樹人方針及中小學德育綱要中去尋找;有關教學方面的課題研究,就要從教育部關于深化課程改革實施意見及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去尋找。
5.在借鑒他人科研成果的學習中提升
一個團隊或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因此課題研究必須學習借鑒他人優秀研究成果為我所用。因此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與本課題研究相關或相近且已經取得的成果,通過比較從中確定出適合自己課題的成果為我所用,將他人成果在本課題中進行實踐檢驗,如果可行就確定為本課題的一種成果,如果失敗也可為他人所借鑒。這種方法在目前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中應被大力提倡。因為從他人獲取成果為我所用可以直接獲取操作方法,簡便易行。此種學習方式也多種多樣,如現場參觀、聽專家報告、專家訪談、網絡及報刊資料等,學習要緊密圍繞課題及問題,同時要將資料分類整理,便于他人從中借鑒。
二、要提升反思與總結能力
課題研究一般要遵循“研究→反思→再研究→再反思”這一漸進式、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就要求在課題研究的各個階段都要不斷進行反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這樣才能在下一階段的研究過程中加以改進和提高。那么課題研究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反思與總結能力呢?
1.在課題研究的學習中提升
如前所述,學習是課題研究最重要的手段,貫穿課題研究的始終,因此在每個階段都要及時去反思與總結。如理論學習,可采取集中學習研討、分散自學與實踐、聽專家報告等方式,每次學習對教師都產生了哪些影響?是否達到目的?哪種學習方式最好?等都要認真去反思與總結,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為課題研究服務。再如學習借鑒他人優秀成果,為什么要借鑒這些優秀成果?他們的做法好在哪兒?等都要及時去總結,便于他人學習借鑒。
2.在課題研究的活動中提升
常規教育教學是課題研究的重要載體,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圍繞各階段課題開展的各種活動都要及時進行反思與總結。如許多課題都設計調查問卷,設計調查問卷的目的是從中發現問題,然后通過問題梳理出本課題要研究的問題,因此,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就顯得至關重要,要仔細剖析每個問卷反映出來的問題,最終總結出有規律性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再如開展教學示范課展示活動,在評價時不要像常規示范課展示那樣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圍繞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是否達成、教師與學生通過課堂活動有哪些變化等進行評價。
3.在課題研究成果的提煉中提升
提煉課題研究的成果是課題研究的一項重要工作。課題研究成果包括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兩種,提煉成果包括各個研究階段的成果提煉及課題研究最終的成果提煉。一般先從各個階段的成果開始提煉,最后提煉總成果。
提煉理論成果的關鍵是要從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在精神層面通過都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成果可以從認識、觀點、觀念、行為等方面發生的轉變等來寫,重點是要寫出課題研究前后的情況對比。提煉理論成果還包括最終課題研究總結出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
提煉實踐成果,重點是圍繞課題預設目標把各個階段開展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階段成果進行及時總結,如設計調查問卷必須對問卷進行分析,寫出分析報告,針對問題寫出研究方向及采取的對策;再如圍繞課題研究所撰寫的教學設計與課例、論文、開發的校本教材、錄制的音像資料等都必須要說明達成了課題研究的哪個目標、為課題研究提供哪些佐證等。最后把提煉好的各個階段取得的階段成果及總成果寫在結題報告中。
值得注意的是,提煉理論與實踐成果時不能只羅列事實與做法,一定要在分析各個階段研究的事實與得出的數據基礎上進行高度概括與總結,用數據與結論來表述成果。
4.在對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困惑的反思中提升
課題研究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與困惑,因此在課題研究結束時需要對這些問題與困惑進行總結,主要應反思在課題研究中發現的主觀問題,如課題研究是否存在目標偏離、是否無法進行實踐操作以及課題研究中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和阻礙課題研究開展的問題等歸納出來,給后續研究者提供借鑒。反思要把握問題實質,避免把一些客觀問題與困惑如資金短缺、研究能力有限等當作主觀問題來表述。當然,在反思問題與困惑時要內容真實,把握分寸,如實記錄研究的客觀實際,正確估價取得的成果,成績不要過分夸大,不屬于課題研究的成果不應納入成果中等。
總之,貫穿課題研究始終的就是教師要不斷地學習與反思。教育科研的本質就是要促進教師的學習與反思。也可以說,沒有學習與反思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科研。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