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汪茂盛
“十三五”期間,巴南區在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生物城、努力打造國家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重慶國際生物城聚集8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重慶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創新藥物中,這里就占了10個,占比近半。
耀眼的數據背后,源于重慶國際生物城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朝著全市大健康產業全產業鏈基地的目標奮力前行。在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同時,園區的發展也成為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進程中的生動案例。
服裝工業園變身生物產業新城
巴南區木洞鎮地處重慶東部,緊鄰長江,多條高速路在此交匯,重慶國際生物城就坐落于此。
2月3日,園區一片繁忙景象,包括美萊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動物實驗中心在內,一大批科研人員正在進行實驗研究。
重慶國際生物城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晏國介紹,這里曾經是以傳統服裝產業為主的工業園區,名不見經傳,發展至今可謂一波三折。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健康產業需求巨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廣闊。2012年,國務院提出發展生物醫藥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彼時,和多數西部地區一樣,重慶生物醫藥產業分布零散、體量偏小。巴南區決定,讓服裝工業園向生物醫藥產業轉型。
2017年,隨著總投資130億元的國內生物醫藥龍頭企業智睿生物旗下的重慶智睿生物醫藥產業園開工建設,服裝產業園區便迎來轉型發展機遇。緊隨智睿生物之后,15家生物醫藥企業相繼落地開工,長效胰島素、抗體注射液等處于臨床試驗的一類新藥項目隨之而來。
在此基礎上,巴南區以生物藥為核心,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為特色,通過有針對性地選商延鏈補鏈,全力打造生態化、國際化的生物產業新城。
有了龍頭項目引領,加上自身的區位優勢、政策支撐,重組疫苗領先企業博唯生物、全球抗癌藥巨頭美國雅培克、全球最大的眼用制劑生產企業日本參天等知名企業陸續入駐。2018年,該園區正式更名為“重慶國際生物城”。
完善產業配套 鼓舞企業發展信心
“生物醫藥產業前景廣闊,但是要吸引企業落地,除了政策支持,還必須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產業配套。”重慶國際生物城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銳介紹,為打造專業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他們著力構建了“研發+平臺+基金”的配套服務體系。
通過強化服務做優環境,重慶國際生物城項目建設不斷加快,博唯生物一期、智翔金泰一期、國舒制藥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投產投用。
其中,疫苗龍頭企業博唯生物一期項目僅用時1年4個月就完成3.1萬平方米主體工程建設;抗體藥物龍頭企業智翔金泰一期項目僅用時1年6個月便完成廠房主體建設,創造了巴南工業項目建設速度的新紀錄。
在眾多在建企業中,智睿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包含4個子項目,是全市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生物醫藥項目。
2019年11月,智翔金泰一期建成竣工,該項目是重慶抗體藥物龍頭項目,于2017年8月動工建設,廠房面積3.7萬平方米。
“重慶國際生物城被納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名單,進一步鼓舞了我們加快發展的信心。下一步,智睿生物醫藥產業園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推動項目盡快投產達效。”智睿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智睿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進度全面提速,宸安研發中心、智翔金泰、美萊德動物實驗中心已竣工投用,宸安產業化項目正全力加快基建步伐。此外,重慶國際生物城建立了規模近8億元的產業基金,重點支持新藥研發和成果轉化,還成立了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為企業GMP認證、新藥注冊、項目申報等提供代辦服務。
“待智睿生物醫藥產業園全面建成后,將形成12條抗體藥物生產線,10—15個單抗品種將在這里生產上市。我們還將建成年產能5000萬支的世界首創長效胰島素制劑生產線,使重慶生物藥研發生產能力迅速步入全國先進行列。”智睿生物相關負責人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防疫物資生產成新經濟增長點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密切相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們全力組織企業增產、轉產防疫物資,立泰服飾、南松凱博、海明衛生用品、普康消毒等園區企業快速形成了個人防護、消毒消殺、抗疫藥品等防疫物資保供能力。” 重慶國際生物城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穆毅介紹道。
2月3日,臨近春節,重慶立泰服飾集團有限公司卻是一派繁忙景象,生產的主要產品則是防疫物資。
原本,立泰服飾是一家生產校服、西服等職業服裝的企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們轉為生產隔離服和防護服。其間,在巴南區各職能部門的幫助下,短短兩天時間,立泰服飾便完成了產品注冊備案和生產備案,4天完成轉產,并取得了金融機構1400萬元的低息貸款支持。
“重慶國際生物城全年防疫物資板塊實現產值約10億元,既為全市抗擊疫情作出突出貢獻,又快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穆毅表示。
服務高品質生活 助力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重慶國際生物城累計完成工業投資約315億元,開工企業項目54個,建成投產投用38個,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約348億元,發展態勢較好。
目前,園區已匯集智睿生物研發孵化中心、北大醫療創新谷(重慶)研發平臺、植恩國際高端藥物技術轉化平臺等服務機構,形成了包括基礎實驗、動物實驗、藥品審批等配套服務體系。
當下,重慶國際生物城已是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張“名片”。隨著產能逐步釋放,重慶國際生物城正加速打造千億級園區,成為全市打造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
在巴南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楊紅軍看來,生物醫藥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重要的民生產業。“‘十四五期間,巴南區將自覺承擔起建設國家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重任,服務高品質生活、助力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市支柱產業迭代升級。”楊紅軍說。
具體而言,巴南區將推動以生物醫藥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發展,加快建設國家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加快拓展產業鏈條,向康養康體、預防保健、美容化妝等領域拓展,推動布局大型醫療機構,加速醫養、醫城、醫游融合,打造全市大健康產業全產業鏈基地。
“巴南區力爭通過3—5年時間,將重慶國際生物城打造成為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通過國際生物城的發展,利用生態腹地,帶動醫養結合、醫游結合,推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楊紅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