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在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關領導人更多的是采取輸血式的產業扶貧方式,即農村貧困戶缺什么就補什么的方式。這種茶葉扶貧的方式治標不治本,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致命問題。農村地區出現貧困的原因非常的復雜,除了因學致貧、因婚致貧等方面的原因外,更多的農村地區相關能力的缺乏而導致。因此,本文依據國家提出的一系列產業扶貧政策,談談筆者對如何通過產業扶貧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產業扶貧;農戶村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發展戰略
分類號:F326.3
引言
產業振興是實現我國農村振興的首要和關鍵前提,只有真正做好各地產業的特色發展,才能真正實現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有序、健康持續的發展。此外,只有把農村經濟產業建設作為農村振興事業的主要抓手,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的實際經濟發展作為重要的舉措,依托本地農村的文化資源和文明生態方面的優勢,抓住產業扶貧的發展機遇,重點發展當地的特色優勢產業。
一、強化國家扶貧政策支持
近些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村產業的發展,各地區農村結合國家提出的精準扶貧產業的發展政策,因地制宜的發展當地的特色產業,在充分調動農村貧困地區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的同時,積極提高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產業扶貧在農村振興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安徽省安慶市五橫鄉為例,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影響之下,五橫鄉以“精準扶貧、不落一戶”的總體要求為基本原則,通過鼓勵農民發展產業項目,有關部門以以獎代補和提供小額信貸的方式解決當地農村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以此帶動農村貧困地區人們的脫貧致富,如期實現穩定脫貧發展的戰略目標任務,據相關數據統計五橫鄉2020年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600萬元,帶動全村農村取得良好收益并實現脫貧目標。
二、產業扶貧助推農村經濟經濟市場化創新發展
經過近幾年的扶貧政策的提出與實施,依據有關數據顯示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精準扶貧芮然已經初步取得了階段性的決定性勝利,但是各地農村產業基礎仍然處于薄弱的階段,市場化程度不高仍然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性瓶頸所在。相關部分的領導人要著手開發和創新農村特色產業,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發展前景以及戰略目標。2019年宜都市長陽火燒坪高山蔬菜集團為我國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當地領導部門在國家關于產業扶貧和振興鄉村戰略目標的政策引導下,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敢于嘗試,敢于創新,在當地有關部門領導人的帶領之下,將當地某一農村地區的蔬菜產業與當地有名的鳳凰麗景專業合作社合作,共同建構了蔬菜的合作項目,推動了當地農村蔬菜產業的發展和滯銷問題。該市農村地區將按照訂單農業、市場運作以及價格保底的產業扶貧方式加快當地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并推動相關項目的建設和發展,這一舉措同時也標志著農業產業化、品種系列化以及農村產品營銷市場化已經跨上了一個全新的臺階。據不完全數據調查顯示,該市2020年對鳳凰池村周邊的5個自然村進行了連片的開發利用,蔬菜種植面積到了3000畝左右,全面進入了規模化的發展階段。并計劃于2021年開始,重點投資冷鏈物流設施和農產品深加工精品的經濟發展項目,打造一流的蔬菜種植、立體經營和精細加工一體化的農村科技型的發展企業,為振興農村產業經濟做出一定貢獻。
三、因地制宜,產業發展有方法
2020年下半年,疫情基本穩定后各企業開始復工發展,針對此次疫情,農村一些地區所受影響較嚴重,復工復產之后,各地農村地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在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種措施解決疫情所帶來的的扶貧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與阻礙。首先,采取將各地參與產業扶貧政策的龍頭企業以及生產合作社等主題作為風險評估的主要對象,系統評估當地生產經營以及帶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能力等方面的風險指數;其次,當地領導人組織干部做好到頭作用,如疫情之后,各地村干部帶頭做起了電商直播,推動當地經濟和科技水平的發展和進步。此外,加強農村產業的駐村工作隊和產品的專業指導人員,幫助農村貧困戶協調各方面的問題,如合理購買春耕的物資,科學的準備春耕的生產和發展。再次,國家鼓勵農村貧困戶迅速恢復生產,并給予一定物質和條件上的支持,如,在原有獎勵政策的基礎上在提高10%的補助,對克服疫情所帶來的影響,通過合同履約帶動農村貧困戶發展的經營主體企業,按照每帶動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給予經營主體100元總額最高3萬元的一次性生產補貼等,目的就是為了加強農民生產的自信心。并鼓勵農民積極生產以自救,及早達成生產高效化。最后是對于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涉農企業以及其他助農企業、組織,國家給予一定的獎勵和鼓勵,以此帶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組織加入到扶貧中來,為我國農村實現脫貧致富奉獻自身的力量,也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要想實現全面的脫貧致富,必須在需求升級、技術演化以及商業模式的發展迭代中不斷尋找新的發展趨向,并通過新型的模式切換,全面樹立農村產業發展的新格局。農村地區出現貧困的原因非常的復雜,除了因學致貧、因婚致貧等方面的原因外,更多的農村地區相關能力的缺乏而導致。產業扶貧政策的提出可以很好的解決農村地區出現的一些列脫離現代化產業發展的體系,實現農村地區的脫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淑青.淺談新時代農村經濟管理中怎樣把精準扶貧落到實處[J].今日財富,2021(01):11-12.
[2]謝明柱,陳燕.新型城鎮化與農村經濟發展耦合效應研究——基于安徽省數據的實證分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20(01):41-46.
[3]張洪英.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對策[J].鄉村科技,2020(11):44-45.
作者簡介:崔文佳,(1987.12-),女,漢族,遼寧朝陽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經濟學。
(中共朝陽市委黨校 遼寧朝陽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