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之河奔流不息,眨眼間歲月的年輪又悄然劃過一圈。在去年此時,可能誰也不會想到這一年會以如此魔幻的方式炫耀著自己的與眾不同。不知不覺中,新一年的陽光已經普照大地,所以不管2020年陰霾有多重,往事已然如風,我們理應平靜釋然地面對新年的第一縷陽光輕聲地道上一句:你好,2021!
2020年是容易傷感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的生活面目全非,國際局勢的深刻變化也讓每個人對時代的感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被迫與過去那個熟悉的世界告別,但事物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新的生機永遠誕生在凄美的凋零之后。
過去的一年中,曾經輝煌一時的品牌深陷破產漩渦,相反,造車新勢力卻相繼爆雷。同樣是這一年,中國乘用車市于5月終止23連跌之后一路上揚;這一年,比亞迪以超5000億元市值創下A股車企新高,寧德時代憑超7000億元市值躋身A股前十;這一年,從北汽Arcfox到東風嵐圖,從廣汽埃安獨立,到長安攜手華為、寧德時代共筑CHN造車局,從上汽與浦東、阿里成立智己汽車到長城SL項目,中國傳統車企高端智電新品牌已相繼落地。
這一年,中國車企頂住了巨大壓力,傾盡所有為抗擊疫情出資出力,累計捐款超過10億元。不僅如此,為了應對醫療物資緊缺的狀況,五菱、比亞迪、廣汽等車企還利用自身優勢,全力組織生產抗擊疫情所需的口罩、消毒水等醫療物資。華晨、北汽、上汽等10余家車企積極生產抗疫所用的救護車、負壓車和特種運輸車。為了緩解重點疫區交通不便的問題,東風、一汽、吉利等企業組織所屬出行企業,竭盡全力保障一線醫護人員和當地居民的出行。患難見真情,絕境顯風骨,2020年也讓全社會看到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快速應變能力和面對災難時的勇氣與擔當。
時序更替,華章日新,走進2021年,中國汽車行業面臨的挑戰依舊不少,首當其沖的就是隨著合資品牌的價格下探,其與自主品牌的競爭會更加白熱化,優勝劣汰將會加劇,可以預見汽車產業鏈各層級的深度洗牌將不可避免。不僅如此,一系列汽車消費新趨勢也是呼之欲出,消費結構加速分化、造車新勢力加速崛起、增換購比例下滑、硬件軟賣等,都在重新塑造新時期汽車版圖,這些對于中國車企而言, 既是考驗,也是機遇。
汽車產業日新月異,汽車媒體也需要緊跟潮流,在如今這個“三十年之未有”的大變局中,《世界汽車》雜志將會用更新鮮的資訊,更好的視角、更深度的科普和更全面的分析來揭示汽車產業發展,回饋廣大讀者的守候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