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瑞虎
摘要:過去的一年,面對新聞輿論產品不斷迭代更新、傳媒市場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各種壓力,在構建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的關鍵時期,半島都市報社積極探索,牢牢抓住內容建設、技術支撐、創新管理三個“法寶”,重建了架構流程,再造了模式業態,創新了體制機制,這些嘗試互相促進,最終新媒體、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收入明顯上升,帶動2020年后三季度廣告收入穩中有升,為傳統媒體適應快速變化的新環境,加快融合發展趟出了一條新路。
關鍵詞:主流媒體 融合轉型 重構流程 “四全”媒體 半島都市報社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一系列困難和挑戰,半島都市報社·半島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半島)扎實落實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董事長梁國典關于“堅定不移做優做強半島傳媒、堅定不移推進媒體融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堅定不移瘦身強體、堅定不移抓好黨建”的明確要求,“建、轉、減”三策并舉,“內容建設、技術支撐、創新管理”三管齊下,引發一系列聚合裂變。2020年,新媒體、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四新”收入逆勢增長36%,占到廣告總收入的70%,有力化解了疫情沖擊,補上了傳統廣告下滑缺口,拉動廣告4月起止跌,后三季度連續穩中有升。
一、重構架構流程,構建“四全”傳播新格局
堅定不移做優做強半島傳媒,核心是抓住內容建設這個根本,構建起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四全”媒體組織架構和適應全媒傳播規律的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流程,再造新媒體時代半島在青島乃至膠東經濟圈的第一影響力。著眼這一認識,自2020年以來半島主要實現了以下突破。
1.重組采編架構,實現集約高效一體化。數字融媒中心和5G直播間建成并投入使用;發揮值班編委全媒體指揮調度作用,淡化部門邊界,聚合生產能力,實現一支隊伍服務多個平臺和全媒體、立體化、即時性報道成常態;調整考核機制,鼓勵記者編輯和其他崗位特長人員自主組合生產傳播融合產品,承辦頻道、欄目,釋放創新活力,廣泛發掘和充分利用隱藏在報社各個角落的潛質“網紅”;恢復經濟新聞中心,設立半島智庫企業研究院,聚焦新經濟、新企業、新模式、新業態報道,提升經濟領域OGC(職業生產內容)能力;完善首席記者(編輯)制,嚴格控制中層干部增量,剝離存量副主任管理職能,按照發稿動態考核,使得一批資深副主任重新煥發一線業務能手的生機活力,為整體陷入老化的采編隊伍激發起新動能。
2.重構內容平臺,建立融合傳播生態圈。重組成立新媒體創意和短視頻矩陣建設中心,自主運營的頭條、抖音、快手等平臺賬號達到40余個,抖音總播放量突破25億次,總點贊量超過1.5億次;根據山東省媒體分布和青島城市定位,創辦《風口財經》,打造面向新經濟人群的垂直類移動平臺和長江以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財經新媒體,上線不到兩個月獲得青島黨政領導、企業、智庫等多方廣泛關注;設立半島新聞客戶端總編輯兼首席運營官,持續升級并上線了互動性更強的7.0版本;重點培育紅茶壺漫評、凌波微評、網紅天團等融合專欄、頻道;報紙以精品化為目標,強調思想性,突出獨特性,做好深加工,變快讀為深讀,變告知為啟迪,以不可替代的內容讓人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推出報紙版雜志《新聞周刊》和手機版雜志《翻篇》,分別圍繞社會感動和社會歡樂元素,推進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表現形式,有力提升了傳播效果。
