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東
摘 要:通過對懷寧縣植保機械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摸清了懷寧縣植保機械使用現狀,明確了植保機械使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推進懷寧縣植保機械使用水平的再提升。
關鍵詞:植保機械;使用情況;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S4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4-0098-02
懷寧地處安徽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大別山南麓前沿,處于我國十大優勢農業(水稻)產業帶上,是國家優質米基地縣和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糧食生產歷史悠久且得天獨厚。當前,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因此提升植保裝備水平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安徽省植物保護總站關于開展2020年全省植保機械調查的通知》(皖農植藥械函〔2020〕26號)文件要求,筆者開展了懷寧縣植保機械基本情況調查工作,摸清了現有植保裝備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推進懷寧縣植保裝備水平的再提升。
1 調查方法
隨機調查3個鄉鎮、90個農戶和9個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選擇高河鎮方祠、平安、萬興3個行政村,黃龍鎮菱湖、楊林、康寧3個行政村,馬廟鎮育兒、鹿苑和馬廟社區3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選擇10個農戶進行植保機械保有與使用情況調查。同時,每個鄉鎮還調查了3個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家庭農場、合作社)的植保機械保有與使用情況。
2 調查內容
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耕地面積、農作物種植面積、全縣專業化防治組織數量、作物種類的種植面積、病蟲害發生面積、年平均打藥次數以及農民自防和專業組織代防的比例。對農戶的調查:主要調查農戶姓名、所擁有噴霧器的種類和數量、種植面積、年防治病蟲害次數。對專業化防治組織的調查:主要調查專業化防治組織名稱、所擁有噴霧器的種類和數量、每種噴霧器每年作業天數和面積、從事專業化防治組織服務人數等。
3 調查結果
目前,懷寧縣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已發展到326個(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民主體為主),2020年新增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25個。其中138家專業化防治組織完成信息管理平臺注冊,在農業部門備案的有204個。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主要擁有擔架式動力噴霧機520臺、自走式噴桿噴霧機30臺、植保無人機76臺。從事專業化防治服務人員達到2302人,其中經農業部門專業技術培訓人員數量1566人。懷寧縣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日作業能力可達7000hm2。90戶農戶擁(租)有植保機械441臺,其中:背負式手動噴霧器28臺,占調查數量的6.35%;背負式電動噴霧器305臺,占調查數量的69.16%;擔架式動力噴霧機87臺,占調查數量的19.73%;無人機21臺(5臺農戶自有,16臺農戶租用),占調查數量的4.76%。被調查農戶全年防治病蟲害3~5次(包括“一殺一封”或“二殺一封”)。9個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擁有植保機械201臺,其中:背負式電動噴霧器150臺,占調查數量的74.62%;擔架式動力噴霧機38臺,占調查數量的18.91%;無人機13臺,占調查數量的6.47%。參與調查的新型經營主體年平均作業69.8d。
4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1 提升散戶植保機械裝備水平,增強病蟲害防治能力 懷寧縣當地農村勞動力多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散戶受種植面積、年齡等影響,病蟲害防治知識、施藥觀念落后,施藥水平良莠不齊,對新型高效植保機械不夠了解,不知道如何更新觀念、更新裝備,部分農戶至今還在使用手動噴霧器。植保、農機推廣部門應加強引導和宣傳,積極推廣質量好、性能優的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引導植保專業化防治組織對散戶開展統防統治,積極鼓勵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在做好自有莊稼病蟲害防治的同時,對鄰近農戶莊稼開展代防代治工作,既解決了散戶植保機械提升問題,也提高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能力。
4.2 提高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植保機械裝備防效 隨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以及土地集約化管理趨勢加快,農村生產經營模式也在發生轉變,家庭農場、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新型職業農民越來越多。為滿足新型經營主體對農作物病蟲草害規模化防治的需要,節本增效的植保機械也越來越受到種植大戶的青睞,植保機械也向大中型機械化發展。本次調查發現,大部分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仍主要使用電動噴霧器和擔架式噴霧器施藥,且服務面積大,勞動力需求也較多。另外,也有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主要為自身服務,未能充分發揮植保機械的作用。農廣校要利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采取集中授課、電視講座、網絡教學、發放資料及田間實際操作等形式廣泛開展培訓,提升新型經營主體的施藥技術水平和觀念。
4.3 建立區域性植保機械租賃平臺 本次調查發現:很多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所購機具以自用為主;水稻以單季稻為主,植保機械年使用時間較短;跨鄉鎮的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服務聯動較少;部分承包大戶因年齡增長、家庭因素等原因,近年都未再承包大面積田塊,家中很多擔架式噴霧器、電動噴霧器閑置。因此,可搭建一個類似滴滴打車的APP平臺,將轄區內在用的中大型植保機械和在崗的無人機手登記入內,并標注服務費用、服務地點、服務時間等,種植戶可根據自己在田農作物的生育期就近聯系自己滿意的專業化服務組織服務。種植戶不需要自己購買無人機等機械,節省成本和人力;專業化服務組織也不需要通過別人介紹來開展服務,擴大了服務區域,同時也實現了機手和植保機械利用效率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稼仙大米[EB/OL].[2018-04-20].http://baike.baidu.com/view/2051906.html.
[2]澠池入選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N].河南日報農村版,2020-03-25.
[3]我國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25.2%[N].人民政協報,2016-12-16.
[4]張貴鋒,孫慕君,姜策.遼寧省植保機械應用與發展[R].第27屆中國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械交流會,2011-11-23.
[5]張麗.漣水縣蔬菜生產現狀及產業化發展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5.
[6]施藥裝備大型化是方向[N].河南日報農村版,2016-08-08.
[7]朱志剛.扎實推進農藥減量控害工作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R].第三十三屆中國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械交易會,2017-11-22.
[8]程武俊.涇縣植保機械使用情現狀調查分析[J].基層農技推廣,2018,6(5):105.
[9]第35屆中國植保雙交會特展企業風采【植保機械及無人機篇】[EB/OL].[2019-09-18].https://www.sohu.com/a/3.
[10]姚曉明,高吉良,宋濤.浙江省植保機械發展應用現狀與對策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12):1941-1943.
[11]2015年荊州區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總結[EB/OL].[2016-02-18].https://www.hyzhibao.com.
[12]于海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6(2):84.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