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推進,小學德育教育漸漸受到了學校、教師和家長的重視,其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都在不斷地完善,整體教學已初見成效。但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小學德育教學課堂仍存在不少弊端。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恰好可以對接目前我國小學德育教學的困境,幫助改善目前小學德育教學的不足。從“小先生制”的精神要義和基礎內容出發,開展德育教學對于我國的小學教學課堂而言大有裨益。
關鍵詞:陶行知;小先生制;小學德育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158-02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y schools,teachers and parents. I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hilosophy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and the overall teaching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However,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there are still many drawbacks in the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classroom in our country. Tao Xingzhi's "little teacher system" can just connect with the current dilemma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and help to improve the current deficienci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Starting from the spiritual essence and basic content of "little teacher system",i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class in our country.
【Keywords】Tao Xingzhi;Little master system;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小先生制”是一種教育制度,由陶行知先生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提出?!靶∠壬啤弊非蟮氖侨嗣翊蟊姷慕虒W形式,它的特點在于兒童就是教師,其倡導由已經受過教育、年紀稍大的兒童作為傳授者,教導其他低年齡兒童或者民眾。陶行知先生認為傳播知識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人傳人”,其中兒童扮演著普及教育、散播知識的重要角色?!靶∠壬啤逼浔旧淼睦碚搩群瓨O其豐富,同時擁有著較高的實踐價值,不僅僅為上世紀的教育實踐提供了支持,對于當今的小學德育教學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1.現階段我國小學德育面臨的困境
德育對于小學生的思想和心靈都有很強的塑造作用,其會對小學生的政治、道德、心理等各方面進行教育。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國對于小學德育教育十分重視,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小學的德育教育仍有很多的不足。
(1)小學德育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大部分的小學德育教師在進行傳授的時候仍堅持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只強調學生對其進行記憶,不斷重復內容,有明顯的程式化特點。一些小學德育教師甚至在上課之前,就會預設好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提問和相關的答案,一旦學生在課上提出方向不同的問題,會立馬將學生引導回自己預設的知識領域中。在這種程式化的教學課堂上,小學生只能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去背誦知識內容,不能開拓自己的思維、真正去理解德育教學內容。這種單一的德育教學方式使得師生之間完全沒有溝通的渠道,德育教學是不能通過灌輸理論來完成,小學生的認知、意志、情感等都需要全面的培養。
(2)小學德育教學不符合實情。目前的小學德育課堂上所出現的教學案例等大多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抽象、不熟悉的情景是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的,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過于依賴課本知識,并不能貼合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情況,不去好好鉆研學生的想法,罔顧學生想要學習什么和已經學會了哪些,這一點嚴重忽視了德育教學中強調的“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這一目的。同時小學德育課堂上很少出現多媒體輔助教具,但是目前社會各方面都在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更多的了解社會生活和自然,有助于小學生德育的開放發展,如果小學德育教師還是堅持脫離學生生活、學情的教學模式,將道德規范枯燥的傳遞給學生,小學生是很難通過自身的能力去消化、去理解的。
(3)德育教育過于獨立。小學德育教學只存在于自身的教學課堂上,現在的學校大多把德育教育當作無關輕重的一門學科,許多德育教育老師都由其他學科教師來兼任,教師在上課時只會對照課本進行傳授。其實德育教育并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其本身具有綜合性、開放性和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能忽視其本身的特點,將德育框在每周幾節的課堂上。同時,目前小學生德育教育在學校和家庭間也有壁壘,學校和家長沒有一個及時的溝通,雙方在教育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時完全是獨立的,根據自己的方法、自己的進度去進行,這種分離式的教學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迷茫和糾結。
雖然近年來我國小學德育教學一直都在進步,但是仍存在著較多的缺陷,學校、教師和家長等需要立足實際,以問題為出發點思考改進對策,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恰好可以為此提供思路。
2.陶行知“小先生制”的要義
