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思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這個偉大勝利和偉大光榮不僅是中國亙古未有的一大奇跡,而且是全球減貧事業的一座豐碑,具有重大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為世界擺脫貧困分享中國經驗。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創新拓展了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表彰大會上進一步將中國脫貧攻堅的經驗和認識歸納為“七個堅持”,不僅對我國構建持續減貧長效機制和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而且極大豐富了人類減貧理論,為全球減貧治理和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可資借鑒的中國經驗。外國政黨政要、智庫媒體普遍認為,中國減貧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制度體系,這是人類減貧經驗的豐富寶藏,可對世界各國擺脫貧困提供有益借鑒。非盟和非洲國家領導人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經驗對非洲來說非常重要,中國不僅是朋友更是榜樣。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精準扶貧方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定的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為全球減貧治理提供中國方案。擺脫貧困一直是困擾全球發展和治理的突出難題。中國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堅持把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首要基本人權,這些理念不僅指導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而且從實踐層面為解決世界范圍的貧困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致力于國內減貧事業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減貧治理,通過“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東亞減貧示范合作項目”等多層次交流合作機制分享中國理念與做法。2018年第73屆聯大通過關于消除農村貧困的決議,將中國倡導的精準扶貧理念與實踐寫入其中。在2020年“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上,外賓們一致表示,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推動世界減貧事業和全球減貧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中國的脫貧攻堅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中國7.7億農村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準,中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無疑給人類減貧事業提振了信心。中國積極開展國際減貧合作,履行減貧國際責任,通過提供援助、減免債務、擴大進口等多種方式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旨在探求與世界各國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將幫助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聯合國拉美經委會執行秘書巴爾塞納表示,過去70年,中國始終致力于自身消除貧困,積極開展南南合作,中國的脫貧攻堅大大加速了世界減貧事業發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將始終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和國際合作精神,在百年大變局中秉持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扎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不移地做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為創造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繁榮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鄧長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