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悅寧 田妍


摘 要:目的:為了解遼寧省當代大學生的飲食狀況,以及擬定健康指導計劃,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方法:通過問卷的形式調查到207名遼寧省大學生的飲食情況。結果:發現部分學生存在三餐不規律,忽視早餐,飲水量不足,缺乏科學的飲食相關知的現象。結論:有相當大的必要宣傳科學的健康知識,并促進大學生們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保障其健康成長
關鍵詞:飲食狀況;遼寧省大學生;身體健康;宣傳教育
隨著社會的飛速進步和經濟的穩健發展,大學生們的飲食習慣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大學階段是人生中的一個過渡期,學生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大學生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預備棟梁,因此了解他們的膳食結構和營養情況是必要的,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遼寧省大學生的飲食習慣、健康知識、膳食結構等進行調查與分析,發現三餐不規律,起床困難,不吃早餐;熬夜網上沖浪,夜宵泛濫成為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不健康現象。針對此類問題,學校應加強學生營養及飲食行為方面的健康教育,以促進其更好地成長成才。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以遼寧省207名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男生106人,女生101人,大一41人,大二37人,大三41人,大四61人,大五27人。學生年齡19~23歲。
1.2調查方法
采用線上問卷星調查方法,自制大學生的飲食情況與健康調查問卷,內容大致為三餐規律性,早餐習慣,膳食營養,飲水量,就餐行為以及飲食習慣影響因素等。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1早餐情況:
大部分人選擇偶爾吃早餐,其他可能因為起床晚來不及吃早餐,或者不餓,更或者嫌麻煩不去吃早飯。而且關于早餐的態度也不同,很多人覺得吃飽就行,可以接受用蛋糕,泡面,零食等替代早餐,早餐的質量也參差不齊。
2.2.2營養情況
只有37.2%的學生一日三餐十分規律,按點按需的進食,而50.2%的人選擇餓了就吃,沒有固定時間,也有12.6%的大學生飲食不規律,吃了上頓沒下頓。而且在營養價值的挑選上,也反映出一些問題,現在社會節奏快,外賣服務蒸蒸日上,在日常生活中,年輕人多認為口感和味道更為重要,而營養膳食,葷素搭配被許多人給忽略掉。零食也成為了一種風潮,熬夜打游戲、刷劇,零食就成為了好伙伴,導致晚上加餐現象愈普遍,致使晚餐能量攝入過多,且46%的人經常吃零食(一周三四次),僅僅15%的大學生從來不會吃零食,而且52%的學生認為偶爾拿零食代替主食沒有任何健康問題,可見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意識薄弱,需要學校及社會加強教育與促進。
2.2.3飲水量
正常成人身體的70%由水構成,人體各種或復雜或簡單的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可以見得水的重要性。學生存在著不良的飲水習慣,包括飲水量不足,飲料攝入過多。部分飲料的糖分超標,添加劑的使用,可能與青少年糖尿病、高血壓有聯系,并影響著學生們的生長發育。
2.2.4 就餐行為
大學時間比較自由,吃飯時間相對較充足,大家可以任意選擇就餐方式,外賣行業的崛起,給生活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助長了一股不良之風,學生們逐漸懶散,定外賣的比例越來越高,有些同學甚至一日三餐都吃外賣,個別外賣的衛生質量不能保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與此同時,共同就餐的人會影響進食心情,從而影響著健康狀況。
2.2.5飲食習慣的影響因素
2.2.6 科普健康知識的必要性和方式
73.4%的大學生認為科普健康飲食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從小到大的教育中,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很少重視營養膳食知識的普及,大部分同學匱乏相關知識并且大家也表示愿意學習關于飲食習慣的相關課程,為了更好的傳播飲食健康,網絡平臺、校園廣播、食堂宣傳標語、專題講座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大學生學習新穎知識的能力較強,可以根據自身喜好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而培養出專屬于自己的且有助于身心健康的飲食習慣。
3結論
從遼寧省大學生的飲食情況與健康的調查結果來看,許多學生缺乏科學的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而且對于健康相關知識了解甚微,選擇食物時主觀性較強。目前來看,不吃早餐,夜宵過度,零食當正餐,飲料不離手,營養膳食混亂等現象普遍存在。學校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積極普及營養知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以達到促進大學生全方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嫵,李想.女大學生飲食美容行為與心理調查分析——以醫學專業學生為例[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5,13(01):48-50.
[2]李穎琦,姜佳佳,劉倩,高洋,孫文廣.哈爾濱大學生飲食狀況和飲食健康知識的調查與分析[J].江西科學,2013,31(05):638-641.
[3]卓杰先.廣西桂中地區大學生飲食、營養知識與健康行為的調查分析[J].懷化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7(03):33-36.
(1大連醫科大學,遼寧 大連 116000;2大連醫科大學,遼寧 大連 1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