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崇美 邱洪濤
提起電磁輻射,很多人都有些恐慌。特別是在移動通信時代,基站無處不在,有些群眾甚至到了談“基”色變的地步,堅決抵制小區周邊建有基站?;居休椛鋯??答案是肯定的。但基站也有其強制性標準,在輻射強度方面要達標才行。實際上,無線電廣播、電視、電腦、手機以及冰箱、微波爐等電器都會產生輻射,只是強度不同而已。當輻射量超出一定的標準值,就會使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受到損害。

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家用電動汽車迅速增多。許多民眾不禁疑惑,生活中那些小電器都會產生輻射,那像電動汽車這樣龐大的體積,產生的輻射豈不是更強?日前,奧迪e-tron就在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電磁兼容試驗室進行了一項權威的電磁防護試驗,用試驗數據來說話。搭載了雙電機的奧迪e-tron是否會有很強的電磁輻射?長時間駕駛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本次測試為我們解答了這些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研究,電磁輻射可能是人體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也可能造成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的危害。因此,電磁輻射不得不防。當前,汽車正逐漸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車載電子電器設備日益增加,車輛內部的電磁環境更加復雜,對于車輛及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電磁輻射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對于新能源汽車,進行電磁輻射方面的測試是很有必要的。2019年7月,國標GB/T 37130—2018《車輛電磁場相對于人體曝露的測量方法》正式實施,意味著車輛內電磁輻射測試有據可依,對于有效保護車內人體健康、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本次測試就是依據國標GB/T 37130—2018《車輛電磁場相對于人體曝露的測量方法》進行的,試驗車型為奧迪e-tron 55 quattro專享型,考核其檢驗結果是否符合GB 8702—2014 《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規定的公眾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本次試驗需要對車輛在充電模式、靜止模式以及行駛模式時進行電磁輻射采樣。其中,行駛模式又分為勻速狀態、加速狀態和減速狀態等,幾乎涵蓋了我們日常使用電動汽車的大多數場景。以靜止模式的采樣為例,車輛所有能由駕駛員或乘客手動打開,且持續工作時間超過60s的車載電器都應處于典型負載狀態,比如車輛前照燈設為遠光狀態;儀表燈(最大亮度);前刷電動機以最大速度工作;空調工作;收音機打開、中檔音量。同時,電動汽車的荷電狀態在20%~80%之間,驅動電機系統在待機狀態。

在行駛模式下,車輛還會進行急加速和急減速的測試,測量出在極限狀態下的電磁輻射是否超過對人體有害的限值。其中急加速需要以2.5m/s?的加速度加速至90km/h;急減速則反之,車輛從90km/h的時速以2.5m/s?的減速度減速至靜止狀態。

最終的結果顯示,無論人坐在車輛的任何位置、車輛在不同模式下,產生的電磁輻射都遠低于國標限值。對于產品而言,國標只是“及格線”,奧迪e-tron有更高的要求。試驗結果是用“裕量”這一參考值來進行考量的,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這個概念:裕量代表電動汽車實際輻射量與國標限值之間的差值,也就是考量產品“比國標強多少”。裕量越大,表明電動汽車的輻射危害越小;而這個差值越小,則表明電動汽車的輻射危害越大。
數據顯示,在各種模式的測試中,很多位置的裕量值甚至大于30dB,顯示出遠優于國標的水平數值。從以往的測試數據看,這樣的輻射水平和臺式電腦、洗衣機等相差不大,低于手機、地鐵、電動自行車等我們日常經常接觸到的東西,長時間使用也無需擔心。綜合而言,奧迪e-tron的車內電磁輻射是很低的,對于其日常使用,用戶大可放心。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關注,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引發很多人的擔憂。對于電動汽車有這樣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但對于輻射強度的認知,我們不能用體積來衡量,不能想當然的以為體型更大的電動汽車輻射更強。實際上,很多電動汽車的輻射強度甚至低于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此次,奧迪e-tron在電磁防護測試中就表現出很高的水平,電磁輻射強度遠低于國標限值,也讓我們打消了這方面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