上述可知,陶行知先生在“小先生制”里面,將兒童作為實際主體,充分的尊重、信任兒童。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兒童的角色是固定的,每一個人都會以學習為目的,有機動性的變換自己的角色。這對于打破我國小學德育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脫離生活和學情”以及“過于獨立”都有著很大的作用。其中“小先生制”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陶行知先生提出“知者為師”,也就是說不再以年齡、輩分等制式的東西為標準衡量人的知識深淺和技能高低。在我國傳統的教育思想中,多是年長的來教導年幼的,年齡小的人是不被信服的,“小先生制”打破了這一傳統,其提出不論年齡的大小,讓技能嫻熟、知識豐富的孩子當教授者,成為“小先生”。這種知者為師的態度充分體現了一種平等的觀念,脫離了老舊的模式,創造出一種新型的、交互式的師生關系。
第二,陶行知先生提出“以生為本”。其將兒童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主張兒童教兒童,甚至是兒童教大人,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不僅僅滿足于兒童作為學習的主人,還進一步倡導兒童成為教育本身的主人,因為小孩子之間甚至是孩子和大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是相互影響的,在不知覺中改變對方的行為和思想,同時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不是偶爾現象,是一種必然的結果?!靶∠壬啤背浞煮w現出了兒童的作用,堅持“以學生為本”,恰好和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內容相契合。
第三,“以教人者教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也就是教學相長,通俗來講,“小先生制”對于教導角色的兒童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其必須要用功學習,掌握清晰的知識脈絡和理論,先教會自己,再用扎實的知識功底去教導其他兒童和大人。同時對于小先生們的教學方式也有規范,拒絕“模棱兩可”式的教學,運用清晰的教學方式教導他人。另外,兒童的教學也是一個二次學習的機會,他們在教導他人的同時能夠更深一步的去理解相關知識,思維更加擴散,從被教導者的身上汲取更多的經驗,從而做到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3.陶行知“小先生制”對小學德育的啟示
(1)突破傳統思維,優化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將學生框在主體地位之外,沒有空間給學生去主動思考,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去放權,將教授知識的權力有意識地放出來,引導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甚至是學生和家長之間可以做到“知者為師”和“教學相長”。小學生的表達欲望一般是比較強烈的,他們喜歡將自己的感悟分享給身邊的人,一旦其掌握了正確的認知,其會對身邊的人有一個潛移默化的、積極的影響。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根據小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種“學與教”的學習制度。例如,在進行法制教育的時候,小學德育教師可以事先對小學生所掌握的法制知識、自身的能力和道德品質等做一個詳細的了解,構建一個互助合作學習的德育教學課堂,將小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互助小組,組內的成員在課堂上都可以成為小老師,讓小學生針對自己所了解的違法亂紀現象進行點評,向組內成員傳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加以補充。
(2)了解學生實情,創設教育情景?!靶∠壬啤敝刑岢觯∠壬鷤兯莆盏闹R大多來自其本身的生活,并且又將知識應用到了生活中,同時小先生所教授的內容取決于他會什么,或者是學生需要什么。所以我國的小學德育課堂也不能脫離生活實際和學習情況,而應當以小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為立足點,通過創設有德育教育意義的情景來教學,同時還可以和社會時事相結合。例如,每年的3月份,都是學雷鋒活動的宣傳月,此時的小學德育教學可以主要圍繞 “學雷鋒精神”展開,引導小學生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崗位,“衛生監查員”、“圖書管理員”或者是“安全監督員”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關愛自己的同學做起,做好自己小崗位分內的事情,在有趣的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領悟雷鋒精神的內涵。課本之外的德育教學情景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自覺的遵守道德規范,創造美好的道德生活。
(3)突破教學壁壘,注重德育綜合性?!靶∠壬啤碧岢R共享,也就是說小先生們開展滲透式的教學方式,將所學的知識全部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從而推動知識的普及和傳播。這種教學方式應用到小學德育教學中,可以體現為突破教學壁壘,注重德育教學的綜合性。例如,充分發揮其他課程的德育教育功能,在進行其它學科的教學時,充分滲透相關的德育理念,歷史學科中的名人事跡,數學家們創造知識的過程等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觀念,可以在進行教學時適當進行引入,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小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等。另外,德育教學也要走出校園,滲透到小學生的日產生活中,將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的德育教育相結合,教師和家長及時分享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進程和實際情況,整體有效的進行德育培養。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本身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的特點。我國的小學生德育教學一直在進步但是總體而言仍有很多缺陷。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對我國的小學生德育教育有著很大的借鑒意義,了解“小先生制”的要義,以此為基礎指導小學德育教育突破傳統思維、了解學生實情、注重德育綜合性等,幫助小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品質。
參考文獻
[1]張麗霞.淺談核心素養下如何進行小學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8(01):173-174
[2]陳燕平.淺析小學德育教育如何進行心理輔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110
[3]康海成.探討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9(691):52