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5G商用的持續推進,“移動優先”面臨新的挑戰,媒體融合中的新聞客戶端如何發展急需未雨綢繆。筆者在公開數據監測平臺收集了50個新聞客戶端樣本,對這些樣本在三個時間節點的累計下載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出部分發展特征和發展趨勢,并在此基礎上延伸思考,提出了黨媒新聞客戶端發展的幾個有效途徑,期望能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5G 新聞客戶端 媒體融合 黨媒 商業互聯網公司
“移動優先”作為媒體融合的重要策略,不僅是來自于中央要求,更是來自融合實踐的內在需求。隨著5G商用的持續推進,“移動優先”又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這樣的轉折期,媒體融合中的新聞客戶端如何發展急需未雨綢繆。
一、量化調研方法
筆者在黨媒運營的新聞客戶端(以下簡稱“黨端”)及商業互聯網公司運營的新聞客戶端(以下簡稱“商端”)兩類中選取了50個新聞客戶端樣本進行分析(見表)。
筆者獲取分析了第三方公開數據監測平臺上述50個新聞客戶端2019年1月、2020年1月、2021年1月三個時間節點共450組安卓版的累計下載量數據和屬性信息。同時測算了2019年、2020年各新聞客戶端的年度安卓版新增累計下載量數據。為減少第三方監測數據的偏好、偏差等影響,筆者收集了酷傳科技、蟬大師、七麥數據三家平臺的公開監測數據取均值。
二、新聞客戶端發展的群體性特征
通過對50個新聞客戶端的數據分析,筆者發現以下幾個群體性特征。
1.商端占據新聞客戶端排名頭部。無論累計下載量還是新增下載量,商端均占據新聞客戶端排名頭部。在累計下載量方面,新聞客戶端中進入百億級的有7個,進入十億級的有12個,這19個新聞客戶端中18個為商端。在新增下載量方面,過億的包括頭條系、快手、阿里系、騰訊系、百度系、B站、新浪新聞等商端。2016年9月上線的抖音作為后起之秀,在2019年的新增下載量突破百億;2020年前9個月新增下載量就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新增且保持快速增長。2019-2020年兩年新增下載量占所有累計下載量的87%,說明這兩年成為其用戶爆發增長期。與此類似,頭條系各端媒新增下載量都大大超過傳統互聯網巨頭所屬新聞客戶端,成為新的增長極。
2.央媒黨端成為引領全國黨端的一面旗幟。“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累計下載量進入十億級別,并超過部分商端,在黨端下載量中一枝獨秀,更成為引領全國黨端的一面旗幟。累計下載量進入億級的7個新聞客戶端以央媒黨端為主,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央視頻4個央媒黨端居前,南方Plus、澎湃新聞、河南日報客戶端等省媒黨端隨后。
3.部分省媒黨端下載量遭遇瓶頸。部分省媒黨端幾年前下載量就進入千萬級,經過幾年的發展仍處在千萬級。有的黨端經過幾年發展仍停留在原有的百萬級。黨端下載量躍升的速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黨端發展的活躍度。這些處在原地變化不大的黨端,正在面臨發展動力和活力不足的難題,呈現出發展瓶頸。
4.疫情期間更多黨端實現下載量提升。對比各新聞客戶端2019年、2020年的累計下載量,筆者發現,2020年出現量級躍升的有11個新聞客戶端,其中10個是黨端。“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從億級躍升到十億級持續保持黨端的“領頭羊”。央視頻從百萬級躍升到億級,人民視頻從十萬級躍升到千萬級,跨越了兩個級別成為躍升跨度最大的黨端。澎湃新聞、河南日報客戶端也大幅增長并躍升到億級。大眾日報客戶端、南方周末客戶端、紫牛新聞從百萬級躍升到千萬級。新甘肅、新時報實現了十萬級到百萬級的進步。這個增長數據也間接說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權威黨媒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壓艙石”“定盤星”的作用。
三、新聞客戶端發展的群體性趨勢
5G的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將給新聞客戶端發展帶來更多新變化,這些變化正逐步顯現,呈現出智能化、沉浸化、視頻化、社群化等趨勢。