3.重塑編輯理念,強化主流媒體輿論引領。圍繞山東省委、青島市委中心工作,主動設置議題,堅持每天都要生產至少一篇思想深刻、見解獨到、能為用戶提供獨特價值的專業優質內容,發揮正確輿論導向和主流媒體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其中,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工業互聯網之都和創業城市建設、半島五市一體化發展等一系列主題報道,受到青島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和轉發點贊;在青島秋季疫情、海參養殖、黃島山火、嶗山外國人插隊等重大輿情事件發生時,站穩陣腳,不跟風商業平臺和自媒體,不被網絡雜音帶亂節奏,有力引導了社會輿論,多次被青島市委主要領導點名授權官方聲音首發,市委主管部門專門到報社召開正能量宣傳現場會予以肯定感謝。
二、再造新業態,“四新”收入占比達七成
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都市類報紙只有下決心擺脫對傳統紙媒的依賴和幻想,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堅定不移推進媒體融合,轉變經營思路,再造新業態,才能有力彌補傳統紙媒收入持續下滑產生的缺口和壓力,實現轉型發展。2020年“四新”收入逆勢增長36%,占到廣告總收入的70%,拉動整個半島廣告自2020年4月起止跌回升,后三季度較2019年同期穩中略增,就是有力印證。
1.強化技術支撐,新模式發揮大作用。早在2019年年初,半島高薪招聘技術總監,成立大數據開發公司,組建技術開發、大數據運營團隊。不僅實現了對所屬客戶端、新媒體、小程序等的自主開發、貼身服務和多頻次迭代升級,而且具備了對外技術開發和服務創收能力,并且為《魯中晨報》等成功開發了新聞客戶端和應用小程序。2020年半島還在全國同行業率先建成采編經營協同數字中臺,實現了中臺技術支持、前端應用開發快速響應和后端財務、人事等管理數據以及客戶大數據的全面打通。這其中,創意并自主開發的“半島驗房”小程序在疫情影響面前作用最為典型,撬動新媒體收入同比增長325%,不僅填補了主報下滑的缺口,而且拉動房產中心收入比2019年增長16%。與此同時,半島還成立專門部門發力兩微矩陣建設和社群壯大,報社官方微信綜合排名躍居青島媒體公號榜首;在《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推出的省級媒體榜單中,官方微博多次名列山東媒體類微博第一,帶動2020年“兩微”收入同比增長284.2%,僅9月和10月就實現收入97.32萬元,同比增長171%。半島網也在新媒體和活動的強力支撐下,利潤比考核指標超額59%。
2.強化全媒服務,新媒體、大策劃實現大撬動。2020年,半島政務中心克服人員集體離職、團隊全新組建等困難,迎難而上激情拓展,充分發揮新媒體創意分發、視頻制作和新上線的半島輿情大數據監測系統BPOS等全媒全案服務手段作用,在各級政府財政收支明顯收緊的情況下,短短8個月完成收入逆勢增長8%。視頻策劃制作帶來直接收入近200萬元。創意策劃的沿黃網絡媒體和主流媒體青島行兩大活動,合計創收300余萬元。策劃并持續推出的“戰疫90天”“青島兩會”“護士節”“開學和中、高招”等系列特刊,撬動收入700余萬元。特別是社慶當天主報出刊112個版,實現收入315萬元。
3.強化業態創新,大數據業務為經營轉型探路。2020年2月,阿里釘釘首次全面開放私域流量池釘釘圈子,作為對內打造企業文化,對外連接客戶、粉絲形成數字化社群的全新平臺,半島迅速反應,通過“2020百日萬店消費季·青島商業服務之星評選”和半島探店“一元搶購百萬代金券”兩大活動,短短幾周便創建了上萬人規模的“半島都市圈”,并且聯動近百家商戶,帶動5000多人次線上下單消費;自主開發的小程序,新增車展、美容養生等欄目,并與半島驗房小程序打通,具備了線上下單、一鍵支付、獲取門票、在線客服回復等一系列全新功能,不僅有力撬動了旗下的大桶水營銷上量,還實現了線下活動與線上服務的有機融合;半島匯納大數據實驗室揭牌成立,與以商業大數據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上海匯納科技合作開拓線下數據采集、管理、分析、運營等業務,目前已談成一系列意向客戶;教育全媒體中心將“半島云課堂”升級改造為“家長說”,并陸續上線預約探校、在線監督等功能,新媒體收入同比增長313%,帶動可考核收入與2019年持平;健康全媒體中心上線了“美bar”小程序,通過豐富的板塊設置有力解決了用戶美容難題,有效激活了醫療美容市場。