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彬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這五點要求涵蓋了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清晰地繪就了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鄉風文明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也是創建高品質生活最容易忽視卻又極為關鍵的一環。
當前,鄉風文明建設雖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但也存在農村基層干部的思想認識不夠、農村文化陣地建設不完善、農民思想觀念陳舊落后、對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有效引導不夠等問題。
鄉風文明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所在,也是創建高品質生活的重要環節。進入新發展階段,利用政府規范引導和村民自治系統,推進農村鄉風文明建設。我們將開展以改陋習、樹新風為主要內容的評議活動,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簽訂文明協議,營造“爭典型、創示范”的氛圍。
打包惠農政策,加強農村科技文化教育。當前,涉農培訓學習項目較多,也較為散亂,我們將整合各級各部門的農村科技文化教育政策及項目,科學打包,以培育“四有”新型農民為目標,利用“農民學校”和“百姓課堂”等載體,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幫助農民提高科學文化素質,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有序開展培訓、學習考核,提高農村領頭人的鄉風文明建設素質。我們要通過有序的培訓、學習和考核,促進村“兩委”班子的思想、組織、作風轉變,以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提高鄉風文明。
掌好優秀家風建設這個“舵”,發揮家風家訓這艘“船”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我們要有意識地進行家風家訓教育,對優秀的家風教育集體授予“優秀家風家訓”牌匾,促使家風家訓得以發揚傳承。
整合資源,推進文明單位與行政村結對共建。我們要通過“結對創文明”活動,帶動更多的社會治理單元加入到農村創建高品質生活中來,破解農村基層組織對鄉風文明建設無模式的難題。
探索在鄉村治理過程中增設鄉風文明誠信機制體系。我們要探索鄉風文明積分考核制度,分值的加減可參照銀行征信管理模式,對一定時限內保持良好鄉風文明的家庭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對一貫損壞鄉風文明的家庭或者個人給予合理的處罰,從而樹立起全新的鄉風文明觀,保障鄉風文明建設成果。
開展“鄉風文明示范村”創建工作。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以爭創新農村建設先進典型為重點,以營造文明和諧農村新風尚為目標,通過培育一批“鄉風文明示范村”,引導居民在村風民風、生活居住環境、文化道德建設等方面實現全面、協調發展,從而擁抱高品質生活。
(作者系萬州區余家鎮橋亭村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