1.5G技術的持續升級,加速了新聞客戶端智能化發展趨勢。在5G技術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新聞客戶端中。借助語音合成技術將文字內容轉換成語音播報的形式,能夠實現從讀新聞到聽新聞的轉變,從而滿足多種應用場景需求。“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科大訊飛合作,于2019年8月上線的語音播報功能,模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方亮、于芳等著名播音員的聲音,播報十分接近自然語音,幾乎以假亂真。綜合運用語音合成、機器學習、唇形跟隨等技術的AI合成虛擬主播,實現了主播全程在崗,全天候工作的方式。新華社與搜狗合作,于2018年11月推出的AI合成主播,形象逼真、語音流暢,并在主播形態、體態、語種等方面持續推新,已常態化應用于新華社客戶端。此外,各種形態的虛擬主播正被越來越多的新聞客戶端中采用。大眾報業集團的大眾日報客戶端、海報新聞、齊魯壹點都將各自的虛擬主播用于日常新聞播報。綜合運用大數據自動獲取、算法分析等技術的智能推薦,實現了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內容呈現。人民日報客戶端于2019年上線了“主流算法”,通過機器學習、人機協作、監測反饋、審核分級、知識圖譜等實現主流價值引領的機器推薦。
2.5G生態的持續創新,加速了新聞客戶端沉浸化展示趨勢。隨著5G生態的持續創新,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豎屏視頻等展示形態逐漸出現在新聞客戶端中。人民視頻、大眾日報客戶端、交匯點新聞、江西新聞等使用AR云服務或Unity 3D技術,探索報端融合的AR應用。央視新聞設置VR頂級板塊,大眾日報客戶端設置VR專欄,采用VR全景圖、VR視頻、5G+VR視頻直播等實現沉浸式展現。由于更貼近用戶自然使用習慣,豎屏視頻已經成為包括抖音、快手、微視等商端,人民日報、海報新聞等黨端在內的短視頻沉浸式展示形式。
3.5G網絡的提速,加速了新聞客戶端視頻化表達趨勢。隨著5G網絡質量和終端性能的持續提升,具備豐富場景表現功能的視頻正在逐漸成為各新聞客戶端的標配。點播、直播,微視頻、小視頻、短視頻、中視頻乃至長視頻,逐漸成為各新聞客戶端玩味的內容表現手法。視頻類客戶端沖上排行頭部,其他新聞客戶端也都紛紛加入視頻類模塊、頻道。筆者也見證了大眾日報客戶端從創辦初期主要發布圖文稿,到后來增加視頻稿,再到后來增加視頻頻道、直播頻道的發展歷程,配備的采訪設備也從原來的采訪本到現在的5G背包、便攜攝像機、VR攝像機、運動相機、無人機、穩定器等。
4.5G用戶持續增長,加速了新聞客戶端社群化運營趨勢。隨著移動用戶逐漸成為最大規模的網絡用戶群體以及5G網絡用戶規模持續增長,UGC(用戶生產內容)、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等社群化生產模式正在逐漸成為新聞客戶端的運作模式。澎湃新聞的澎友圈、齊魯壹點的情報站、半島新聞的半島圈紛紛上線。人民號、南方號、海報號、壹點號、頭條號、百家號、網易號等眾多“號”的平臺應運而生。通過社群化模式的運作,各端媒逐漸滲透到用戶生產生活中,進而成為輿論引導、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的移動平臺。
四、關于黨端融合發展的幾點思考
新聞客戶端是當前最活躍的媒體形態之一,但黨端的量級、影響等與商端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發展壯大黨端是媒體融合中的重要一環,也是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的重要一環。在這幾年的探索中,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1.提高黨端迭代更新頻次,增強用戶吸附能力。頭部新聞客戶端的累計下載量動輒數十億甚至過百億,大大超過人口數,說明累計下載量不僅跟用戶數有關,還跟其他因素關系。通過對部分新聞客戶端2017-2020年四年的版本迭代次數統計發現,過億下載量的端媒迭代都非常頻繁,有的新聞客戶端頻繁更新達到每年50次左右,幾乎平均每周更新一次。同時呈現出單品樣本迭代頻次逐年提高,競品樣本之間年度新增下載量越大,迭代頻次越高的特點。近一年增長最快的新聞客戶端以頭條系為主,如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等,都采用了這樣的操作手法。