所有這些,都將徹底改變媒體與用戶的連接方式,把半島的傳播、營銷和轉化能力,通過新技術集成到一個個全新的線上平臺,形成經營能力的MCN分發變現和數據沉淀,為傳統廣告客戶入駐平臺開展自主營銷,與半島各媒體形成更為緊密的伙伴關系奠定堅實基礎。
三、創新體制機制,減掉沉重包袱實現輕裝上陣
人員過多不堪重負,下屬困難企業多戰線長,干部“鐵交椅”、綜合部門“大鍋飯”等,既是傳統媒體的通病,更是半島生存發展的攔路虎。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大眾報業集團社長梁國典到半島調研時明確提出:我們現在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改革就死路一條。要加大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將慵懶閑散人員淘汰掉,留住骨干和精英。要按照互聯網+和現代企業管理的思路去中心、去層級、去行政化,實現組織架構再造,績效考核全員化,管理動態化,一月一考核,年底再進行排名和末位淘汰。
1.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的常態化機制全面確立。半島都市報社黨委書記率先垂范,首先從自己直接分管的部門改起,痛下決心撤并人力資源等部門,為改革攻堅打開了缺口。繼采編、經營和綜合部門月度效益工資總額與廣告增降幅直接掛鉤同升同降之后,2020年半島又全面啟動綜合部門全員考核,每月根據個人工作日志動態打分,并與月度績效工資、職級升降、評優樹先等直接掛鉤,同時成立待崗人員培訓學校,嚴格推行末位淘汰。編委會還針對主報常態化版數減少而出版人員過多的情況,拿出優化調整報紙出版人員方案,將原來的38名出版人員壓縮至13人,其余人員進行內部雙選,沒有崗位的人員待崗培訓,三月不能上崗的依法解聘。另外,后勤服務部門也推進社會化改革,對每年虧損額合計80萬元的19樓餐廳和3樓職工食堂,分別對內對外承包經營,不僅實現這兩個單位全部扭虧,并且分流人員10多人。
2.收縮戰線減人增效取得突破,半島及下屬企業全部盈利或扭虧。2020年以來,發行公司消化2019年虧損566萬元,盈利106萬元;硅谷網完成股東同比例減資,收回投資420萬元;早教網完成股權調整,不僅收回所有投資的350萬元,而且實現利潤86萬元,還凈賺了10%的股權;以原始投資成本價完成新報傳媒1%的股權調整,收回現金350萬元,帶動該公司同比減虧769萬元,減幅56%;茶文化公司完成單方面減資,90萬元投資全部收回;信網公司完成優質股權混改,不僅收回投資172.5萬元,還將持股權比例提升至55%,并且實現凈利潤146萬元;文旅中心成功引進戰略合作伙伴,溢價出讓半島國旅72%的股權即將完成,不僅可將我方220萬元原始投資全部收回,還實現了半島國旅盈利。
綜上所述,2020年不僅半島傳媒及其下屬公司全部盈利,近五年合計實現利潤2.7億余元,而且當年分流富余人員233名,近五年來累計分流富余人員1445人,人員已由2016年年初的2405人減至目前的960人,減幅超過60%,不堪重負的人力成本等各種包袱顯著減輕,逐步實現輕裝上陣。
作者系大眾報業集團社委會委員,半島都市報社社長、半島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參考文獻
[1]單俊楠,魏艷麗.媒體如何有效運營社群——以半島都市報為例[J].新聞與寫作,2020(20).
[2]張辛.都市報打造“四全媒體”路徑探析——以《半島都市報》推進融合轉型為例[J].網絡傳播,2019(05).
[3]支英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都市報經營體系重構——以半島傳媒經營體系轉型為例[J].傳媒,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