反觀黨端,迭代頻次較低,大都維持在每年十幾次的水平,有的甚至更低。可見累計下載量與版本迭代頻次也有關,提高迭代頻次是提高累計下載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累計下載量的快速提高可以逐步形成影響力優勢吸引更多用戶。因此,提高迭代頻次是黨端增強用戶吸附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2.擴大黨端共贏合作領域,增強資源聯接能力。黨端優勢在于人才和資源,商端優勢在于傳播和市場。黨端主要傳播主旋律正能量新聞,起輿論引導作用;商端主要傳播生活娛樂等資訊,起快速傳播作用。黨端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加強與商端的傳播合作能夠獲取更多網絡傳播和市場運營資源。同時黨端還可以加強與黨政機構合作,匯集政策資源、內容資源、政務服務資源,深入社會治理體系、國家治理體系。“開門辦端”成為端媒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筆者通過新注冊賬戶查看全國排名發現,“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通過黨委政府的發動組織,僅用兩年時間就匯集了超過1億的注冊用戶,同時廣納各類機構入駐,廣聚各類權威內容,廣集各類便民服務,體現出很強的資源聯接能力,為黨端發展樹立了標桿榜樣。南方Plus累計下載量作為省媒黨端的佼佼者,廣納南方號,深入地市區縣,聯接資源與商業運行逐漸形成良性循環。因此,擴大共贏合作領域是增強黨端資源聯接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3.加強黨端技術研發投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5G會推動更多移動端新技術的涌現,越來越多的技術也將會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可用到實用。新聞客戶端就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產品,應用模式的創新需要緊密依靠技術的支撐來實現,運用大數據技術后,可以越來越清晰地看到用戶在哪,用戶想的是什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后,越來越多的重復性、機械性工作可以交給機器來完成;應用區塊鏈技術后,可以更加明確信息來源的真偽,摸清信息的傳播途徑。新聞客戶端的快速迭代更需要技術研發投入,人民日報客戶端具有主流價值觀的黨媒智能推薦,新華社客戶端首推的AI合成虛擬主播,央視新聞重點打造的VR視頻,都是借助了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端媒的智能化、沉浸化、視頻化、社群化,更需要技術研發的支撐。因此,加強技術研發投入是增強黨端技術創新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五、結語
近兩年,黨端有了新的發展進步,一方面是政策的持續引導,另一方面是包括5G在內的新技術不斷涌現。為承擔起黨媒大任,黨端需要遵循新聞客戶端發展規律,吸引更多用戶,聯接更多資源,加強更多技術投入,把黨端建社成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作者系大眾報業集團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技術委員會委員
本文系中宣部新聞出版重大科技工程“國家數字復合出版系統工程”應用示范項目(項目編號:1741STC41049/SF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湯代祿.5G融媒技術探索與機制思考[J].中國傳媒科技,2020(08).
[2]趙聰聰,張沛.重慶學習平臺邊聽邊學 語音播報功能進駐學習強國[EB/OL].(2019-08-23)[2021-01-18].http://www.cnr.cn/ chongqing/jr/20190823/t20190823_524744971.shtml.
[3]張健,張深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主流算法應用實踐[J].人工智能,2020(02).
[4]湯代祿.從兩會報道看媒體深度融合的新趨勢[J].青年記者,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